高校家庭困难学生精细化甄别方法研究
2016-04-29杨思迪
高校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某些大学生受家庭经济条件影响,在校学习遇到较大困难。为了让家庭困难学生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条件,高校应为此类学生提供补助。在开展此项工作时,要对家庭困难学生进行甄别。如此才能让高校的关爱和支持发挥实际作用。
家庭困难学生的甄别对高校开展资助有重大意义。做好此项工作能让受资助者得到准确认定,让受资助者能获得均等的教育机会。要对申请资助的学生的信息进行全面分析,以精细化理念处理这些信息,高校对家庭困难学生的资助针对性更强。
一、高校家庭困难学生甄别的意义
高校对家庭贫困学生进行甄别,完成认定工作之后才能进行后续工作,具体结果对国家资助政策的落实产生影响。高校扩招后学生人数增加,家庭困难学生的数量也在随之增加,对甄别工作造成困扰。因此,需要使用更加稳妥的办法开展识别工作。做好此项工作也对营造良好班级氛围有利,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辅导员和班级干部处理好家庭困难学生的甄别后,能让大家心悦诚服,让班级营造出民主氛围。今后学生也会配合导员和班会干部的工作,让集体的凝聚力不断得到增强。
二、高校家庭困难学生甄别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一)缺乏定量分析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指的是学生及家庭难以筹集到足够资金支持学生在学校的日常开销。虽然给出定义,但实际的甄别工作依旧难以对困难学生进行明确界定。还有其他方面的情况难以核实,比如学生家庭收入、区域生活水平差异等,难以通过常规手段获得结果,无法实现量化分析。
(二)甄别过程形式化
各地区生活状况不同、家庭经济条件评估、统计机制存在缺失等因素对认定产生干扰,让统一认定标准的制定困难重重。某些学生在填写《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时,为获得资助会填写虚假信息,审核流程也不严格,导致认证工作流于形式。
(三)档案不能动态地反映学生家庭情况的变化
认定结果以档案的形式进行体现,以静态形式记录学生的家庭困难状况。虽然高校会每年开展1次复查,但复查工作任务量繁重,很多工作环节难以落到实处。学生的家庭情况可能在一定时间内发生较大变化,已有的复核方法、档案等不能对这些变化进行及时反映,导致甄别工作的有效性受到负面影响。
三、实现高效家庭困难学生精细化甄别的对策
(一)提升对困难学生的重视
一些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学生,在成长中受到的关爱较少,存在严重的心理负担。这些学生自我封闭、渴望获得待遇,存在自卑心态,不愿公开自己的家庭状况,不会通过申请资助,经济困难状况无法得到缓解,对未来的发展十分不利。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某些学生认为自己家庭困难应该得到资助,对高校、社会和国家没有感恩之心。要对此种情况保持重视,让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矫正。寻找心理专家对这些学生进行疏导,让这些学生的心理状态、文化素养、人际关系、道德操守等达到一定境界,让有实际家庭困难学生的学生敢于面对自己的家庭状况,走出自我封闭状态,成功申请困难补助。在解决心理问题时,与学生保持良好沟通,从交流中了解学生真实的家庭状况,对甄别工作有积极意义。
(二)实现甄别工作的定量分析
当前,很多高校的甄别指标多数是定性分析,此种方式操作便利、花费时间较少,但是最终的甄别结果难以具备较强的说服力,可能在实际工作中出现偏差。因此,甄别人员应引入量化指标,比如家庭收入、家庭支出、是否有贷款等,均以定量的方式展示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与定性的方式相结合,让甄别工作的科学性得到提升。
(三)引入动态管理理念
在开展甄别工作时,一个班级中长时间处于贫困状态的学生仅有少数,部分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也发生一定程度变化。因此,要对各种困难学生的静态资料进行分析,让学生申请资助时同时提供家长下岗证明、低保证明等资料,让甄别中的疏漏情况得到控制。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创建贫困状态动态管理档案。有学者指出,由于贫困状况会随着时间、空间、人们的奋斗情况发生变化。因此,要以动态管理理念对学生的家庭困难情况进行判定,如此才能让甄别工作更加精细。具体而言,贫困生的甄别要前往宿舍、宿舍和学生家庭进行深入观察和调查,也要对奖学金、助学金等资助费用的用途进行调查,实现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甄别与认定机制,使甄别工作符合高校发展实际。
(四)创建家庭困难确定机制
收集学生在校一卡通使用数据、各方面消费信息,从数据中研究学生真实的经济情况,确定那些家庭困难却不愿意透露自身真实状况的学生。这些学生刻意隐藏自身的困难,不让同学和教师知晓。一旦确认后,即刻与学生保持沟通,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敞开心扉,讲明申请资助对其学业的帮助。帮助学生缓解经济困难,让困难学生得到精确判定,
做好高校家庭困难学生的甄别工作,认真、精细地处理甄别工作的各个环节,精准识别地家庭困难的学生,让困难学生得到应有补助,在学校顺利完成学业。因此,要对此项工作保持重视,让甄别方法达到精细化,提升高校资助水平,为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课题来源:九江学院校级课题《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甄别与认定研究》2014skyb014
(作者单位:江西九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