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存在问题与对策

2016-04-29庞乐为

知识文库 2016年6期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们在教学中也遇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笔者结合自己在教学中发现的实际情况,探索存在问题的要点,致力于解决当前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打造高效的、高质量的课堂。

一、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校重视不够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由于多种原因,导致某些学校在教学管理上,还存在着制度不健全,工作缺乏思路,工作不深入,管理创新浅尝辄止,教研流于形式,更有甚者,一个学期一两节课敷衍了事。让形势与政策课处于“鸡肋”的角色,不能正确的贯彻落实中央的有关精神。

2、师资力量不足

目前许多高校的师资比较缺乏,主要由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共同承担。各学校在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师资配备上也极为苛刻。为了应付各类检查和评估,学校会临时拉来学校各级行政部门的人员滥竽充数,以此达到或接近教育部规定的师生比要求。其结果是教师授课任务重,教学效果不佳。

3、学生不重视

长期以来,形势与政策课一直作为一门必修科目,由于授课人员缺失,课程普遍是合班上课。加上有的学生行为习惯较差,对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因而在思想上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敷衍了事,导致课程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4、教学内容、方式浮于表面

在听课过程中,笔者发现个别教师对课前准备这个重要的环节重视不够,准备工作不充分。展示授课过程中只展现了表面的问题,远离生活,导致备课不够充分不成熟,对课堂教学组织的实施产生负面影响等。这些课前准备不充分,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照本宣科,生硬灌输,课堂枯燥乏味,极大地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益。

5、考核方式死板

考核管理制度是衡量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评价一个学生的重要内容。然而,在具体学习考核的实施过程中,有的教师往往只做到了形式考核,而忽视了对考核管理全过程的把握。因此,很多教师在考核时,只是规定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写一篇论文,或者写一下感想。那么,这样轻描淡写的考核方式、考核结果与我们形势与政策课之间的联系不大,也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改进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的路径

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与管理机制。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里强调,高等学校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委宣传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机构牵头负责,教务部门、学生工作部、团委直接参与的教育教学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制定教育教学计划,组织实施教学活动。当然,体现形势与政策课的主要性,学校可以加强以下几点的管理:(1)提升队伍整体水平,学校积极引进形势与政策方面的人才,鼓励支持教师进修;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丰富其实践经验。(2)在科研方面,制定科研奖励和激励制度,减轻教学负担,鼓励教师组成研究团队,大力奖励团队申报课题。(3)在学术交流方面,邀请其他高校的人才到校内举办学术讲座。(4)大力支持和鼓励教师参加进修培训。(5)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程宣传力度,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师生竞赛,提高专业、团队知名度与影响力。

2、强化师资队伍,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一支综合素质过硬、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保证,其建设更是关系到教学的质量、效率及效益。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专职师资队伍。建立一支以专职为骨干,以兼职为辅助,专兼结合,相对稳定,水平较高的教师团体。由课程负责人牵头,“两课”教研部主任、党委宣传部长和全体形势政策课授组成,成形势与政策教研室,研究专题,在确立专题的基础上,实行集体备课。

3、适应时代要求,精选教学内容。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课堂,“形势与政策”课具有政策性、时效性、现实针性强的特点,教师要加强对教学要点和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及国际形势,教育和引导学生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具有自觉的认同感。应该根据形势与政策课的特点,结合省教育厅每年下达的教学要点,与时俱进,积极探索适合高校特色的教学内容,深入体察学生的内在需求,实现工具理性和人文理性在《形势与政策》课中的交融统一。

4、优化成绩评定方式

形势与政策课程考核方式多以考查为主,通常是学生提交一篇学习论文或心得体会。“形势与政策”课的特点决定了单一的小论文不能真实、准确反映出学生的思想实际情况和对理论掌握的程度。按照教育部社科司的相关规定,“形势与政策”课程考核的内容应包括三个方面:实际部分,理解部分和应用部分,高校应结合自己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期末实行开卷考核,以心得体会、论文、调研报告为主,得分以70%计入,平时成绩占30%,包括学习态度、到课率、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等,期末成绩与平时成绩相结合即为本学期总成绩。这一评价标准能较好体现“形势与政策”课的目的,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语

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管理的质量和水平是高等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教育教学应紧紧围绕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我们要更新我们的观念,不断的去实践,不断的去反思,今后课堂的所有问题终将会迎刃而解。

(作者单位: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