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类专业高等数学自主学习的策略探索
2016-04-29陈亮
高等数学课程是经济管理等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理论课,它不仅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提供所必需的数学概念、理论、方法和运算技能。而且还是开发大学生潜在能动性和创造力的重要基础课程,对培养高素质人才意义重大。但是, 由于经管类各专业在招生时采取文理兼收的形式, 学生数学学习基础存在一定差异,造成部分学生学习困难,抱怨高等数学难学,学习积极性不高。对教师的依赖性太强,只会被动的接受学习,欠缺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必然会影响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另外,教师教学方式单一,课堂教学基本上以教师讲授为主。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教师和学生之间在课堂上缺乏互动,课堂气氛不够浓厚,学生学习的效果也不理想,常常是一学期考试过后,学生早已忘记所学知识了,更加不会运用知识,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对提升学生学习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自主学习的内涵分析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
它要求教师培育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进行能动的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或不情愿地学习。从理论上看,它具有以下的特点
1.自立性
自立性是自主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它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它表现为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内在需要,一方面表现为学习兴趣,指一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渴望获得知识的个性;另一方面表现为学习责任。
2.自为性
自为学习本质上就是学生自我生成、实现、发展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从探索到选择到建构、再到创造的过程,基本上映射出了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的一般过程,自为性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品质。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为品质,正确引导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自控性
自控性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要求、目的、目标、行为的一种控制。它规范、约束自己的学习行为,促使自己的学习不断进取、持之以恒。它确保学生能积极主动的探索、建构、创造知识。
二、高等数学自主学习的策略
1、克服传统观念的影响,树立自主学习的观念意识
如今,传统数学教学观念在高校中仍然占据主流位置,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因教而教”,课堂上以讲授为主,教师主要讲解知识内容,而不注重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知识。学生只能跟随教师的节奏学习,这不仅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加难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而通过自主学习,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积累信心,体验成功的乐趣,大大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因此,要想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必须克服传统教学方式带来的弊端,牢固树立自主学习的观念,让自主学习的开展有一片好的“土壤”。
2、丰富教学模式与手段
传统的讲授法对知识的讲解非常精细,在知识的传递上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必须在现有基础上探索符合学生自主学习特点的教学方式。
(1)利用现代技术手段
在教学中应将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现代技术结合使用,将抽象的概念、定理等通过图表、图像、动画等多媒体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让学生转变数学枯燥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解决了课堂信息量不大的问题,使教学过程灵活多样,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了数学教学的良性循环。
另外,教师可以把课件共享在现代网络工具,如QQ群,网络教学网站,让学生随时查看,并且可以灵活地学习有关内容。这在很大程度上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基于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是自主学习的目标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准备好相关讨论材料,可将班级学生分为4-6人的若干个小组,由小组长负责组织讨论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互帮互助,成员分析和讨论问题,最后归纳出讨论结果。每个成员在其中都有充分发表个人观点和建议的机会,体现了高度的民主性。同时,学生相互促进,相互监督,在无形中也提高了学习效率。
(3)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把教学活动提升为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探究为基础、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互动探索的学习过程。教学的具体操作程序可归纳为“ 问题引入——问题探究——问题解决——知识建构——知识应用”五个阶段。通过问题解决,学生能更加理解所学知识,让学生能体会知识的逻辑性和应用性。
3、加强自主学习的引导,丰富自主学习的渠道
中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
教学生学。”至于怎样“学”,就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的“教学”了。使之“‘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学生是自主学习的主角,而教师的引导作用不可动摇。教师在高等数学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乐学好学的情感和积极学习的行为,在发展大学生的智力水平的同时,增强主体意识,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自觉地、有主见地学习,树立起自主学习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正确识别和评价自己,总结所获的数学知识和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数学方法,这对将来的深造学习和工作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培养。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开设选修课程如: 《博弈思维》、《数学故事》、《数学文化》等,给自主学习提供更多的课程资源,进一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作者单位:宁波大红鹰学院基础学院经管类数学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