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琴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的四手联弹技巧

2016-04-29朱永安

知识文库 2016年6期

在钢琴的演奏形式中,四手联弹和其他演奏形式不一样,是一种特定的演奏方式。它充分发挥了钢琴键盘的独有优势,在别的乐器上是很难做到的。这种建立在钢琴独奏的技术技巧基础之上的演奏形式,只有掌握了独奏的技术技巧,通过正确的练习,会使演奏者在旋律、节奏、和声的处理上更加讲究和互相协调统一,音响上达到平衡完美。演奏者通过联弹这种方式,可以提高演奏能力,并且对开阔视野、作品鉴赏、艺术审美等方面都会有所帮助。教师在指导学生练习四手联弹的过程中,应以合奏的技术技巧、踏板的运用、音乐的表现力及建立正确的节奏感这几方面为重点。

一,合奏的技术技巧

1.开头音合奏

两个声部同时开始的乐曲。练习时,弹奏者双方均应先将手放在膝上。在此之前应明确谁是主旋律弹奏者,然后弹主旋律的那一方(即主奏者)用呼吸的方式来暗示另一人,并一起把手放到琴键上。接着主奏的一方将手腕稍稍向上抬起,瞬间主奏者与合奏者一起触键。主奏者抬起手腕的瞬间表示了乐曲的速度,合奏者要充分理解领会主奏者的意图。主奏者做出的动作要简单明确,需要经过反复练习两人才能达到默契。

第一声部或第二声部先开始弹的乐曲。当遇到由第一声部先开始弹的乐曲时,该声部弹奏者的手同样从膝上拿起放到键盘上,然后用一个清楚的动作给第二声部弹奏者一个明确的提示。在这个时候,听音乐是非常重要的。第二声部弹奏者一定要抓住第一声部弹奏者的音乐感觉。例如第一声部弹奏者弹的是6/8拍,节奏型像在摇船一样,那么第二声部弹奏者首先要抓住这种节奏感觉,身体稍稍轻微地随音乐左右摇摆,跟随第一声部弹奏者的音乐感觉进入其演奏的旋律中,在第二声部开始音出现的前几拍迅速把手放到键盘上做好准备,然后自然、协调地与第一声部弹奏者合到一起。

2.终止合奏

乐曲的结尾同乐曲的开始同样重要。在乐曲结尾处,没踩踏板一方的手要稍早些抬起,避免踏板抬起来了还有余音延留,造成结尾的不完美。显然,这时踩踏板一方也要注意另一方的音响和动作。有的乐曲的结尾是带有延长音的,合奏者双方在弹奏时也要特别留心注意。

二,提高学生踏板的设计能力

踏板的运用是四手联弹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教师在指导学生练习四手联弹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设计踏板的能力。联弹踏板较之独奏踏板要复杂,因为一人要为两人踩踏板。但独奏踏板是联奏踏板的基础,独奏踏板掌握不好,会给联弹踏板带来很多不便,影响整体的音乐表现。教师应引导学生如何为音乐本身设计踏板。何时运用踏板增加泛音,何时保持音乐的清晰,何时将音乐旋律线条连接起来等,都应根据音乐的要求从音乐本身出发来设计踏板。

首先,应该决定由谁来踩踏板。由左边的弹奏者(副奏)来踩踏板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这样做主要是为了身体姿态上的方便。但副奏者踩踏板也有其弊端:其一,副奏者承担了为主奏者踩踏板的任务,有时效果不令人满意。因为主旋律往往在主奏者的部分,主奏者更能根据需要来运用踏板。其二,主奏者由于必须依靠另一方来踩踏板而感到不自在。这时,要根据曲目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整体的判断。由于在大部分的四手联弹曲目中,更多的旋律线条处于主奏部分,而乐曲主题的走向都是由这些因素来控制,所以笔者认为根据情况的不同,主奏者在某些时候有必要担任控制踏板的角色。

其次,运用踏板时要注意音乐的清晰度。总体上四手联弹作品对踏板的使用,相对的要少于独奏作品的踏板使用。因为音乐的清晰度在四手联弹当中是非常重要的,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混乱,甚至杂乱无章。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演奏环境的音响条件和曲目风格的不同来设计踏板的运用。

最后,在练习合奏的初期最好不要踩踏板。在演奏双方还没有完全熟悉和掌握彼此的声部内容时就踩踏板,很容易把曲子搞乱,听不清对方的音乐表现,往往会导致分歧的产生。最好是在熟悉彼此的声部之后,根据音乐的旋律进行、节奏的变化、和声的变化等来研究如何使用踏板,在彼此对曲目理解透彻的同时来提高设计踏板的能力。

三,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首先是旋律的分担问题。在联弹里高音部由第一钢琴演奏,低音部由第二钢琴演奏,中声部往往是由两个人共同分担的。遇到这种情况时,首先要细致的分析乐谱,找出主旋律线,对旋律有一个清楚的认识,然后以旋律为中心进行合奏练习。

练习时注意两个人相互倾听音色是否一致、相互间的感觉是否协调统一等等。其次是平衡问题。第一钢琴演奏者的右手,第二钢琴演奏者的左手,和独奏是一样的,分别掌握着外声部。内声部要尤其注意,它是由第一钢琴演奏者的左手和第二钢琴演奏者的右手来演奏的。第一钢琴演奏者的左手在独奏时常用于低音声部,相对来说问题出现的少一些,第二钢琴演奏者的右手则是比较难的。因为右手习惯了演奏旋律部分,左手常跟随右手的旋律来演奏。可是联弹就不一样了,它改变了独奏时的感觉,从理性上很容易理解,实际做起来是比较困难的。联弹和独奏不一样,两个人要学会相互间倾听,这很重要。听的目的是让两个演奏者的音乐感觉协调统一,像一个交响乐队众多声部的协调统一一样。

此外,建立正确的节奏感和控制能力。钢琴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根据不同作品技术和音乐上的要求,有针对性地选择使用一些四手联弹乐曲,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控制能力。在训练欢快、活泼、舞蹈性强的乐曲时,可选择约翰·斯特劳斯的《拉德斯基进行曲》、格里格的《安尼特拉舞曲》等。

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钢琴教育也随着时代的前进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如何使钢琴教学与时俱进,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也是很多钢琴教育工作者正在积极思考的问题。笔者通过在教学中引入钢琴四手联弹的实践,发现这一教学形式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很大的益处,同时又看到这一形式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所以将教学实践中的认识略作总结,以期能抛砖引玉,促进我国钢琴教育事业向前发展。

(作者单位:凯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