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分析

2016-04-29尹黎

知识文库 2016年6期

在新媒体时代改变了大学生的价值判断、道德评价、政治意识、思想观念的形成及发展,这就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获得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很大挑战。本文就新媒体时代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的策略,进行了全面的探究。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信息传播具有难辨真伪、检索便捷、来源隐蔽、价值多重、形式多样等特点。这就使得大学生可利用新媒体更加便捷地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并且这些信息都能对思想趋于成熟的大学生产生多种多样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创新工作理念,积极将新媒体的优势应用到日常教育工作中,并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尽可能减少新媒体时代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营造积极向上的教育氛围

在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利用新媒体这一信息传播载体,为学生传播积极向上的文化价值理念。因为新媒体其实只是一种信息传播载体,其只能为学生传播一些视频、图像及文字等信息,不能自主为学生展示深刻的文化价值及学校追求等思想观念内涵性内容。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从以下几点着手,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①积极提高高校新媒体文化的层次与品位,营造良好的学风与校风,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出服务学生、关心学生、关爱学生的良好文化环境。使得学生能真正感受到正能量的熏陶与感染,从而以积极的心态处理生活及学习中的问题。②应积极借助微博、微信、QQ等平台,加大对师生好人好事、学习标兵、道德模范等正能量事件的宣传力度,以激发学生强校爱校的激情。③高校的共青团、学生处等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部门应充分重视新媒体在传播主流思想上的作用,利用学生干部、各种社团在大学生中的影响作用,多角度多方位建立新媒体应用平台,唱响主旋律、散发正能量。

二、健全信息净化措施,优化新媒体的思想环境

由于新媒体中的信息鱼龙混杂,多种思潮交叉传播,虚假信息频频出现,负面新闻层出不穷,严重干扰了大学生的视线。针对这种情况,政府机构相关部门应重视对新媒体载体的监管,借助技术手段,尽可能从根源上对海量的信息进行追踪、锅炉、分析、审查、甄别等工作,不断加大执法力度,对迷信、色情、反动、非法等网站坚决关停,对制造及传播虚假信息的人进行严格处理,从而有效净化新媒体信息环境。这就需要高校建立完善的校园媒体内容管理制度,重视对师生的媒体素养及思想引导教育,确保他们都能熟练掌握新媒体技术。应建立校园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的领导小组,并制定有效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方案。社会上的新闻记者及新闻机构应积极在新媒体时代传播社会主义特色旋律,并将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作为主要工作内容,积极宣传报道社会中的正能量典范事件,为高校学生创设出积极向上的健康社会舆论氛围,为大学生正面思想的形成提供良好条件,从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效开展。

三、增强教育者新媒体素养,打造高质量的教育团队

在新媒体背景下,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应积极学习新媒体知识与技术,并借助新媒体平台为学生传播散发着正能量的人生感悟、价值观念、思想理念等,促使大学生变成新媒体的主人。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育者应自主并善于借助博客、QQ、邮箱、微信等新媒体社交平台,就高校学生十分关注的就业辅导、疑虑疑惑、思想包袱、社会热点等和他们进行良好的互动与沟通,鼓励学生参与思想教育话题的探讨与讨论,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允许大学生就某些话题有不同的声音,重视对大学生行为、思想的渗透、启发与引导,禁止对学生进行挖苦、批评、说教,借助与学生的平等交流潜移默化地对其思想进行影响与引导,有意识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渗透到与学生的交流内容中,积极采取措施尽可能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者是学生的榜样,起模范作用,其一言一行对学生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重视最自身素质的提升,尤其是师德与精神面貌上,只有不断增加自身人格魅力与学识魅力,才能使自己变成典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者、倡导者、宣传者、拥护者,并逐渐成为值得学生效仿的榜样与楷模。

总之,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创从传统方式转变为现代方式,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的时代特征、才能取得更高的教育成效。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全面了解新媒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从而高效运用多媒体平台为学生营造出积极向上的思想形成环境,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保障,最终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作者单位:四川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