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动假说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2016-04-29陈凤玲

知识文库 2016年6期

近年来,特别是近段时期以来,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入,教育事业的快速的发展对我国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要求他们必须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通过多样化教学方式的应用激发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互动假说式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教学环境和教育资源之间的互动,进而能够大幅提升课程活跃氛围,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能力,因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对这一教学模式进行积极的运用和研究,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

一、基于互动假说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概述

互动假说来源于输入假说,其原始研究的目的在于为确保交际双方顺利交流而产生的互动调整,在教育教学中,这一理论着重强调意义协商的重要作用和可理解语言输入的重要意义。而互动假说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课程教学中运用,倡导学生通过与他人的交流互动,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和进行现有知识的巩固,进而实现英语学习效率的有效提升。

二、基于互动假说的初中英语课程教学模式实践探索

2.1有效的可理解输入

“输入、互动、习得”的原则是基于互动假说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这其中的输入是指英语教师为学生实施的输入语言,基于互动式的语言输入,让学生对英语教学内容产生更为深入、更为形象的理解,进而实现学习效果的提升。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英语教师可采取各种措施提升可理解语言的输入。比如,教师可以在实际操作中对教学语言进行积极的运用,对学生已经接触过或者理解的单词和语句进行充分的使用,通过持续的输入刺激,让学生实现英语知识的巩固。并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互动,练习自身掌握了的知识,教师则充分发挥指导的作用,通过教师的对话修正和指导,学生也能在潜移默化间实现语言输入的增加。同时,在初中英语教材讲授的过程中,英语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语境和自身所学知识对课文内容进行理解,了解文章中陌生的语句和词汇,以实现可理解语言输入的增加。

2.2有效的可理解输出

基于互动假说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中,有效的可理解输出需要学生基于英语语言输出,实现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应用和巩固。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尽可能多为学生创造实践练习的机会,激发广大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有效提升可理解语言的输出水平。在实际教学过程总,教师还可以通过多样化、多元化教学活动的组织开展,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节教学,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联系机会。比如,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根据自身所设置的主题,通过英语语言进行交流、讨论和探讨,或者通过编排话剧、朗诵比赛的形式,为学生创设丰富的英语应用机会。

当前时期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对语言的单向输入过于注重,致使学生很难充分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所以,教师在基于互动假说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中,必须充分重视语言的多向输出和输入,积极帮助学生寻求输出与输入之间的平衡点,通过互动交流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提升他们的英语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2.3加强调整协商

意义协商在互动假说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中主要是指让学生对自己所遇到的学习问题通过教学课程的实施进行协商,使用合乎双方理解能力要求的语言输入进行调节,以确保交流互动的顺利进行。比如,在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交流中,教师在互动前可适当的提醒学生要注重语言表达的新颖,而后通过发起质疑引发小组探究。

互动假说观点提倡,通过持续的互动交流调整,来修正语言的输入和输出过程,以使交流互动更为顺畅、更加顺利。常用的互动调整方式主要包括调整可理解输入、对方输出语言验证、澄清对方请求和了解对方理解水平等。在交流互动中,当对方对自身输入语言不理解时,语言输入者需要进行输入语言同义置换或者输入语言简化等,以让对方充分理解自身的语言输入。或者直接通过疑问语句了解对方对自身语言的理解程度。

语言运用能力和语言知识是相互统一、相辅相成的。基于互动假说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大幅提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能够在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为他们提供更对的语言锻炼机会,并通过调整语言的输入和输出,帮助学生进行语言知识理解,进而能够有效促进初中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已很难满足学生的发展要求,而基于互动假说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则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进而提升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初中英语教师应不断强化对这一模式的运用与研究,以实现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效提升,促进他们的健康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泉州市永春县一都镇美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