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慕课浪潮中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平台建设的挑战与机遇

2016-04-29刘汉

知识文库 2016年6期

1、慕课概述

慕课的英文全称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缩写为“MOOC”,是一种大型的网络公开课在线课程。最初的慕课是在20世纪初出现的,短短十年的时间里,慕课的发展速度迅速迅猛。国外许多一流大学,均设置有慕课课程,2013年2月,Coursera宣布其5门课程进入ACE的学分推荐计划,即学生可以通过学习着五门课程,获得Coursera所承认的学分,标志着慕课体系的打了美国高等教育的承认。不仅是对于慕课退广人,对于学习者来说这也是一个好消息。他们可以自由选择时间进行课程的学习,无疑较以往的传统上课模式有了更方便的时候。

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进入国内相关高等教育单位,如今,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均有开设慕课课程,并列入学分政策。这表示学习慕课课程,并经过考试,可以得到和函授式学习同等的待遇。现今,我国国内得地的高等大学,均或多或少的引入了慕课学习,且涵盖范围广泛。

不管如何,慕课教学已成为新世界教学模式的变革,已成为世界潮流。高校学生党员教育是学校行政工作中的重压一环,党员教育不仅关乎个人,也是为党,为社会培育一批具有优良行政素质、有担当,有见识的储备人才。党员教育对于整个学校及社会来说举足轻重,党员应成为人民群众的行为导向,对于人民群众的价值观等有一定的引领作用。因此,在慕课如此流行的现今,对党员教育势必产生了影响。

2、慕课对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平台建设带来的挑战

随着慕课的迅速发展,使得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些问题暴露开来,在党员教育平台方面也出现了短板,总结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学习体验

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对于知识的讲授一般采用灌溉式的讲述授课为主,具有教育资质并拥有一定自身储备的老师,按照国家课标,学校目标及个人客观看法进行讲解,学生被动的接受上课的内容。对于自身所感兴趣的科目,有时无暇顾及。现今,教育领域一直在尝试新课改,但是收效甚微。党员教育也是一样,依旧是采取填鸭式的模式,党员需要掌握的知识储备依旧单一。

慕课平台,选择的大多是在各自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学者作为课程的主讲人,内容专业。学生可以根据时间自行安排自己的上课时间,自己控制自己的进度,只要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就可以了。上课方式也灵活多变,可以对自己感兴趣或是有问题的地方进行回放,不必要或是已经透彻了解的部分可以跳过,根据自己的条件控制课程的进度。有疑问的地方可以在平台上共享提问,可以达到专业人士的解答,有意思的一点是,对于提出的问题,不仅由固定的人群回答,任何使用慕课系统进行登录学习的人群多可以进行解答。所以慕课学习的学生体验十分充足并且有趣,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

2.2学习成本

高等教育对于学生的吸引力较以往产生了下降。这主要是由于两点:一是高校扩招,得到大学文凭的机会和难度变小,手持大学、研究生乃至博士毕业证书和学位证的人越来越多,文凭的含金量下降。二是由于高等教育的成本上升幅度较大,除学费意外,生活费用以及进行其他学习的费用等大幅上升,高等教育成本对于某些家庭来说入不敷出。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好多人放弃高考,选择外出工作。慕课的学习成本就低很多,仅需要提供观看网络课程的费用,这比高校中的学费低很多,一般家庭都可以承受。

2.3教学方式

教师的职责是有效的将知识传输给学生,首先要求老师掌握一定的知识储备,其次是要求老师具有一定的教学方法与能力,能把知识传递给学生。上课时间有要求,因为老师往往需要给多个班级上课,课下时间较少,师生间的沟通交流时间较少,往往仅限于上课时间。慕课系统则不一样,可以对课程进行切割,将每个知识点进行细化,时间短,课程数量广。认知心理学研究得知,人的认知活动在最初10分钟内是高效的,超过10分钟后认知效率会急剧衰减。将课程时间缩减,符合人体的生理认知规律,也大大提高了课程掌握率。

3、慕课对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平台建设带来的机遇

慕课对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不只是有挑战,更是一种机遇。慕课的教学方式对于我国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平台建设机遇了启发。可以实现高校学生党员教育投入多元化、资源共享化。

慕课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可能,低价而有效的课程安排,自由的时间与进度安排,为高等教育的普及带来了可能。利用互联网和移动网络,学校对于党员培养从单一的学校投入加入社会投入,共享其他学校的党员教育资源,为党员教育提供更好的环境与渠道。慕课课程的信息流通速度非常快,对于最新的党政教育可以及时入手,提高了党员教育的及时性。

4、结论

慕课教育对于我国来说,即时挑战又是机遇,要积极的面对这一潮流趋势。吸取慕课的优点到我国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平台建设中来,提高我国的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平水平,培养时代所需的人才。

基金项目:2015年度广东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慕课(MOOC)浪潮下广东省独立学院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与实践研究

课题编号:2015MBYB36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学生工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