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赏识学生

2016-04-29姚久岭

知识文库 2016年14期

“人要面子,树要皮”,一个人最在乎的是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小学生虽然年纪小,但也都有他们自己独立的人格尊严。他们尤其重视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地位。因此,作为教师,必须要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每一位学生。要更多的赏识学生,而不应一味苛责。

然而即便在教育观念不断改革的今天,赏识教育也始终得不到广泛应用。究其原因,师道尊严是罪魁祸首。沿袭几千年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以及“三纲五常”、“严师出高徒”、“严是爱,松是害”思想使得弟子唯唯喏喏于教师的权威,而教师必须不苟言笑以维护“权威”,唯恐在学生面前出错而贻笑大方。其实,我们更应该牢记“三人行,必有我师”、“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学生更喜欢微笑着走下讲台的老师,更喜欢得到赏识。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心理体验,尊重学生的创造,努力创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发展。

如何赏识学生?需要注意什么?

一、赏识就是表扬,在最希望其发展的方面寻求优点,大力表扬。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1、赏识是改正学生缺点的最佳手段。

莎士比亚说:“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真心赏识孩子,就如一剂甜甜良药激励孩子。它能帮助孩子找回自信心,树立信心。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我班有一个学生经常迟到,追问原因他也不肯说,只是低着头。多方了解,才得知这个学生有睡懒觉的习惯。为此,我给他定了一个目标:这个星期允许他迟到三次,下个星期允许他迟到两次。每当他有进步,哪怕少迟到一次我也及时地对他加以肯定,加以鼓励,让他相信自己有改变睡懒觉习惯的能力,他肯定能很快地改变他自身的坏习惯。然后逐渐地把目标提高,循序渐进,最终改掉这个坏习惯,也带动其他方面进步。

2、赏识是学生不断奋进的动力。

对待那些优秀的学生,老师的赏识不但可以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而且可以引领他们从成功走向成功。对待那些学习不费力的学生,我经常对他们说,你能把语文数学书读得很好,其他的书也能不费力地读好。这些孩子得到肯定与鼓励,更喜欢学习了,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找书读,我也从图书馆借书给他们读,使他们的知识面不断丰富,带动了各个方面的发展。

二、赏识不是一味表扬。避免助长骄傲心理,使自尊心变得脆弱,不堪一击。

1、表扬不可过频。在希望的行为已经成为稳固习惯时,表扬的力度就应该减弱。否则,就会使学生对老师的表扬失去兴趣,甚至厌烦。

2、表扬不可一味夸张。表扬的语言要多样化,针对具体事情确定表扬的语言,不能千篇一律“真棒”、“真好”。根据行为的期望值大小决定表扬的力度,要让表扬有一定的梯度。不能一味的夸张“你太了不起了”、“你太厉害了”。否则会使学生错误地认为自己已经做得很好,不用再进一步努力了。

3、表扬一定要真诚。发自内心。

学生虽小,但也能听出表扬的故意与否,那些为了赏识而给的赏识,并不能取得积极效果。还可能适得其反,使学生误认为取笑。所以,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发自内心地去赏识学生,关心他们的点滴进步,从心底里为他们的进步而欣慰,给予及时、恰当的肯定和激励,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鼓励他更上一层楼。

以上是关于赏识学生的几点认识。赏识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极好的武器,运用好赏识的武器,以成功带动成功,以优点克服缺点,必将有力促进学生成长,使学生由自信走向自强!

(作者单位:山东省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区龙山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