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应用型本科艺术类专业实习模式的创新与改革

2016-04-29赵芯琦

知识文库 2016年14期

应用型本科艺术类专业实习是艺术类院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从应用型本科艺术类专业实习管理方法的角度阐述艺术类学生专业实习的必要性,分析艺术类学生在专业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以及如何提升艺术类学生在专业实习中的实践能力、综合素质能力。并研究应用型本科艺术类专业实习的创新点与改革措施。

自1999年大学扩招开始,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改革与快速发展时期,我国的教育精英也走向了普通教育。但随着大学连续几年的大规模扩招,大批的毕业生涌入了人才市场,投简历,一天安排三到四场面试,绕着大半个城市找工作,生怕错过每一次求职机会。从而引发了就业难的问题,这都是大学扩招所带来的影响,也使得老百姓对日趋严重的就业问题提出了质疑。曾几何时每个人都有一个大学梦,这本应该是出类拔萃的学生最向往的地方,然而因为扩招、就业形势也日益显得严峻,现在轻而易举就可以上大学,但毕业后学生真的就可以胜任工作了吗?因为高校的不断扩招导致原有的实习基地已无法满足在校学生实习的需要。为了迎合社会,迎合就业市场,一些高校将人才培养模式定位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并在专业课程设置,专业体系和能力培养模式上形成特色。但这些改变足以应付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吗?我们如何提升艺术类学生在专业实习中的质量是我们值得深思的。

1实践教学是应用型本科院校重要教学环节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不断扩大,特别既有丰富合理的知识结构、又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既有创新性实践性的综合素质能力并能解决实际问题创新型人才,企业都会重用,因为这类人才通常又是具有多种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的培养必须立足“应用型”这个基点,在人才培养方式上必须加强实践教学这一环节,这种模式培养出的学生既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又能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既有团队意识又有协调沟通等交际能力。应用型高校的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实习、实训、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创业活动及学科竞赛活动等,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专业实习则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实践教学环节,是使学生在专业领域发挥最大作用、综合素质等方面获得提升的教学环节,为了确保学生在专业实习的质量,建立和完善实习基地是非常必要的。艺术类院校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问题上需要突出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重视实践教学的创新和改革,建立双导师制管理学生并共同打造工作室以及实训基地,专业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得到显著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也会提高。

2专业实习是实践教学的必要途径

2.1校外实习

校外实习基地是开展实践教学以及提高学生实践、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场所。以校企合作为切入点,提出了\"以产学研结合为基础,企业技术中心为合作平台,建立校企全面合作联盟\"的校外实习基地运行模式,构建企业、实践教学与大学生就业一体化的教学体系,以提高实训效果与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更好地满足社会对艺术类专业人才的需求。艺术类学生的校外实习是专业课学习的一部分,也是全面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更是综合素质与能力提高的一种手段。校企合作进一步加强,学生专业实习加强了学校和企业、学生和教师、教师和企业间的合作,特别是教师与企业专家成立双导师制工作室、实训基地,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企业产品开发工作中,同时艺术类专业教师积极开展应用项目研究、科技成果推广、生产技术服务等。真正让学生体验到如何将大学里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企业的工作中去,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综合表达能力。实习单位也可以通过老带新,一帮一等方式帮助学生迅速达到岗位技能的要求。实践证明,校外实习是在校学生接触社会前的模拟练习,是提高学生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本科教育中不可忽视的实践教学环节,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性。

3专业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弊端

3.1专业对口的实习单位难落实

受到扩招的影响,学校原有的实习基地已经无法满足在校学生的实习需要,也不能保证学生的实习质量。对口专业的实习单位难以落实,学生必须按照教学计划完成专业实习并取得相应学分才能毕业,为了应付实习这门课程,有些学生选择了与专业相差甚远的实习单位,如设计专业的学生找到一份写策划案的工作,表演专业学生在影楼打光等,这无疑让实习进入了尴尬的境地。有些企业认为实习生并非自己的员工,不好管理,万一实习期间出现安全事故还付不起责任,因此,不愿提供实习岗位。这种情况下也是导致一些企业不愿意接收实习生的原因。

3.2实习内容不明确

艺术类专业实习本身就有局限性,因为对专业要求高,所以一些用人单位不会分派给学生很重要的工作,也因为学生在学校期间所学的知识不能很好的结合到企业的项目中,学生还没有转变身份,还没有接受锻炼,企业多数不会去特别监管实习生的工作,说白了,也就是让实习生做一些琐碎繁杂不必要的工作,这就是廉价的劳动力。这也和当初本科教育的初衷是相悖的。

4解决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实习问题的对策

4.1专业实习模式的创新与改革

以北京联合大学广告学院为例,作为一名实践教学管理者,我们在《北京联合大学人才强校计划人才资助项目》经费的支持下,团队中3名成员赴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动画学院就实习实践活动的展开调研,形成调研报告一份,目前已经将广告学院原来的顶岗实习课程实施模式进行了调整,改变一名教师带一个班的粗放式指导模式为导师制,每个老师最多负责8名同学的实习指导工作,并与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紧密结合,规范指导教师对学生顶岗实习全过程指导流程,提出合理的实习指导老师工作量计算办法。制定了《北京联合大学广告学院艺术本科学生校外实习手册》.

因为受到扩招的影响,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如愿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单位实习,考虑到这一点,我们每个老师负责解决他所带学生落实实习单位,或跟随导师做项目,如表演专业的学生不可能所有人都在话剧院实习,但会有一些剧目的演出以及微电影拍摄等实践内容,我们可以把他们安排在其中,既保证了专业对口,也让学生得以锻炼。

4.2建立完善的专业实习监管体系

4.2.1实习质量控制

学校教学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学生校外实习的各项工作进行全过程监督,检查顶岗实习计划制定情况。校内指导老师要与学生和实习单位保持联系,了解学生的实习计划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实习期间,校内指导老师每月至少和企业指导老师联系一次,并如实做好学生《校外实习手册》中“指导记录”的填写作为毕业实习进行的各种校外实习,在实习结束后各专业要检查《学生校外实习手册以及毕业设计(论文)完成情况。在实践教学结束一周内,各专业收集学生和实习单位对学生实习的建议和信息,并及时向学院反馈。作为毕业实习进行的各种校外实习,学院应及时统计实习成果、设计作品论文专业技能证书通过情况等基本信息,并上报学院并做好记录。

4.3创新与改革的意义及影响

通过实地考察以及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使学生们在毕业前熟悉他们将要从事的工作岗位,了解企业。在实习过程中了解企业文化、精神和企业的质量意识、竞争意识影响、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综合素质有显著的提高。另外由学院教师带队选拔优秀学生深入到企业学习以后,被企业重用以后,全面负责技术工作,并留在企业任职,大大解决了学生就业率以及就业质量。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因双导师制管理学生并共同打造的工作室以及实训基地,专业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得到显著提高,2014年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一项。专业教师水平全面提升。专业实习加强了学校和企业、学生和教师、教师和企业间的合作,特别是教师与企业专家成立双导师制工作室、实训基地,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企业产品开发工作中,同时艺术类专业教师积极开展应用项目研究、科技成果推广、生产技术服务等。校企合作进一步加强。

应用型本科艺术类的专业实习是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有效地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实践教学手段。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