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2016-04-29刘瑞山

知识文库 2016年14期

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资金,有效地进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是事业单位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为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的基础。本文针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旨在规范固定资产的管理方式,提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以及健全固定资产管理的考评机制。

一、目前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也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购置资金大多来源于财政资金,因此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监督,优化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配置,提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也是保证财政资金安全和有效使用的重要方面。但部分事业单位由于自身管理方式不完善,且缺乏相应的监督措施和考评标准,从而影响了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更滋生出腐败行为导致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购置未与单位存量资产相结合

一方面事业单位现在无明确的资产配置标准,另一方面事业单位也未对现有资产进行有效的清查,并且对多余、闲置资产进行统一调配使用,从而导致重复或不必要的购置。比如有些事业单位为开展专项业务活动购置了必要的固定资产,专项业务活动完成后形成了闲置资产,但未进行调配使用,降低了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二)缺乏对固定资产需求结构的判断和投资回报的预测

事业单位对于固定资产的购置,特别是大型设备或房屋的购建本应是一个可持续科学发展的过程,既要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同时应该能为事业单位带来经济效益,也能带来社会效益。而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购置不仅脱离实际需求结构,缺乏强化投资价值补偿和规避风险的意识,特别是购置前未进行充分的可行性研究,盲目购置,造成事业单位因购建大型固定资产后资金缺乏,从而只能举债,导致财务陷入困境,从而使国有资产造成严重损失。

(三)固定资产管理权责不明晰

在固定资产的购置过程中,事业单位各部门根据实际需要并结合预算上报购置申请,具有一系列明确的流程。但当固定资产进入使用阶段,固定资产管理问题便呈现出来。大部分事业单位中一些固定资产属于基建部门,一些设备在设备管理部门,零星的小额固定资产分散在其他各个部门,而固定资产的账务管理是属于财务部门,缺少一个对全单位固定资产进行统筹管理的部门来进行固定资产盘查。只有具体了解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才能避免大量同质、同功能的固定资产被重复购置,也可以避免大量闲置的固定资产不能得到有效的调剂和利用。

三、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针对前述提到的问题,提出以下几个改进措施:

(一)规范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购置问题

在完善国有资产购置和验收程序的基础上,还应杜绝部分资金来源较多单位在采购过程中“只买贵的,不买对的”的现象。制定固定资产购置分类别的限额标准,根据市场情况对需要购买商品的金额进行限制,促使各单位购买高性价比的商品,使其在实际工作中做到物尽其用。

(二)健全固定资产的变动和调剂机制

固定资产的调剂实际上是突破部门或单位之间固定资产流动的壁垒。由于部分固定资产是为某部门的阶段性需求购买的,阶段性目标完成后便容易造成固定资产的闲置,从而降低了固定资产的使用率,并妨碍了固定资产发挥其社会效益。因此建立规范的资产调剂制度,可以推进固定资产的优化配置,提高资产的利用率,避免了重复购置对财政资金的浪费。

(三)完善固定资产的记账方式

尽管大量文献都提出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有助于解决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的问题。但从账务处理的角度则认为该设备在购入时已经计入一次性支出,期末将结转事业结余。而为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会使得该笔折旧金额进入事业结余科目的借方,从而造成事业结余科目的亏损额。因此在现行的会计核算制度下计提折旧就会造成一种表面的亏损现象。由于该方法不能与现行会计制度很好的契合,但现行方法也确有不足,因此作者认为更好地完善现行记账方式,根据各单位的实际情况在入账和变动等各个环节都做到更加及时、客观和精准。

(四)建立以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固定资产绩效管理机制

缺乏行之有效的考评机制将导致管理的低效率,但倘若考评机制流于形式而被使用单位束之高阁,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将起到反作用。因此,健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绩效考评机制,不仅可以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掌握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和使用效率,还可以通过考评结果设定奖惩机制,促使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责任人提高管理意识,加强管理力度。同时,监管部门也可以利用绩效考评体系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情况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分析。

(五)严格落实固定资产处置的审批制度,提高报废审批效率

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规定,固定资产的无偿转让、出售、报废、报损必须由资产管理部门同财务部门、技术部门审核鉴定,提出审批意见,按照权限向上级部门报批、杜绝擅自处置的行为。同时,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处置还应该采取拍卖或招投标等方式,并委托正规中介机构对处置的固定资产进行估价、依法转让。

此外,对于符合报废要求的固定资产,应该严格按照上述流程尽快上报,而不应拖沓办理。资产管理部门应该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账面固定资产进行盘查和核实,在确保账实相符的同时,也能及时发现闲置的固定资产,对于可以调剂使用的进行调剂使用,需要维护、保养的,可以通过维护和保养提高其使用效率、延长其使用年限。对于不能适应现今工作需要的,应当立即做出处置申请。因为及时的报废申请可能会获取更多的处置收入,从而防止由于固定资产长期闲置不用最终变为一文不值而导致的资产流失。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赵集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