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湛江市绿色低碳行业发展的探讨

2016-04-29符惠玲伍琼

知识文库 2016年14期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湛江市能源、水、土地等资源供应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环境保护的形势日益严峻,如何缓解资源环境约束,关键是要走绿色、低碳、循环的“生态涵养”转型发展之路。

一、湛江市发展绿色低碳行业的必要性。

1.1 只有发展绿色低碳行业,城市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

湛江市造纸业、水产品加工业、制糖业和火电行业等重点污染企业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仍占较大比重,要保护好湛江市环境,需要发展绿色低碳行业,重点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污染治理、清洁生产等手段,实现了污染物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双重目标。

1.2、新型污染对环境保护的挑战,需要发展低碳行业才能解决

全氟有机化合物、人用与兽用药物、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内分泌干扰物、遮光剂/滤紫外线剂、人造纳米材料、汽油添加剂、二噁英、溴化阻燃剂等新型污染物,由于其对人体健康潜在危害性,在环境中的稳定性、难降解性等都有着较大的不确定性。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加强针对新型污染物处理处置的研究,积极应对新型污染物管理和防控的挑战。

1.3、生态市建设和创建模范城市对发展绿色低碳行业的要求

湛江在生态市建设和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同时应对经济发展结构、能源结构进行调整,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产生。

二、湛江市绿色低碳行业的发展要求

湛江市应全面吸取国内外成功的经验,并总结出适合湛江当地的社会发展模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环境发展模式。

2.1 发展绿色低碳行业不仅要加强政府的作用,同时应加强企业、公众的作用,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走低碳环保的新型发展道路。

2.2发展绿色低碳行业要推动能源、造纸、制糖业、农海产品加工业和海洋渔业等传统行业的发展。

2.3发展绿色低碳行业要淘汰落后产能和工艺,加快构建以低碳为特征的现代产业体系,全力谋划发展钢铁、炼化、造纸三大项目的循环经济配套产业链。

三、发展湛江市绿色低碳行业的途径

3.1 在项目引进中把关,推动高新产业发展。

湛江钢铁基地、中科炼化一体化项目落户东海岛,牵引了一大批上下游配套项目。湛江市强化项目优先意识、选择意识、效益意识,突出外向型、高新技术型、环保型项目,确保入园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开发区实际,遏制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同时,重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制造业,特别重视新型节能产业和循环经济产业,在引进大型企业和新兴产业方面下功夫,通过“引大引强引新”带动辐射一大批配套、协作、互补的中小型企业,形成龙头型产业群体,提高园区产业集中度和规模效益,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3.2积极引导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现代产业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积极推进石化、钢铁、工业园区等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引导产业科学发展。钢铁产业配套区、东海岛新区规划环评报告分别获环保部批准,官渡化工基地、佛山顺德(廉江)产业转移工业园、深圳龙岗(吴川)产业转移工业园首期的区域环评分别获省环保局批准,有效促进产业合理布局。 确保中科炼化一体化项目和广钢投资的精品钢基地等重大项目采用国际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最大限度减少“三废”排放;对广东湛化股份有限公司、湛江电力有限公司等固体废弃物重点污染源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同时对自愿开展清洁生产的小型企业进行监督管理,确保多数企业通过清洁生产验收。重点扶持生态农业、生态旅游、新兴战略性产业的落地和发展,主推湛江新型产业体系的构建。

3.3建设循环经济发展体系,坚持走绿色低碳的提升式承接之路。

湛江市提出建设“临港产业高地、循环经济绿岛、生态宜居新城”的要求,这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传统模式的根本改革,是最大限度节约资源经济发展方式。

发展主导产业钢铁、石化产业时注重推进延伸加工,提高装备水平,实施清洁生产。抓住“源头削减、过程控制、末端治理”三个关键环节,发挥钢铁制造、能源转换、社会大宗废弃物笑纳处理三大功能,促进钢铁、石化企业与社会其他行业在能源利用上形成代谢循环关系,形成提升式承接,协调发展的理性行为。

湛江市根据全市资源分布特点和发展基础,发挥产业集聚和工业生态效应,形成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产业链,构建有地方特色的绿色低碳行业,是节约资源,实现低代价、高增长的有效方式,经过论证,具有可行性。

(作者单位:1遂溪县环境保护宣教与信息中心

2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保护监测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