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评价策略探究
2016-04-29温爱丽
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同时,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现代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教育质量最终要体现在学生的发展上,力求体现育人为本的思想,转变教育质量观和评价观。
这次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基本建立体现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科学多元的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切实扭转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倾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坚持育人为本,把学生的发展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评学校看质量,评质量看学生。科学多元,就是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还要符合评价规范,由单一评价变为综合评价。
一、评价方式应趋于多样化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可遵循过去的老套模式,仅由教师权威一人说了算,所以,在小学云课堂的教学中,也应注重变通,应丰富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各方面作出考核。
1.体现专业的教师点评
小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少,所以对世界的认知存在不足,此时更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一来,教师应针对学生的表现作出相应的反馈,或是赞扬或是劝导,教师站在成年人及授业解惑的层面,对学生的评价无疑也是他们前行的灯塔。反之,若教师对学生的想法及课堂反应回应冷淡,会大大降低学生上课的热情,不利于语文教学的进行。二来,教师应注重课堂中的细节,学会控制自身的情绪,时刻保持善意和微笑,切勿让个人喜怒直面学生,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总是板着脸不苟言笑,学生就会敏感地认为自己做错事,在课堂上就会变得拘谨,影响教学。但如果教师一直以亲切的目光环顾学生,会让学生觉得备受鼓舞,则听课效率自然会提高。
2.体现民主的互评
随着社会的进步,小学生的成长速度也与过去不一样了。当代的小学生的认知中开始要求长辈的尊重及表扬。如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秉持与学生互为好友的心态,变换教师独评的方式,让学生也参与到评价中,如师生互评、学生互评等也可以出现在课堂教学中,相信在评价中学生更容易看到自己的不足,老师也能更好地体会到学生的需求,从而对自身教学做出反思和改进。总之,这种民主的互评,无论是对教师本身还是对学生的成长记进步,都是十分有益的手法。
二、评价应更人文化
语文是一个充满人文与情怀的学科,同时结合小学生身心敏感且脆弱的特点,智慧的教师一定懂得在课堂教学中,要想让评价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应把握好评价趋于人文化这一大方向,学生接受起来效果会会更好。首先,语文课堂应伴随着温情与雅致的格调,比如,针对课文一些比较深奥的主题,为了让学生获取更直接的理解,教师应适时发表一些人文化且贴近生活的评价,学生会感觉到语文的实用性,才会树立起对语文的兴趣。所以,语文课堂的教学人文性的评价才符合语文课堂教学的主基调,对学生的性情养成也是一种熏陶。其次,语文课堂教学中难免会有分歧,教师只有恪守人文,面对每个学生的发言无论对错,都不应恼怒,以免扼杀了学生的思维。比如,对待《船长》一文中主人公的表现,学生们各抒己见的同时,教师不应将对错分的太清,一竿子将一些同学的意见打死,而是应该顺应大家的想法,引发学生自行思考,在争辩中学生自然会对公理及道德有更好的认识。最后,语文课堂教学中人文化的评价方式,可以促进和谐课堂的氛围,让师生间有更好的沟通和交流,学生会从中学习到更多知识以外有用的东西。可见,教师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面对小学生的表现,应多采取一些导向性的评价,培养学生更好的人文素养才是教育的根本。
三、评价应富于激励性
小学生处于智力、体力都较弱的年龄,所以课堂教学中难免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有的教师认为用严肃的语气或惩罚可以镇压学生,让他们乖乖听话,但无疑,这是最失败的教育。教师是小学生的楷模,也是学生在校的依靠,教师应当明白自身的职责在于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身心舒畅,才能更好地投身于语文学习。教师须明确小学是一个人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教师若引导不当,学生可能会因此受到不好的影响,从而影响他们的后续成长。总而言之,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以柔和、激励性的话语与学生交谈,不要发表偏激、尖刻的评价,如此学生会觉得语文课如沐春风,他们的性格也会温润如玉。学生学业评价的方式应转变到更加关注质的分析和把握。实行评价的过程化、阶段化,建立开放型的学生学业评价方式,变以前平面单一评价为立体综合评价,即除了纸笔测试以外,包括书面测试、口头测试、实践测试等,还包括平时的课堂行为记录。强调学生学业评价方法的多样化、综合化,变以前一次定格评价为多次激励评价,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良好的自我调整、自我需要、自我激励的学习机制。
总而言之,针对小学生语文课堂的教学,如何进行有效评价需要得到更多教师的改进和发展,若教师想真正帮助学生学有所成,必须用好这一利器,通过全方位的评价传达温情,同时对学生形成积极向导,立足多元主体的评价地位,使评价者拥有更丰富的、更多的评价选择权和参与权,最终发挥更大的教育教学潜力和主观能动的作用,使得学生学业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学业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既要关注学生学业的阶段性评价,又要关注学生学业的形成性评价,更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方法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达成度。如此,才是对新课改核心理念的践行,也是对教育初衷的进一步传达。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