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毕业班学生“三自”教育能力的思考
2016-04-29孙建艳
毕业班学生的管理工作比日常管理工作难度大,压力大。因为学生面临毕业压力,他们在一年中会有浮躁情绪出现,如何引导学生扎实修完毕业所需的课程,又要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实现毕业生就业率较之前稳步增长。这是我们做毕业班辅导员工作最关心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推动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结合年级特点,我认为做好毕业班学生的“三自”教育工作中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以职业指导为切入点,以活动为载体,加强毕业生就业礼仪、职业道德教育。
如今毕业生参与竞争、接受挑战的思想正在逐步形成,他们通过积极参加招聘会等形式推销和展示自己,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满意的工作岗位。但同时,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主动地位,部分毕业生只注重眼前的利益,在自荐书上做起手脚;还有的毕业生出现违约和毁约的现象,不仅影响其他学生就业,还使学校名誉受损。毕业生就业时种种不诚信的现象,透视出当今毕业生诚信意识欠缺,忽略了良好道德品质的塑造。所以在本学期将于班导师携手针对毕业生的思想现状和实际需求,以满足毕业生内在的心理需求为出发点,以职业指导为切入点,在毕业生来校后通过主题班会、“诚信伴我行”专题讲座、个别谈话、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来强化学生的德育,从而达到毕业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其次是加强职业生涯教育,通过在毕业生中开展职业道德调查问卷、就业指导课引导他们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择业观,保持务实的择业心态,树立现实的就业目标,从而培养他们在自我的岗位上具有较高的诚信意识、奉献精神和责任意识。
二、重温校史、心系同窗;情系母校、感恩母校,带着感恩走向社会。
参观校史馆是不少新生入学时的入学教育之一。毕业生在即将离开校园之际,为了激起毕业生心中那对母校的热爱和感恩之情在毕业典礼前,我们将组织毕业生参观校史馆,对学校各个时期的史实以及学校的建设成果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从而,在即将离开校园之前,使他们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走向社会。另外还将通过开展“感恩母校”座谈会、“情系母校、心系同窗”考研、就业经验交流会来积极营造感恩、惜别、进取、共荣的良好氛围,从而增强毕业生对母校的情感,积极营造我院毕业生文明离校的氛围。
三、加强对毕业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疏导,从而提升毕业生的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能力。
提高心理素质针对毕业生在就业、择业过程中形成的挫折、困闷、烦恼、焦虑、自卑、怯懦、失落和冷漠等不良思想情绪和心理障碍,这就要求我们辅导员要经常深入学生宿舍,发动班干部建立有效的信息预警与反馈机制,要通过面对面谈心、在线交流、心理健康讲座等形式,及时进行认真疏导,指导他们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化解心理压力,克服心理障碍,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能力。要帮助他们客观认识自我、正确定位,正确对待就业中所遇到的种种不正之风和某些不合理现象,勇敢面对现实,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
四、加强思想教育,提高思想认识,积极倡导毕业生爱校荣校、文明离校,营造健康和谐、安全稳定的校园文化氛围。
今年仍然是就业形势较严峻的一年。就业形势对部分毕业生产生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和心理负担,做好今年毕业生文明离校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对维护社会及校园稳定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辅导员要及时把握毕业生的思想动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注意做好消极因素的转化工作,充分发挥学生党员与学生干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教育和引导毕业生严格要求自己,树立文明之风,以自身的实际行动给母校留下好印象,给低年级同学树立好榜样,人人做到文明离校,要把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作为“优良校风建设”,提高学生“三自”教育能力的的重要环节来抓,使每一位毕业生都做到文明离校,为学校的校风建设做出贡献。学院具体做法:在毕业生返校后,学院的党政领导和辅导员将一起深入毕业班学生宿舍进行主题为“走进寝室,共话毕业”的走访活动。详细询问同学们就业、论文答辩等情况,认真听取同学们对学院发展的建议和意见,鼓励同学们走上工作岗位后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开拓进取,勇创佳绩,为母校争光。并通过开展“毕业生安全文明离校”动员大会,积极倡导毕业生爱校荣校、文明离校,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氛围,在毕业生离校之际确保校园的安全稳定。对毕业班来说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已经很强 班干部的工作也很有条理,但是正因为面临毕业,学生的就业压力导致不能安于学习,此时,老师的引导帮助就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一方面积极引导学生安于学习 一方面配合学校就业部门积极帮助学生联系工作单位以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五、结束语
毕业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在来自社会的各种就业压力和诱惑的双重作用下,学生往往会出现焦虑、烦躁等一系列不安情绪,而这一时期也是大学生加快自己社会化进程,使自己成为真正的社会主体的关键时期,所以,在这一特殊时期,做好毕业生的教育引导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引导毕业班学生“三自”教育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生思想上走向成熟,人格上走向独立,生活上走向自立的有效途径,从而为大学生在毕业以后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坚实的能力基础。
(作者单位:宁夏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