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程下农村小学英语的有效性教学

2016-04-29刘美姣

知识文库 2016年14期

目前,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基本上以机械的记忆为主,听—读—背三点式的反复训练方法,其效果不但增加了学生的思想负担,打击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与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精神背道而弛,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如何更好的适应新课程改革,如何使学生的英语达到更高的水平,如何在新课程下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个别教学等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反思。

一、目前小学农村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学生不爱学习,对英语不敢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笔者相信每一个刚开始学习英语的学生都是兴趣盎然的,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以及高超的模仿力使得英语的学习轻松愉快。而现状是教师只重视教学内容的完成,照本宣科,机械重复,压制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逐步失去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课堂上缺少游戏的欢乐,失去交流的过程,英语学习演化成字母、词汇的死记硬背营,变成句型、语法的机械训练场。再加之课时相对较少,学生上课记不住,课后又无暇复习,长此以往,随着难度的不断增加成绩日益下降,兴趣逐渐减退,最后兴趣被彻底扼杀。小学高年级的课堂成了教师的“独角戏”,课文成了学生的“天书”。语言失去交际的功能,为中学以后的英语学习设下障碍,后患无穷。

(二)教师教学理念落后,教研精神匮乏

因为英语学科在很多农村小学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英语教师多数为非专业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敷衍了事,不求上进,不去自觉探究英语课堂教学,导致教学观念和方法落后。新课程教学要求英语教师要切实把握新理念,改变传统的教与学观念,在教学中自觉运用新课标、新理念、新思路、新教法于课堂。然而在调研中却发现,许多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对新教学理念的理解与贯彻仍不到位,而在搞教研活动中,很少有教师能带着具体的问题和研究方向来研讨。

(三)教师教学方法要改进

1、多媒体教学应用不够充分

据一线老师讲述:有的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在新课改的浪潮下,学校已经配备了相关的教学设备。可是让人费解的是老师们并没有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还是按照老方法教学。别说制作新的更好的课件来丰富课堂,有的学校对已有的课堂教学资源也弃而不用。这样,与多媒体教学配套的牛津小学英语教材就更不能充分发挥其使用效益了。这样的课堂教学肯定算不上是跟上潮流的优化的课堂教学。

2、课堂形式不够多样化

课堂形式多样化是目前英语教学中极力提倡的,也是最有发展空间的。单一的老师讲授,单一的学生表演,要转变为多样的讲述、多样的表演,要不断地创新。

二、提高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效果的建议

(一)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英语教师不但要有较为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良好的英语文化知识 ,而且还应具有语言教学基本理论知识。它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演、唱、跳、画的基本技巧,并能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创设有利于儿童习得语言的学习情境。作为一个英语教师也不能只满足于固有的知识库存,必须不断进行知识的补充与更新,认真解读《课标》,落实《课标》任务。小学英语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根据小学生年龄特征和思维的特点,采用听、说、读、写、唱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让他们能够对英语有基本的感性认识,勇于用简单的英语表达思想。小学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创造性地开展英语教学工作。

(二)营造有利于新课程实施的社会氛围

此次课程改革显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一定关注,但公众对其核心理念和改革措施并不十分了解,即使是在教育系统内部,对其理解也各有偏差。因而,加强新课程的社会宣传,引导人们改变传统观念,形成改革共识,关注并投入到这场改革之中,是实施新课程的必要条件之一。为此,首先,应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增加新课改信息在媒体上出现的频率,“暗示”或引导公众了解课改、支持课改、参与课改,营造有利于新课程实施的社会氛围。其次,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定期进行家长培训,改变其旧有观念,引导家长及教育相关群体关注事关“中华民族复兴”和“每位学生发展”的新课改,并在心态和行动上全面支持这场改革。

(三)加大小学英语师资的培训力度

小学开设英语课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合格的英语师资。一个好的小学英语教师不仅是英语好,还必须是懂得特殊的教学技能来辅助和引导小学生的语言学习;而目前大多数的农村小学英语教师无论是语言水平还是教学技能还远达不到小学的教学要求,对在职教师进行相关的培训势在必行。

(作者单位: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福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