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篇教学初探

2016-04-29代飞燕

知识文库 2016年14期

去年下半年,我有幸参加了四川省置换培训。这次培训对我震撼最大的是成都市的老师们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尤其是语篇教学的引入,使以往的教学模式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对我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设计,乃至教学思想都产生了海啸般地冲击。

一、背景

去年暑假在川师大刚接受培训的第二天,樊波老师就提出了语篇教学的理念,让在场接受培训的老师们为之一惊,但仔细听过后又为之一振。

小学英语新课程改革实施已经好几年,与课程改革前相比,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落实在实际运用中却发现了大量的问题。在没有接受传统的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学生一开口,仍然有不少错误。尤其是小学学生对于阅读有惰性,不肯动脑筋去思考,揣测词汇的含义,懒得理会语境下的含义,更甭提把学到的词汇、句子等自觉地进行运用了。他们即使能够背诵一些对话与课文,但如果听到的句子和学过的稍不一样,立即束手无策。

新课程标准提出“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通过创设学习情境,开发实践环节和拓宽学习渠道,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悟、建构并丰富学习经验,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积极情感形成的统一。”在具体的语篇中,具体的语境中感悟语言,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

二、语篇教学的概念

语篇教学是指在具体语境中教学单词和句型,主张把单词融入句子教学,从整体入手,展现给学生完整的语言概念。语篇教学并非单纯的语篇知识的教学,它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学生的能力为目的,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感知,理解和运用所学语言。以语篇教学为契机,来提高小学英语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三、语篇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区别

1、教学程序上的改变。最明显的区别,从传统的表层现象来看,以往传统的教学程序,不管是中学还是小学,都是按照先讲单词,再讲句型,最后讲对话或课文,虽然也有在对话中讲单词的,但大体上离不开这个思路。而语篇教学的教学模式,却是先讲对话,在第二课时再深入讲解句型和单词,最后拓展和深化。这和当下教学中所提倡的“随文识字”的新理念是吻合的。

2、在思维上的转变

前十年的英语教学,以课堂气氛热烈,场面热闹,游戏多,活动多作为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的标准。而这次培训时,指导老师潘小平等指出:这是一种过时,甚至错误的观点,包括前几年曾风靡一时的任务型教学,现在看来,也有不少应该“扬弃”之处。

语篇教学的理念强调“有效性”。任何教学环节、教学步骤都要考虑达到何种目的,起到什么作用,对学生的思维有何种启发。一个游戏的片段、一个活动、一个设问,都要考虑它对学生的思维起到什么样的引领与启发。因此,前几年的课堂活动能起到什么作用我们应该好好反思。

3、强调情境设置

语篇教学强调的是“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在情境中学习单词和句型,领悟语言。因此在教学设计时要多加思考,设置有效的场景。情境设置随处可见,甚至在作业设计时,都可以有效地设置情景。去年在川师大培训时,吕丹老师在设计“交通工具”一课的作业时,就曾巧妙地把它设计为一个融听音、思考、判断、游戏为一体的情景。

四、问题与实践

这一学期我任六(一)班的英语教学,在教学中我进行了大胆的实践与尝试。开头四周相对而言比较顺利,后来由于几个太调皮学生的影响,他们在课堂上制造混乱,学生的意见也多了起来,有不少学生甚至认为我前两年传统的教学方法效果还更好。这到底是人为的原因,还是我自己在教学程序的改变下,没能有效地处理好课堂组织纪律、基本技能与基础知识之间的关系,没把它们有效地结合起来?这还需我进一步地探讨。国外专家曾谈到,中国传统的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是扎实有效的,只是需要与能力培养与创新结合起来。因此,我想可能在处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上,不能忽视,而应另辟蹊径。

在川师大附小观察左萍老师上课时就不难发现,左老师第一课时用语篇教学来讲授,第二课时则大量训练学生举一反三翻译的能力。或许,在语篇教学的框架模式下,更有研究点是如何把传统的精华与新理念相结合的问题。

五、几点领悟:

我在语篇教学上有几点感悟,但仍须改进:

1、找到切入点。在初上一课时时,为扫清障碍,需找到切入点。在上一节新课时,由于未知知识很多,但又不能破坏文章的整体性,因此一定要抓住一个切入点。这个切入点,可以是本节课重点话题,也可以是知识点或是其他。如张宁静老师在上六下第四课时,用如何到达长城来巧妙呈现句型和知识点,董倩敏老师在上四上第三单元第三课时,用彩虹来引出这一课的重点句子“What’s your favorite color?”,并用贴图的形式使学生充分记住”favorite”这个单词,使这一课的重点知识点贯穿了全篇又不损害其阅读的整体性。但要设计一个巧妙,新颖,有效的切入点,却要深入思考,多加琢磨。

2、设置有效的情境。这点需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在学生熟知的情景下,进行新课的传授,使学生既兴奋又不感到困难。如在上六下第六课时时,我和学生甲表演了一场以邀请他吃水果的开场白,用以前学过的词汇,句型在情景中引出了对“have a taste”,“How does it feel?”等句型与知识点的学习。

3、强调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培养学生预习的好习惯应从低段开始,预习时我并不要求学生能全懂,但却要求他们根据图片给句子排序,并猜测大意,实践证明,这有良好的效果。

4、注重机械操练如何上升到意义操练与实际操练;

5、不应忽视基础知识,但应有效升华。在进行语篇教学时,如何有效地把握好基础知识的训练,使学生不会丧失兴趣,这是很关键的一环。如在上第七课时,也可行为动作,时间串成句子,来作比赛以激发兴趣。

以上只是我对语篇教学的朦胧初探,问题不少,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地思考、研究。

(作者单位:自贡市高新区英杰希望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