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阶段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2016-04-29黄驹
后进生是相对来说的,并不是绝对的,这也决定了后进生是能够实现转化的。而且,有效的转化不仅能够提高班级整体教学质量,而且,对课堂面向全体学生,对每个学生的发展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作为初中班主任,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就成为了主要任务之一,也是高效课堂顺利实现的保障。
转化后进生是班主任管理中的一项主要工作,也是班主任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但是,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我们常常会将这部分学生“排除”在外,导致这部分学生越来越游离在班级之外,学习的积极性也越来越差,学习效率也得不到提高。所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也为了让这部分学生重新找回学习的自信,作为一线班主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如何做好初中阶段的后进生转化问题进行论述,以确保课堂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1、分析后进生形成的原因
佛家云:有果必有因。对于后进生的形成也是一样,每个学生除了智力因素以外,其他方面都是处于同一起跑线的,之所以在不断学习中出现差异都是因为各种原因造成的。那么,这些因素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兴趣问题。对于初中生来说,开始出现偏科的现象,兴趣这一因素将成为影响学生偏科的主要因素。所以,在转变后进生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弄清楚这些被我们扣上“后进生”的学生找不到学习兴趣的原因。比如:学科自身问题;学生自身问题等等,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其次,师生关系问题。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课堂积极参与程度重要因素,正如我们常说的“亲其师,信其道”一样,只有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才愿意参与到任课教师组织的活动中,才能愿意走进课堂。
当然,除了这两个方面的因素之外,还包括学生的智力因素、学科的爱好、教师教学的方式、课堂的气氛等等因素都从不同程度上成为了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所以,在了解这些因素之后,我们要有针对性的“下药”,才能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才能提高班主任管理质量。
2、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2.1用爱和心对后进生进行转化
用爱和心进行后进生转化工作是为了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也是转化后进生的保障。所以,在素质教育下,班主任要想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要想真正促使学生走进课堂,用爱和心来指导行为就成为了后进生转化的保障。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该如何用爱和心来开展转化工作呢?在笔者看来,用爱去真正走进学生,用心去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用赏识的眼光去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而且,对学生学习信心的保护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班主任管理中,教师要用关爱、用耐心、责任心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以确保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成为课堂的主人。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叛逆期,家长和教师的过分严厉的管理只会让学生出现逆反心理,根本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所以,初中阶段的班主任要格外“小心”,要让学生“服”,但不能强制,否则,适得其反。因此,在管理中,我们要用爱和心来与学生相处,要以心换心,这样才能真正得到学生的尊重,才能真正让学生走进课堂。
例如:我们班的宋某是一个公认的差生,主要原因是有“多动症”,在课堂上不是转笔、“修”东西,就是向前后桌接个东西等等,总之,课堂从来不会安安静静的听讲。课下作业都是抄袭其他学生的,寥寥草草的支应差事,成绩也就不用说了。所以,为了改掉宋某的这一毛病,我和他做了君子协定,从安静5分钟开始,一步步的在对其进行肯定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当然,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不易。我们这个君子协定反反复复重新开始了好几次,也正是这种耐心才让宋某意识到老师决心,这才愿意配合我,这才逐渐的让宋某走进了课堂,慢慢的学习成绩也开始提高,而且,在一次得到其他任课老师的表扬后,他高兴了好几天,每天脸上都挂着笑容。当然,该生还在改进中,我们要用爱和心、用赏识的目光来为学生的发展做好保障工作。
2.2因材施教对后进生进行转化
正如世界上没有脉络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一样,造成学生成为后进生的原因也是不相同的,我们不能简单的进行“一刀切”,要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转化,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有些学生是因为不喜欢学科,所以,不愿意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海有学生是因为跟不上老师的节奏,久而久之,学生开始偏离轨道,开始向后进生的队伍迈向。尤其是我们数学课程,随着年级的增加,数学课程的难度也逐渐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越来越差,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受到影响。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学生成为后进生,所以,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教师要因材施教,要通过恰当的方法来为后进生的转化进行因材施教,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重新找到学习的乐趣,进而,为后进生的转化做好保障工作。
3、小结
作为新时期的班主任,我们要做好后进生的管理工作,要通过分析来找到影响学生学习效率提高的因素,并通过组织多种活动来为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