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微设计”的实效性初探
2016-04-29陈润贞
“微设计”是教学“微时代”的必然产物。“微设计”是微观、简明、直接凝练教学要点、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微设计”并不是对传统教学设计的抛弃,而是对其的提炼和浓缩,以“少而精”的内容,为传统设计、传统课堂加分。语文教学需要“微设计”。
“微设计”是指微观、简明、直接凝练教学要点、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微设计”并不是对传统教学设计的抛弃,而是对其的提炼和浓缩,以“少而精”的内容,为传统设计、传统课堂加分。
近几年,我潜心研究教材,结合自身教学,作出了大量的实践,有了更积极的思考,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微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探究欲望实际上就是求知欲望,课堂教学十分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有一个重要的变革就是把原来目标单一的课堂转变为目标多维的课堂,这是新课程的一大亮点。三维目标的提出很有价值,但笔者认为要立足课堂教学实际、学生实际,不能生搬硬套。
笔者听过我区一位老师上《安塞腰鼓》比赛课,并结合教学班学生实际,把这篇课文设计为:
一、课前热身:击鼓传情(课桌作鼓,手当鼓棒)游戏,让学生“动”起来。
二、激情朗读:三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力量之美。
1.教师范读;
2.全班分角色朗读,一个男生、一个女生领读;
3.改编课文精彩段落,师生共读:
(师)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合)好一个安塞腰鼓!
(男领)骤雨一样,(合)是急促的鼓点;
(男领)旋风一样,(合)是飞扬的流苏;
(女领)乱蛙一样,(合)是蹦跳的脚步;
(女领)火花一样,(合)是闪射的瞳仁;
(师)斗虎一样,(合)是强健的风姿。
(合)好一个安塞腰鼓!
(师)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男)愈捶愈烈!形体成了沉重而又纷飞的思绪!
(女)愈捶愈烈!思绪中不存任何秘密!
(男)愈捶愈烈!(女)痛苦和欢乐,(男)生活和梦幻,(女)摆脱和追求,(男)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女)交织!(男)旋转!(女)凝聚!(男)奔突!(女)辐射!(合)翻飞!升华!
(男领)人,成了茫茫一片;
(女领)声,成了茫茫一片……
(师)好一个痛快了河山、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三、精读课文,品析语言:
1.一种句式
2.四种修辞
3.两种表现手法
四、归纳一个主题:
后生 腰鼓
(生命) (力量)
冲破束缚、冲破阻碍。 粗犷豪放,气势磅礴,雄浑壮阔,动力十足。
生命因力量得到宣泄, 力量又带动生命奔腾升华。
生命的赞歌,力量的赞歌。
精心编写后的“微设计”能较好地把三维目标融合在一起,通过游戏和诵读这两个切入点,为学生创设探究问题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习的积极性。
二、“微设计”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教学效率如何,关键在于备课。备好课是搞好教学的基础之基础,根本之根本。而高质量的备课必须是恰当地构建每一堂课的学习主题,对教学内容有所取舍,做到“优选教学内容”,实施“微设计”。
如在九年级下册文言文《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课中,我进行了这样的“微设计”:
学习活动一:解标题
兼语句: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
邹忌讽齐王纳谏,两个动词,不属于同一个主语,是一个兼语句。此课题揭示了课文的内容,即邹忌用委婉含蓄的方式劝告齐威王接受批评意见、采纳建议。
释疑:“讽”:委婉规劝;“纳”:接受;“谏”:名词,批评意见。
学习活动二:释疑惑(学习重点)
1.设疑:(1)为什么讽?怎样讽?(2)讽、纳的效果如何?
(四人小组展开讨论,小组代表发言。其中穿插文言词语和句式的教授,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文言词语:有:yòu,通“又”地方:土地方圆私:偏私
朝:zhāo早晨cháo朝廷朝见市朝:公共场合
文言句式:……孰与…………与……孰……:与……相比,谁更……?)
2.归纳课文的“三”:
(1)妻、妾、客;(三人)
(2)“朝”、“旦日”、“明日”;(三问)
(3)“君美甚”、“何能及君”、“不若君”;(三答)
(4)“私我”、“畏我”、“有求于我”;(三思)
(5)“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的百姓;(三比)
(6)上、中、下赏;(三赏)
(7)“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三变)
(8)事态发展:邹忌现身说法讽谏是第一层;
齐王“下令”广泛征求意见是第二层;
最后邻近的诸侯国前来朝拜,“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是第三层。
(家事比国事设喻说理)
学习活动三:析形象
1.你认为课文中哪几个关键字牵动着故事的发展和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师归纳:思:对文章内容的深化,正是有“思”,才有“讽”。
善:是课文内容最为关键的深化,引出全文高潮,表现齐王贤者形象。
2.归纳人物形象:
邹忌: 齐威王:
头脑冷静、善于思考 闻过则喜、虚心纳谏
忠于职守、足智多谋 明智果断、大胆改革
善于辞令、勇于进谏 修明政治、威望日隆
贤臣 明君
学习活动四:得启发
启示:1.广开言路才能国富民安2.人贵要有自知之明3.对讨好恭维话要警惕4.谈话要讲究方法技巧……
学习活动五:读(背)课文
参考课文的“三”:……
笔者认为不单现代文教学,文言文教学更应重视“微设计”。新课标告诉我们,教学过程应是师生双赢过程,教师要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科学教育观,改变过去独占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的单向传递教学信息的方式,即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我教育,促进他们主体性发展,促进学生获得全面发展。“以生为本”,历史久远、学生理解更有难度的文言文,教学时也应如此。过去进行文言文教学时,深怕学生不明白、不理解,从字词到句篇的翻译一一落实,重重复复;问题也是一个接一个地提问。上述的“微设计”把五个“学习活动”连成一个整体,大胆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突出重点。这样的好处是化难为易,以简驭繁,使之更好地为教学、为学生服务。
笔者一向反对“目标”定得太泛、太高、太全,成为“摘不到的桃子”,使学生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丧失。我坚持学习把“目标”设计为“数字+关键词”形式,用数字说话、用关键词说话,实现隐性知识显性化、显性知识体系化、体系知识数字化、数字知识内在化,学生学起来更直观、更明了。实践证明,收到一定的效果,如上述前几年设计的《海燕》。如果过去几年还是“星星之火”,那么上学年带新一届初一,便是“可以燎原”了:
《秋天的怀念》“微设计”:两个人物+三次看花+四种方式(描写、象征、对比、前后照应)=一个主题;
《春》:一条线索、三个部分、五幅图画、多种修辞、一个主题、熟读成诵;
《孙权劝学》:翻译词句,背诵全文;一条线索,两处对话,三个情节;三个人物,多重启示;
……
三、“微设计”有利于提升教学成绩
学习效益最直接最权威的体现就是教学成绩。在执迷不悔的过去一年的坚持,我所任教的两个班学生成绩无论小考大考都名列年级一、二名,在镇街也是名列前茅,班级的优秀率和合格率都大大高于平均数,尤其学生基础和阅读能力提升最快。
在处于城乡结合部学生生源普通的学校能取得不错的成绩,主要得益于“微设计”。因为我们“微设计”既重视整体阅读,把握文章中心,更重视局部研读,抓住关键词语、中心语句、修辞、写法等提炼中心,体会情感,探究文章实质,这与新课标阅读目标是一致的。
四、“微设计”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这几年,本人有幸担任区语文中心组成员,主持片区教研活动,每学期坚持开展形式丰富、内容充实的教研活动,多听课,多取经,多探讨,对我的专业发展帮助很大。而且,上一学年终于从担任班主任11年后退下来,有更多精力带领备课组投身轰轰烈烈的课堂改革大潮中,把自己前几年那些凤毛麟角的尝试形成理念,坚持实践,不断完善,形成一套较完整并努力向完美迈进的教学体系。
我们深知,教师不是全能的,教师也需要教师,也需要名师指点。记得第一次上《海燕》公开课,那是2012年3月启动“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之初,在大岗镇潭山中学,我与区内另两位老师进行一课三讲的区内语文教研活动。课后收获教研室韩老师、陈老师和杨老师,还有校长、科组长们的点评意见,受益匪浅。如:当时上课我设计的学习目标是:4+1=5,即:“四种修辞”+“一个形象”=“五组象征”。专家同行给予我很好的修改意见:倒不如改为“4+5=1?”,这样就更能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引导学生思维,“海燕形象”跃然而出。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过去一学年,我们备课组合作无间,坚持每周召开备课组会议,钻研教材教法;坚持先说课后上课,课堂使用“微设计”。我们团队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博取众长,在同伴互助中共进。还记得,在备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时,我们在研究其中一个教学目标“一个悲剧”包含了几“悲”这个问题上讨论了很久,最终确定为“四悲”:失败之悲、作证之悲、死亡之悲、世人之悲。这“四悲”还很好地体现斯科特等人的“伟大”。我们不单在“大问题”上下功夫,还不放过任何一个“小问题”。曾经,我们探讨过《春》中“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的“薄”到底念“báo”还是“bó”;曾经,我们商榷过《木兰诗》“著我旧时裳”的“裳”为什么念“cháng”不念“shang”……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感谢,在教改育才的漫漫长路上,一直有你们的陪伴与教导,使我的专业水平逐步提高。
教改之路没有终点,初中语文教学“微设计”的实践还在路上。
(作者单位:广州市番禺区石碁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