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学案在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中尝试

2016-04-29王晓婧

知识文库 2016年14期

近几年我校全面实施“三全六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改革。“三全”即指全程、全员、全面;“六学”即指自学、互学、展学、导学、测学、固学。所谓“三全六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就是每一个环节都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尊重课堂的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的教学模式。所谓“高效课堂”就是通过推行“自主学习——交流展示——达标检测”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轻松、愉快、高效、主动地去学习。此模式旨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馈,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导学案是高效课堂教学的总抓手,“导学案”是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方向盘、指南针。也就是说“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关系到我校“三全六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改革之成败。为了构建高效课堂教学,进一步提高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质量,结合学情和学校要求对《导学案》的编写规定如下:

一、导学案编写基本原则

先学后教,先学是关键。高考试题的编写特点是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所以要让学生通读教材,吃透教材。如何引导学生复习?我校化学教学讲授五本书,《必修一》、《必修二》、《选修四》、《选修三》和《选修五》,学生的学习热情再高,让学生自己面对枯燥的五本书去完成自学是不现实的,为此,我们下大力气对教材进行深度解读和第二次编译,即:为学生设计导学案,我们称之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路线图”。 导学案的设计原则:

1、问题化原则。将知识点隐入问题之中,通过一个个具有启智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问题的编写,必须使之既源于课本又不落俗套,既注意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又注意加强知识的拓展与联系,具有较强的思辨性。真正做到有效地把学生带入课本,激发思考,引导讨论又学会看书。同时根据课标要求,针对三个层次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基础及自学能力,在设问角度上应有所区别。

2、方法化原则。在导学案设计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以不同的方法去识记、理解、归纳和综合。用思维导图对成块的知识进行总结,并整理成系统化知识图表,对学生的使用和知识的把握方向进行指导,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

3、人性化原则。导学案不应编成学生印象中的试卷,应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循循善诱,其问题设置要层次化,兼顾各类学生的发展,要让A层次的学生寻到挑战,B层次的学生受到激励,C层次的学生受到鼓励。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并学有所得,从而提高学生对化学一轮复习的兴趣,并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独立学习的自信心,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一个积极健康的学习心态。

二、在导学案的编制上,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对难度、内容、形式的要求分为“三级”:A级为“识记类”,因为化学的知识点较多且咋,想要质变,首先要量变。对于高三的学生而言时间的宝贵性不用多说,所以课下必须下功夫。例如一些实验基本操作、化学方程式、基本理论和概念要求学生必须在课前解决;B级为“理解级”和“应用类”,要求学生能与旧有知识融会;为学生能学以致用,能解决例题和习题;C级为“拓展级”,要求学生能把知识经验和工业生产生活最新成果挂钩,对重点班和实验班学生的成绩提高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导学案要一课一案,也可以二课一案;杜绝剪贴化,简单化、习题化,要深挖教材,把课后习题改编整理,重在教学策略和学法指导,不能等同于常规的“教案”。

(3)学案重要体现课堂教学的组织引导,做到导疑、导学、导练、导创,侧重设计如何教。

(4)作业单设,习题精编,有梯度,以便评价检查。

(5)课件是提高课堂效率不可或缺的,每节课都要精心设计课件。

三、“导学案”的使用:

1.学生自学教材,完成学案中的有关问题。它要求教师将预先编写好的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去理解教材。同时,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应进行适当辅导,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①要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告诉学生学案中哪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那些内容应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等等。让学生逐步理解掌握教材。②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作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这样做,一方面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一旦形成,往往能使学生受益终身。这也是我校实施“高效课堂改革”的终极目标。

2.学生分组讨论“导学案”中的有关内容。分组讨论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应组织学生讨论学案中的有关问题,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可因一带而过,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则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形成共识。而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应及时汇总,以便在精讲释疑或学生展示交流时解决。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紧扣教材、学案,针对学案中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避免草草了事或形式主义,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导学案”中问题的展示与交流。展示与交流就是在学生自学、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汇总在一起,由学生进行重点讲解,其他同学做辅助与补充。在展示与交流时教师要注意适时点评、概括升华。

四、在使用“导学案”的过程中要注意:

1、课前发给学生,给学生的预习留有一定的时间,把应该记忆性的知识提早完成。

2、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教师不要局限于对个别学生的指导上,要巡视全班同学的学习及掌握知识的情况,以便为学生的展示环节提供内容。问题让学生解决;结论让学生概括;体系让学生构建。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3、要求学生要根据“导学案”的内容进行课前预习;课堂上注意总结学习规律及“学后反思”的填写;课后注意“导学案”的归类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

跟着我校“高效课堂改革”的步伐,把导学案的作用做到最大化,对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起到预期效果,让学生们对高考充满信心,最终能够取得良好的成绩。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建三江管理局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