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体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2016-04-29陈玉琴
当前,就业指导虽然已经从单纯的思想教育中跳出来。其内容已经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优良的思想品德仍是当代青年最重要的成功素质。思想教育将是学生就业指导中首要的主要内容。它对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解决毕业生在就业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和困惑,保证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进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不可取代的作用。
一、业余体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之所以说体校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是因为学生年龄结构普遍差异大,层次参差不齐,文化知识较薄弱,学生思想单纯而混乱,是非观念、法制观念淡薄,行为欠规范、可塑性大等。如今,从总体上看,体校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随着改革开发的深入发展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巨大变化。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学生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一方面出现了一些适应时代要求,积极向上的新思想、新观念。如开拓精神、创新观念、务实观念、效益观念、风险观念、竞争观念、平等观念等等。以及对因循守旧,不图进取,安贫乐道,消极懈怠等积习的摒弃,对敢破常规,积极进取,永不满足,勇于创新等新风尚的大胆追求;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也使体校学生的人生观出现了一些令人忧虑的现象。以上这些思想价值观念在毕业生求职择业过程中也会具体的表现出来。主要表现在:
(一)职业价值取向滞后。在就业观念上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观念非常薄弱,仍然有较强的“等、靠”的依赖心态。有的留恋过去“统包统分”的就业制度。指望政府、学校或家长给安排一份工作,害怕参与择业竞争。在求职择业过程中感到迷惘,有一种自卑,胆怯的心理;有的没有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希望一下子找到一个“可靠的、稳定的、待遇好的”单位就业;还有的片面理解就业。
(二)对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认识不正确,加上受社会上的一些腐败现象。如在求职择业过程中拉关系,请客送礼等一套庸俗化的手段和不正之风的手法的影响,认为双向选择“更重要的是靠社会关系,助长了不正之风”;却不知“现实更相信的是实力”。
(三)择业期望值过高,对工作的地域、职位、待遇等均有较高的要求。但对自身的实力却不能准确估计,更不能兼顾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就业的形势和政策、各地区和单位的特殊要求等社会的客观现实,最终导致高攀不成,低就不愿,落得是两头皆空,白白错失了几多良机。
二、如何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教育工作
在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如何针对新的形势,对毕业生进行思想教育,帮助他们科学的认识和正确对待就业,是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国家的性质和中职教育的发展所决定的。在就业指导中对体校毕业生进行思想教育,重点要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面对新形势和新问题。我们不能以昨天的就业观念来面对明天的就业。我们要引导学生认清就业形势,更新就业观念,树立到基层、到企业、到社区、到乡村自主创业、科技创业、艰苦创业的新的就业观念。这是毕业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是在新形势下顺利就业的关键。
(二)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职业理想是指人们在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对其本来所从事的职业及事业上获取成就的追求和向往。它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是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着人们职业价值观和择业行为。当代毕业生正处于新世纪的起点,社会发展为毕业生择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对毕业生顺利就业以及在职业实践中把职业理想化为现实和自身人格的完善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培养高尚的求职道德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道德经济。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个人的信誉,对其成才和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在其求职过程中也同样重要。人的一生有近一半时间是在职业生活中度过的,职业生活是人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因此,职业道德是构成整个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个人道德的重要内容。而求职道德是毕业生素质的重要展示,也是培养职业道德的开始。培养良好的求职道德,就有利于今后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同时对社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之,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应做到实事求是,诚实正直,与人为善。决不能在求职时吹嘘自己,贬低别人,也不能欺骗用人单位或不讲信誉。高尚的求职道德有助于培养高尚的品行,使之终身受益。求职的不道德,其后果是失去用人单位的信任。某个人的不道德有时不仅影响到其个人,还会对学校,对他人产生不利的影响,给求职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带来障碍。
(作者单位:甘肃省金昌市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