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受众心理机制的动画形象类型分析
2016-04-29邹溢
优秀的动画角色形象具有文化、艺术、叙事等特征,受众在欣赏的过程中会有一些特殊的心理机制,动画创作者只有满足不同年龄层观众的心理需求,才能创作出文化与商业双重价值的动画角色形象。
一、童真与幻想的有机结合
动画片是当今世界发展速度很快,最受儿童观众欢迎的艺术形式之一。儿童为什么喜欢看动画片,施拉姆认为儿童不是孤立、被动地选择个体,而是主动探索信息的需求者,每个儿童都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目的,以及理性的情感特征,去对媒介内容进行选择。儿童之所以喜欢看动画片,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为了满足娱乐的愿望,或因娱乐而感到兴奋,或通过娱乐发泄情感、排遣烦闷、回避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所以一部动画片能否吸引儿童,一个动画形象能否让儿童视为经典,很大程度要满足儿童童真和幻想的心理需求,即童心童趣的感情表现,天马行空的想象空间。
根据《2014年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得知,2013年全国36个城市收视排名前十的动画片主要是《熊出没》、《喜羊羊与灰太狼》、《猪猪侠》、《开心宝贝》、《甜心格格》、《大耳朵图图》、《蓝猫龙琦团之炫迪传奇》、《神兽金刚至天神地兽》、《电击小子》。在这十部动画片中,其中家庭生活类动画片有四部,其余六部全是魔法类动画片,从这一点我们可以推测出,儿童通常会喜欢家庭生活类、游戏争斗类和魔法类动画形象。动画艺术家对家庭生活、游戏争斗类动画形象,通常是以儿童的视角进行创作,赋予其童真童趣的感情,对于魔法类动画形象,通常赋予其天马行空的幻想。例如动画片,《大耳朵图图》中生性快乐、心地善良、爱胡思乱想、不遵循大人思路的动画形象,将其童真童趣的感情表现的淋淋尽致,充分满足了现代社会儿童追求新奇好玩和幻想性的感官需求。
二、充满生活激情和张扬个性魅力
随着社会和青少年心理的不断发展,青少年突破成规的观念越来越强烈。打破现有秩序、追求个性魅力的主张成为青少年青睐的一种时尚,对于那些涉世未深,尚未得到社会认同的青少年来说,表达内心不满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颠覆现有的社会价值和生活方式。对于长期处于家长、老师以及社会规范束缚下的他们来说,动画片中的热血英雄人物最能获得他们的认同感和崇拜感。在青少年的眼里,这些动画角色是幸运的,无需面对家长、老师以及社会规范的束缚。动画片中的角色形象充满生活激情以及发扬个性魅力,对青少年往往具有很大的感染性,很容易使之产生共鸣。当青少年被动画形象的正面力量影响后,青少年也往往会无意识地把自己当作这个动画形象,模仿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个性的张扬。
青少年所喜欢的动画形象,一般都是魔法、武侠、言情类等动画形象。一方面是因为这类动画形象,其鲜明的个性、超人的智慧、过人的胆量、充满激情的生活让他们暂时得到了某种替代性满足,或让他们远离现实的压力,在情感与虚幻的世界里得到轻松和放纵。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动画形象能够满足青少年成长的心理需求,为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源泉。在生理上,青少年体力充沛、精力旺盛、求知欲强;在心理上,他们的成就动机空前高涨,渴望出人头地,意气风发,勇往直前同时善于模仿,更容易受外界影响。青少年喜欢幻想,尝试新鲜的事物,张扬自己的个性,然而这些动画形象恰恰迎合了青少年的这种好奇、好胜、爱想象以及向往做勇敢强者的心理。
三、文化与人文精神的凝结
“人文精神就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是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最高体现,它诱导人以真善美为旨趣,在自由创造和自我完善的过程中逐步逼近真善美的理想境界,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自身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并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的重要动力,对整个社会、国家而言,人文精神关系到一个社会的价值导向,影响着国家的发展方向。所以,文化与人文精神是每一个学科领域高度关注的问题,尤其是信息传播迅速的计算机多媒体领域,动画艺术领域成为了众多学科领域中的焦点。
在当今的社会,人们正处在一个精神困乏的时代,虽然可以接收大量的媒体信息,但却很少能激发自我感受力。在这种环境下,人们需要的是一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比如成人的生活,快节奏被视为经济发达、社会进步、生活高质量的象征,而慵懒闲散则被斥为经济发展缓慢、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为了能更好地享受物质生活,人们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工作、赚钱;为了达到物质商品的期望,大多数时候,都在不断的努力提高工资,却不能放松下来去思考文化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能够引起成人对文化与人文精神思考的动画形象,大多集中于历史、神话以及新媒体现实生活、恶搞等类型动画片,尤其是网络新媒体动画片,例如,网络都市生活类型动画片《泡芙小姐》,以泡芙这个形象为代表,展现了在这个空洞寂寞的城市里,每个人的内心都潜伏着各种形形色色的欲望,挣脱还是压抑,难以抉择;网络恶搞类型动画片《尸兄》中的动画形象,却与真正丧尸题材的漫画、电影中的角色形象不同,它并不是想达到某种恐怖状态为目的,而是用一种恶作剧、搞笑的方式来诠释现实生活。《尸兄》中的动画形象,融合了通俗文化与前卫精神的特性,较之于电影动画形象和电视动画形象显得更加随便,不过这样更符合大众的口味,能够让压力下的观众看到之后得到心灵上的放松。但是,对于类似于《尸兄》这一类型网络恶搞动画形象来说,在传播受众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负面力量,可能在传播的过程中会对传统文化、法律教育、人文道德等的颠覆。
(作者单位: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