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教师心理压力源及应对策略
2016-04-29肖冬梅
前言:如今我国社会体系正处于转型期,教育体制改革也正在进行,随之而来的一系列社会压力、工作压力、竞争压力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心理负担,所以本文通过分析教师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解决教师的心理压力源。
传统教育体制趋向平稳发展,所以教师这一职业社会竞争压力相对较小,而随着我国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关于人文、民族、经济等各方面的改革,过去的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如今的社会需求,教育体制迎来了改革期,而如此就给教师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接收不同的生活经验、不同的思想、不同的行为方式,如果教师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环境,将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其次就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适应的同时还需进行不断的学习以提高社会地位,所产生的学习压力;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学习能力互不相同,教师在讲解时学生不能融汇贯通,在课后也没有时间对学生进行单独指导,以致学生的学习成绩差,教师绩效考核成绩低,领导的指责使教师产生压力。根据教师产生的压力源进行针对性分析,提出解决方案使教师在社会转型期也能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一、转型期教师心理压力源
1.1社会对教师期望值过高
随着社会的发展转型,对于人才的需求量日渐增大,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所以对教师赋予很高的期望。人们越来越关注教育的同时对于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除了进行日常教育备课外,还需面对领导的视察,公开课的准备等一系列工作,随着工作压力量的增加,逐渐产生焦虑、抑郁以及疲劳等造成心理负担加重。
1.2学生学习不佳致教师绩效考核成绩低
由于所带班级学生人数太多,学习能力的不同,而使教师讲解的内容不能全部被接收;课后还需备课或者进行其它工作而没有多余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单独辅导和不能花更多精力去了解学生,而使部分学生对学习产生厌烦感而至全班整体成绩下降,教师绩效考核成绩过低,被领导训话从而对教师这一职业产生倦怠,厌烦工作丧失工作热情,所产生的压力不得疏解。
1.3家庭带来的压力
在工作的过程中,对于家庭的忽视与家庭产生一系列矛盾,不能正确处理家庭的工作两者的关系,从而造成矛盾加深,工作与家庭不能兼顾,使教师产生了严重的心理负担。
1.4对自己要求过高,所得结果与期望值不符
有的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追求完美主义,无论是在学生教育,还是面对领导的視察和公开课的讲解,都要做到最好,一旦所得结果不满足其追求的完美主义,将会使教师对自己工作产生怀疑,是否自己真的适合这份工作,或者不停的思考自己怎样才能将教育事业做到最完美,使自己的工作做到第一,从而造成失眠、萎靡不振、焦虑等,造成非常严重的心理压力。
二、对于教师压力源应对策略
2.1保持乐观心态
应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教师都需保持乐观的心态,这样就需要进行对比心理调试,可以通过与其它教师工作交流,找到心理平衡点。对于自己工作绩效不如其它教师的方面,进行指教,并且通过分析其教育手段与自己的异同点,找出最适合学生的一套教育方案,以乐观的心态对待自己的不足面;还可以与不如自己的教师进行对比,发现自己的优势,并且将这种优势继续发扬以提高自己的自信心,消除心理压力。
2.2合理分配时间
工作量很大时,需要备课、准备学校会议、公开课、领导视察等一系列工作时,可以通过合理分配时间提高工作效益,对于目前不紧要的事情可以放在后面进行,首先针对最重要的事情开始,完成一件进行总结,然后再进行其它工作,这样有条理的进行,即不耽误工作进程,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益,利用最有限的时间完成所需要完成的任务量,解决工作压力。
2.3多进行交流解压
当工作压力过大不知如何疏解时,可以和家人进行交流谈心,或是和同事领导进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家人了解教师的工作性质以避免家庭负担;和同事进行交流,可以联系同事之间的关系,并且一些有一定年限的老教师可以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受益良多;当工作遇到瓶颈或是压力过大可以和领导进行交流,不仅可以培养和领导的关系,还可以提出一些建议,得到领导的认可,从而达到解压的目的。
2.4赋予工作热情
一旦工作量增加,将会产生倦怠心理,这时需要提高自己的工作热情,教师需要进行合理的情绪发泄,可以将工作压力作为动力;换位思考,将目前的工作当做大山,一旦越过将会有显著的成绩,而且教师这一职业虽然有一段时间工作量非常大,可是对比更多人轻松的多,还有国家法定假日,所以要对教师的职业具有热情,将压力变为动力以达减压的作用。
三、小结
通过以上对转型期教师压力源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的一些应对策略进行讨论,使教师在教育体制改革的今天,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合理分配自己的工作与休闲时间,更快学会新的社会经验、新的行为方式,融入社会转型期,使教育事业更好的发展,为国家提供更多专业型人才,以促进社会的转型。
(作者单位: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