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创设各种环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016-04-29杨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信息技术教育是实现创新教育的领头羊,为了培养具有信息素养的21世纪创新型人才,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以课堂为阵地,以新课标为指导,突出创新意识的培养,强调创新能力的提高。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它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实施创新教育已成为时代的要求。信息技术教育是实现创新教育的领头羊,为了培养具有信息素养的21世纪创新型人才,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以课堂为阵地,以新课标为指导,突出创新意识的培养,强调创新能力的提高。
一、为学生营造自主创造思考的空间和机会
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多创造一些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自主地发挥智慧和潜能,防止对学生进行过多的干预和过早的判断。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结论超出教师所设计和期望的轨道时,教师不应强行把学生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欢迎学生与自己讨论要给予学生發表意见的机会,使学生逐步具有创新的意识。要知道学生的创新能力正是在不断尝试、不断失败、不断纠正中逐步发展和提高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了与教师截然不同的见解,教师不应只是简单的否定学生,而应引导学生审视其观点,并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做可以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进行独立学习及创新的自信心,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创造思考的空间和机会。
二、营造宽松和谐的创新环境
心理学告诉我们:凡是因为好奇而受到奖励的学生,一定愿意继续进行新的探索,从而促进智能的发展,产生创新的思想。所以,要使学生创新,就必须为学生创造一种宽松和谐、有利于创新的环境氛围。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充分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创造的潜力,尊重学生,多用鼓励、赞赏的方法,少用甚至不用批评等手段,对学生的创造性的表现,哪怕是极其微小的,也要大加赞赏;由于学生的种种创造性表现常常与错误、缺陷、顽皮、任性、争吵联系在一起,所以,即使他们有些失误,也要热情鼓励。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敢于创新,才会产生创新的见解,才易于表现出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善于捕捉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必然会闪现出智慧的火花和灵感。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闪现的创新思维的火花,并及时地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创新思维的热情和愿望。
四、注意创设创新教育的大环境,使之与创新能力培养相适应。
信息技术教学应该是一个开放式的教学体系,教师要注意计算机发展的最新动态并把它及时地反映在平时的教学之中,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其教学从课内扩展到课外,从校内扩展到校外,要加强与其它学科的交叉渗透,将计算机巧妙地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加强学科创新能力之间的有效迁移,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创新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各学科教学之间应加强联系与合作,使学生的创新能力达到整体提高的目的。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潜力,学校要采取措施构建创新的教育环境。如在校内组织网页制作比赛,对学生的创新成就进行奖励,并将优秀作品在网络上交流。这不仅为学生提供自主性、首创性和个性化表现的机会,还可在校园中形成浓郁的崇尚创新、尊重创新人才的氛围。
五、灵活结合教材、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信息技术课程是灵活性、实践性、综合设计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中,我结合教材,大胆进行教学设计,注重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上,加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索和创新欲望不同,在教学中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并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
在进行课程综合设计时,教师要充分挖掘培养与训练创新能力方面的内容,提出恰当的信息技术综合设计课题,这些课题应满足如下要求:一要有适当难度;二要在教和学方面富有探索性;三要能培养与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综合设计中要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使学生逐步养成独立获取知识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习惯。总之,利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创造教育的因素,大胆地让学生自由发挥,挖掘其潜在的创造因子。依据教材改革课堂结构,优化教学设计,以先进理论来展现全新的教学思路,让学生创造思维与个性长足进步,从而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探索出“创新”教育的崭新天地。
知识经济的到来,呼唤创造性的人才,未来世界各国的竞争,是科技创新的竞争,是创造性人才的竞争。信息技术本身的特点决定了信息技术教学在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更应该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研究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从平时的学习中潜移默化,把创新精神融入生活,把创新能力融入学习中去。这样才能培养出具创新能力的21世纪新型人才。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身为信息技术学科教师,责无旁贷地承担着探索、改革、创新、为国家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重任。只要我们善于做教学研究的有心人,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自由的天地,鼓励各种思维方法自由发展并加以引导,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勇于探索,不断积累、更新,我们一定能够培养出优秀的具有创新能力的21世纪人才,为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吉林省通化县三棵榆树镇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