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高职生情商教育 提升高职生综合竞争力

2016-04-29陈艾嘉

知识文库 2016年24期

我国的情商教育目前还处在探索的阶段,高职院校的情商教育也处于薄弱环节,但大学阶段是情商培养的关键时期,因此如何尽快找到适应高职院校进行情商教育的方式方法迫在眉睫。本文从分析高职生情商现状入手,阐述了加强高职生情商教育得重要性,提出了加强高职生情商教育的方法,以期提高高职生情商,提升高职生的综合竞争力。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一直以来偏重于实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培养面向“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的具备综合技能和全面素质人才的高技术人才”,但是在自我认识、自我激励、管理自我、识别他人情绪、人际交往这些情商因素方面的教育却往往被淡化甚至被忽视。美国著名人际关系专家戴尔·卡耐基认为,一个人获得成功,专业技术只占15%,而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等却占85%,恰恰是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情绪因素对于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产生着不可估量的意义和价值。情商与人的先天遗传基因虽有一定的关联,但主要还是靠后天客观环境的熏陶和培养。大学阶段是个体价值观和自我意识培养的最好时期,正是情商培养的关键时期。

1.高职生情商现状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的教育体系更多是强调知识的学习、强调智商的培养,过多的追求分数和升学率,而忽视学生的情商教育,情商教育的缺失导致了学生智力发展与情感发展的不平衡。

1.1自我认知不足

“人贵有自知之明”,一个人能否正确的认识自己、客观的评价自己,对他的世界观、人生观、处世观将造成深远的影响。自我认知的不足,或导致高职生缺乏自信心、或使他们盲目自高自大,或造成他们自我封闭、猜疑心重等,这些不良心理的出现,阻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1.2意志力薄弱

目前高職生中,相当一部分出现学习热情减退,上课不能集中精力、逃课;沉溺于上网、逛街、唱卡拉OK;与同学交往不投机,就可能破口大骂甚至拳脚相加;自由散漫、不思进取等现象。高职生已然进入成年期,生理和心理都应该渐趋成熟,如此放纵自我,缺乏自我控制,都是意志力薄弱,身心极不成熟的表现。

1.3情感脆弱

90后一代的高职生成长环境大多一帆风顺,很少经历挫折,家长对子女的过分呵护造就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在这种温室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内心往往比较敏感,情感比较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差。在面对校园竞争中的成败,感情问题的挫折时,容易钻牛角尖,走极端。

1.4人际关系紧张

目前,相当一部分高职生存在人际交往障碍,究其原因与高职生的家庭成长环境存在很大关系。当代高职生大多独生子女,他们是家庭的中心,从小备受关注,长期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使这些学生做事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换位思考,不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固执己见,喜欢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自我意识较重,不善与人合作。这些性格特点容易使他们在与人相处中容易陷入僵局。

2.加强高职生情商教育的重要性

高职教育不仅要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在努力提升高职生技能水平的同时,更应该关注高职生情商的提升,只有加强高职生的情商教育,才能使学生在自我认知、自我激励、情绪管理、识别他人情绪、人际交往关系等方面有所提升,从而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并且健康快乐的工作和生活,最终取得可持续的发展。因此,加强情商教育已成为高职教育的当务之急。

2.1加强情商教育有助于高职生的智力发展

情商教育是发展高职生智力因素的保障,大量研究资料表明,智商是成功成才的重要因素,但并不是唯一因素。现代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那些理论水平高、动手能力强的高智商人才固然备受青睐,然而那些协作意识强、心理素质好、承受能力强的高情商人才在实际工作中成功概率更高。因此要提升高职生的综合竞争力,必须加强高职生的情商教育,只有提高高职生自我认知、自我控制、自我激励、换位思考等能力,才能使高职生的智力因素发挥最大效能;有了良好情商因素的支持和推动,对智力活动将起到难以预估的补充作用。

2.2加强情商教育有助于高职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情商教育是培养高职生拥有健康心理、健全人格和积极心态的有效途径。高职生的年龄阶段正是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情商教育能促使大学生形成稳定的自我意识,获得自信;能使高职生在面对由学习和生活产生的各种消极情绪时转化情绪,进行自我调节;能使高职生敢于认知自己在发展中的变化与挑战,提高“免疫力”,获得自我统一性;能使高职生懂得待人处事、与人相处的真谛,增强他们的抗挫能力,使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促进高职生身心全面发展。

2.3加强情商教育有助于高职生建立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

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必须在与他人的交往中生存,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情绪是情商的一种外在呈现方式,能否准确认知、表达、调控自我情绪,觉察他人情绪变化,都会影响高职生建立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因此加强情商教育有助于高职生获得人际交往正确的价值取向、交往方法及社会认同的行为方式,有助于高职生顺利步入社会并取得归属感、价值感,惠及学生的职业生涯。

2.4.加强情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素质教育要求关注高职生的在独立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上的发展,这正好体现了情商教育的重要内涵。而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知识经济”、“全球化”已成为21世纪的重要特征,几乎没有人可以脱离他人、组织和社会环境独自发展,因此一个合格的社会人必须拥有吃苦耐劳、团队协作精神,抗挫折、失败的心理品质。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的要求也从强调自律能力和奉献精神转向强调人际交往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因此加强情商教育也是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3.加强高职生情商教育的方法

我国的情商教育目前还处在探索的阶段,情商教育也是高职院校教育的薄弱环节,但大学阶段是情商培养的关键时期,是高职生形成个体价值观和自我意识的最好时期。因此如何尽快找到适应高职院校进行情商教育的方式方法迫在眉睫。

3.1加强教师修养,提高教师情商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好与坏,直接影响高职院校的发展和高职人才的培养质量。另外,教师所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个体,教师的职业特点本身就要求教师的情商要高。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情商的教师队伍,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么高情商的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呢?美国著名教育家保罗韦地博士概括出作为好教师的12种素质:友善的态度、尊重课堂内的每个人、仁慈和宽容、耐性、兴趣广泛、良好的品性、良好仪表、公正、幽默感、对个人的关注、坦率、有方法。这些素质集中体现了好的老师必须是具备高情商的老师。因此教师应利用各种学习机会加强自身修养,在教学过程中用自身情感、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积极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讲究教育的方法和艺术性;保持乐观心态,提高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多关心学生的日常言行,从细微处培养高职生的意志品质。

3.2发挥课堂优势,专业情商两手抓

任何教育过程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因此在各科专业知识教育过程中也应加强情商教育观念的灌输。在授予专业知识的同时,教师应有机地渗透情感心理品质的培养和教育,应帮助高职生树立端正的学习态度、正确的学习目标和远大的抱负,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学风,激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探索。

3.3宣传情商教育,普及情商知识

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QQ 群、学校广播、宣传栏等媒体,在学生中展开宣传,使高职生认识到情商的重要性,从而提高情商。同时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及人文科学课程方面的讲座,利用文学作品、影视作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学生积极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观。

3.4重视校园活动,渗透情商教育

校园文化在提高高职生的自身修养、自我认识等方面都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因此,学校应多开展适合青年特点的课外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生社团活动,通过活动帮助学生陶冶情操、树立自信心、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作者单位: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