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关注·同等爱

2016-04-29吴诗槐

知识文库 2016年24期

迈入这一行,我对自己说:“在干净、温和、宁静而神圣的铭中校园里实现梦想,在三尺讲台上品味人生,与天真、单纯、活泼而有朝气的学生们共同成长”。当班主任以来,我用心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努力让生命之花绽放得更为灿烂。细细品味,虽有一丝的遗憾和彷徨,但更多的还是成功之后的喜悦与欣慰。

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个人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而不是用声色俱厉,粗暴强硬的手段,去达到改变学生的目的”。每个孩子都是富有个性的生命体,每个孩子必定都有其过人之处,并非“差生”就“无药可救”了。很多时候我们在成绩情结、升学率情结的影响下,采取强制的“手腕”来对待“差生”,而不是善言诱导,反激了“差生”对老师的反感,从而心生自卑、破罐子破摔、最后用违反校纪校规的消极行为来反抗或者引起注意。因此,作为一个好教师,更要特别关注“差生”的成长,并且把最后的基点落在关注“差生”的成长上。

一、认清“差生”的几种类型:

从德智体全面发展角度看:有的学生思想纯正、品德优良,但学习成绩却长期处于班级和年级的末尾;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不错,但在思想品德行为规范方面却很有欠缺,屡犯校纪校规,所以不能单一的以成绩为基准来评判一个学生的好与坏,导致形成一叶障目的错误逻辑。

从智力角度看:有的学生基础不好,学习方法不对头,所以尽管他要学,但成绩一直在低位滞留,这种情况,以女生居多;有的学生智力并不差,只因为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不肯下苦功,因此成绩一直上不来,此情况以男生为多,所以对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果关系辨析处理。

从心理行为看:有的学生虽竭尽全力,也难有所成,尝够了失败的痛苦,故面对学习产生厌学情绪;有的学生则平时学习尚可,但一到考试就紧张,导致行为失常,且越是大考越緊张,越失常;有的学生则认为眼下努力为时尚早,自己从小学到初中都是靠“临时抱佛脚”,现在“苦读”不合算,不如到时候再说,因而成绩也难有起色,所以要引导学生平时夯实基础,淡然面对考试,更矗立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

二、分析“差生”的典型例子

根据上述的几种类型,举3个我班典型的案例。

a,何同学:该同学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从高一下学期开始学习成绩直线下降。

b,王同学:该同学思维灵敏,学习成绩本不算差,但自由散漫,行为规范差,经常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

c,王同学:该同学据说初中时的成绩挺好的;但是由于性格倔强,自尊心极强,曾与老师发生过几次争执,不服教育。缺乏上进心。

三、提出对待差生的有效做法

我本着“同等爱、同关注”的思想,做到:诚、严、爱。现结合前面介绍的案例,阐述具体做法。

1、诚

首先摆正自己与学生的位置,让学生相信你,愿意接受你“亲其师,信其道”,我坚持一个“诚”字,以诚待人,以诚取信。

如c例中提到的王同学。高一入学以来,似乎对什么都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刚开始和他接触,对他进行谈心,他总是在我面前头头是道,事后仍然我行我素,任何方法对他来说都没有作用,后来我索性不对他进行谈心,而是跟他做朋友,课间的时候开开玩笑,慢慢的他也把我当作朋友来对待,到了这个时候我对他提一些小小的建议他都会听的进去也能做到。其实,该同学并不如传说中那么“坏”,而是因缺少关心和指导而在行为规范方面才有所欠缺,他也不象传说中的那么“愚”,除了因一些客观原因和主观上不够努力而学习成绩较差外,其他的天资并不差。只要你诚心诚意地去为学生服务,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即使“冰山”也会被你融化的。

2、严

对学生的爱要在心中,在行动中则表现为“严”。学生犹如一棵棵正在成长的小树,既需要阳光雨露的滋润,又需要施肥剪枝除虫的管理,所以要严格按照中学生行为规范来约束他们,培养他们遵守行为规范的好习惯。

如例b王同学,该同学如“牛皮糖”,“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经常挨批评,却虚心接受、不见改变。我没有就此放任自流,而是不厌其烦一次又一次地纠正他行为上的偏差,帮他分析原因,指出他的要害问题是行为习惯太差,是缺乏坚强的意志,若能明白“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那同样是一个“优生”。

3、爱

爱是一种理解;爱是一种尊重;爱是一种细节;爱是一种智慧。但一般说来,教师的爱的“甘露”洒向成绩好的学生比较多,洒向学习成绩差、行为规范差的学生则比较少。我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便采取了与此不同的做法,我认为“差生”更需要“爱”;较之于好生,“差生”更需要关心,需要老师的“爱”的滋润。

如a例中的何同学,虽然平时按时到校,但对学习抱无所谓态度。我就与他个别谈话,想了解情况,摸清原因。但几次谈话,他总是默不作声,无功而返。后来通过和家长联系,了解到他现在的性格可能与他的家庭有关。原来他的父母在外打工,缺乏关爱。父母含辛茹苦,把希望都寄托在他的身上,但由于缺乏沟通,造就了他现在的性格。我知道对于这类孩子,猛烈批评、严厉的处罚只能更加伤害他,只有用爱心去感化去滋润,才能使他健康茁壮成长。所以后来我多找时间和他聊天,聊学习,聊生活,用真诚的爱心换取学生的信任,同时,也建议他父母平时多和孩子谈心。

总之,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想带领一个好的团队,就该把关爱洒向每一位学生的心中。唯其如此,才能达到和学生同感互动的效果,才能有效的用爱的雨露滋润每一颗受伤的心灵,让每一只“丑小鸭”都变成理想中的“金凤凰”,在爱的世界里快乐的学习成长!

(作者单位:福建安溪铭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