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物理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尝试

2016-04-29徐顺朋

知识文库 2016年24期

以合作学习理论为指导,从课堂探究、实验设计、课题研究以及社会实践等方面论述了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和合作能力。由此以实施课程改革为切入口的学生合作能力培养便显得极为重要。

一.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

课堂探究合作学习模式主要是指在课堂上,通过合作学习的形式完成探究任务及解决老师提出的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合作学习认为教学活动是一种复合的目标导向活动,它强调动态因素之间的合作性互动,不仅重视师生之间互动,而且突出生生互动的潜在意义。在教学形式上,合作学习强调以集体授课为基础,以合作学习小组活动为主体形式,力求体现集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

二.合作学习小组的成立

要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首先必须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应兼顾班级中的各小组学生学习能力基本水平。为此,将性别、学习成绩、能力等方面不同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8人一组,其中二名是优等生,三名是学习品质较差的学生,三名是中等生,成员之间存在一定的互补性。同时,各个学习小组之间学习水平和能力基本相当,便于完成课堂上的合作学习任务,学习小组的成员在教室里的座位最好是邻位。一旦确立以后,一般应稳定一个学期。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进行讨论、交流、表演,学生之间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从而营造创新思维的形成条件,培养协作精神,共同建立学习群体。

三.合作学习目标的确定

合作学习既要重视知识性目标又要突出合作技能目标。为此,在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应有一定难度,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性与参与合作学习活动的激情以及发挥学习集体的创造性。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合作学习的形式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充分应用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使用合作学习,使学生完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的作用不再是一味地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为合作学习提供一些可视、可感的教学素材和多媒体资料。让学生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愿望,并借助同伴的力量彼此建构所要学习的知识及概念。学生在合作学习之后,对别人和自己的发现、体会进行反思、评价,捕捉有用的观点和思想,找出其中的不足和问题,使认识深化,促使他们在宽松、开放的合作中正确认识自我,学会反思。

五.小组合作学习中几个值得注意的問题

1、要把握好小组合作学习的度。小组合作作为一种课堂组织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小组合作学习应该用在重点上、难点上,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上有所突破。合作在数量上不应过多,时间不宜过长。在实施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处理好全班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分配,做到开放空间与开放时间相辅相成,否则影响教学内容的完成。

2、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在整个合作学习过程中起到“协调、激发、合作、监控、反馈”的作用。在活动中教师应发挥着创设学习环境和气氛,维持学习秩序等作用;同时要设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较为真实的语言情景。教师必须对学生学习的结果进行测评,必须及时提供反馈和相应的帮助。让学生心中永远充满对知识的好奇和渴望,让学生在质疑中求索,在争辩中明理,在合作中进步。

3、合作学习不能代替个体独立思考,两者应区别对待。针对新的知识、新的信息,学习者应在个人独立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协商,通过不同观点的交流,进一步补充、修正个人的认识,在合作中互相吸纳思维的闪光点,在合作中进行互相督促,达到自我提高的目的。

通过两年实践表明,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合理使用多样化、个性化的合作学习,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改善学习态度。有利于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总之,合作学习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生生、师师合作为基本动力,实现多元的信息交流方式,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实践证明,在物理课堂中采用小组合作式学习,可以促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能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人,真正在学习实践中学会学习;同时通过合作式的交流,可以发挥同学间相互鼓励、相互启发的教育作用,并在主动参与的活动中完成合作意识的内化,提高协作能力。物理教师可以创造性地将合作学习方法与面向全班授课、个体学习等教学形式相结合,优化物理教学效果,达到物理教学的终极目标 ----促进学生认知、情感和技能同步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徐杨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