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步教学法”在中职课堂的教学实践
2016-04-29李静
全纳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潮,蕴涵着民主、平等、合作的教育理念。它提倡让所有个体都能够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在教育中享有充分的民主与自由,在全面参与合作中,让每个个体实现自身的充分发展。随着中职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将全纳教育追求平等、公正、民主、合作与参与的理念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让所有个体都能够全面参与、积极合作,在教育中享有充分的民主与自由,实现自身发展是我们每一个职业学校的教师必须思考的课题。经反复实践研究,我们总结出“五步教学法”,即“课前导入—合作学习—学生展示—精讲点拨—随堂测评”五个步骤,保证课堂上全员参与,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课前导入
教师要深入研究课本内容,围绕教学大纲,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行之有效的课前导入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一环扣一环,层层递近,把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新知的欲望给激发出来,让学生带着问题,以活跃的思维状态进入到接下来的学习活动中。学生通过讨论探究出教师提出的教学问题,实现对要学习的内容的理解掌握。
2、合作学习
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特点、性格特点对学生进行分组,程度好的学生带程度差的,活跃的学生带沉闷的学生,各学习小组成员全面参与,就课前预习的内容认真讨论,相互合作,共同探究。教师从旁指导,适当地帮助学生解惑答疑,通过观察巡视、随机询问、集中讨论等多种形式参与到学生的合作学习中,并记录下学生讨论后仍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分析这些问题是共性问题还是个性问题,是新知识的学习问题还是旧知识的遗留问题,然后进行梳理、归纳、总结,为第四步——精讲点拨做准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实际上进行了第二次备课。
3、学生展示
这个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讲解为主。每个学习小组,根据自身知识掌握的程度,按角色扮演成大师兄、二师兄、三师兄,可由二师兄讲解,大师兄点评,三师兄回答问题。讲做题过程,说解题思路,板演解题步骤。教师要把握好学生的展示时间和展示方式,争取让每一组学生都有展示机会,尤其是多关注三师兄们,多给机会,多鼓励,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学生展示的过程是需要慢慢培养的,刚开始要对学生多点耐心,多些鼓励,允许学生少讲一点或者讲一些较容易的知识点,必要时及时给学生提供帮助,提供指导,用宽容的心态理解对待学生,不能因为学生讲的不好而对学生流露出失望情绪。也许学生展示既浪费时间又不如教师思路清晰、语言准确,但给学生提供这样一个交流展示的平台,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和勇气,还可检阅学生的学习成果,随着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和自信心的增强,学生的讲解和分析能力也会不断提高。
4、精讲点拨
这个环节与学生展示环节是交叉进行的。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教师要穿插一些问题,或者深入拓展一些知识点,详细讲解,以弥补学生展示的不足。有时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教师还需要设计一些提问,鼓励学生彼此补充,以达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教师要精于讲解,善于启发,帮助学生解决疑点,突破难点,学会方法,提升能力。
在这个环节对教师的教学要求是:1、精讲点拨的内容应该是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而非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2、注意精讲点拨的方式方法。不能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要设计问题,层层递进,反复论证,引发学生思考,找寻规律,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要有一定的前瞻性,能考虑到学生在运用该知识时可能出现的问题,让学生少走弯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学生展示环节,当学生讲解不准确、不到位或达不到深度的,教师才精讲点拨。
“少讲”并不是万能的,教无定法,少讲只是一种形式,一种要求,不同科目,不同课型,都要灵活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不拘泥于形式,要注重效果。用于讲课的时间少了,并不是意味着老师该讲的也不讲了,而是给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清楚学生需要我们讲什么,留下时间让学生干什么。
5、随堂测评
根据课堂内容事先设计好随堂测试题,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讨论完成,教师随机抽查、点评。对测试中出现的错误,教师要及时纠正,进一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测试题目设计要求:1、首先要注重基础,突出对所学内容的检测,绝大部分题目应该是预习提纲戓课堂上涉及过的题目或同类型题目,得分率控制在85分以上,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2、题量适宜,控制在10分钟内完成,当堂完成批改、点评、总结。在随堂测评中,没有达标的学生,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补救,采用师兄弟互幫互助的方法,由小组中的大师兄或二师兄进行辅导讲解,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激励,培养一种集体责任感和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随堂测评既是学生对自己是否掌握知识、是否达到能力目标的一个检查,也是老师对学生学情的了解。
“五步教学法”的教学改革,给中等职业学校的课堂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首先,“五步教学法”逐渐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课堂教学,转变成一种反对排斥与歧视的、交流合作的、民主平等的全纳性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上,充分地考虑到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知识需求,对学生进行不同课程内容、多元教学模式和灵活学习方式的教学,理解和尊重每位有不同性格特点、不同知识背景、不同能力和发展阶段的学生,引导学生接受和欣赏彼此间的差异性,互帮互助、合作学习,共同发展。其次,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更加多样化、多元化、动态化。对学生的评价不再仅仅用分数来衡量,而是依据学生的自身差异和课堂学习的具体情况而定,注重学生自身的纵向变化,而不是学生之间的横向比较。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不以学生某一阶段的评价结果作为现在和未来的参照,而是随着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环境等变量的变化而改变,相信人人有才,人人都能被培养成才。最后,教师的情境教学与课堂上的分层施教,使学生更加乐学。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较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学生普遍感觉课堂充满自主学习探究的空间,每个人都有充分参与展示的机会,都能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判断、理解、记忆、思维等认知活动都被激发出来,整个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优等生得到了提高,中等生得到优化,后进生得到转变。
(作者单位: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