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制作与应用
2016-04-29古卫星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新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开始与实际教学有效的结合在一起,目的就是要构建出真正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物理课堂。但是,在高考的压力下,高中物理课采取的都是灌输式教学模式,被动的学习状态根本不利于学生知识的灵活应用,也不利于物理课程价值的最大化实现。因此,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也为了确保物理课程价值最大化实现,在实际教学时,我们可以通过有效的应用导学案来改变这种现状,来将以师为本的课堂转变为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课堂,进而,使学生在导学案的应用中,在自主参与课堂活动中养成积极地学习和探究态度,也为学生物理素养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如何制作导学案和如何应用导学案两个方面入手来构建出真正高效的物理课堂。
1.什么是导学案
所谓的学案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一般导学案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自主预习、合作探究、教师精点、自主测评、学习反思、拓展延伸等环节。
2.制作导学案的步骤
(1)明确学习目标
分析教材,明确学习目标是导学案设计的第一步,也是充分发挥导学案价值的保障。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的教与学目标的设计要与立足于教材,通过三维目标的有效设计来确保课程价值最大化实现,同时,也能促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2)编写导学案
编写导学案是导学案有效实施的前提,也就是说,在对学生全面了解,对所教内容有整体认知后开始制作相关的学案。也就是说,在教学之前,我们要與教研组的同行一起对这节课的内容进行备课,通过对学习的方式、自主研学的内容、学生讨论的问题以及教师的活动、拓展活动延伸等方面做出详细的设计。切记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要与“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结合在一起,都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样才能确保课程价值最大化实现,才能为学生健全的发展做好基础性工作。
总之,导学案的制作中每个环节都是重点,都不能忽略或者是失去针对性。而且,在设计导学案时,我们还要对每个环节所占用的时间进行细化,这样才能确保教学目标最大化实现,才能为学生的健全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
3.导学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只有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能最大化的发挥导学案的价值,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本文以教学《测定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为例对如何应用导学案进行研讨,同时,也为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提高以及综合素质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做出相应的贡献。
案例:《测定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
学习目标:练习应用电子打点计时器;
通过画速度——时间图像,培养学生用图像处理数据的能力;
学会分析纸带。
重点:通过纸带处理记牢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判别式。
难点:通过纸带处理记牢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判别式。
自主预习:
(1)在进行《测定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这一实验时应该用哪种打点计时器?
(2)《测定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这一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3)《测定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这一实验中需要的实验器材是什么?
(4)《测定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这一实验的实验步骤是什么?
(5)把纸带的下端固定在重物上,上端用手提着,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接通电源后将纸带释放,重物便拉着纸带下落,纸带被打出一些列点,其中有一段,如图。
①图中,哪端与重物相连?
②怎样计算纸带上打A点时重物的瞬时速度?说出你的道理。
……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自主对上述的问题进行研习,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初步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性。而且,也是导学案有效开始的第一步。)
合作探究:
在向学生出示研习的内容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尝试解答上述的问题。同时,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研习的内容进行讨论,通过完善实验步骤后自主进行实验,自主在操作中掌握知识,加深印象,明确实验时的注意事项。(详细的实验过程略)
教师精点:
在结束了合作探究之后,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根据学生在上述两个环节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本节课的重难点进行详细讲解。比如:如何处理纸带上的点?实验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学生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等等。教师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点拨,以确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最大化实现。
自主测评:
自主测评是检验学生学习效率的主要环节,也是学案导学价值实现的基础。所以,在本节课的实验结束后,组织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对下面的相关练习题进行解答,以提高学生的知识灵活应用能力。如:在实验过程中,对于减小实验误差来说,下列说法中有益的是( )
A.选取计数点,把每打5个点的时间间隔作为一个时间单位
B.使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尽量地小些
C.舍去纸带上密集的点,只利用点迹清晰、点间间隔适当的一部分进行测量、计算
D.选用各处平整程度、光滑程度相同的长木板做实验
……
组织学生自主完成,并与小组成员之间进行自主讲评,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锻炼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最后组织学生对整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交流一下自己还有哪些地方没有掌握等等。同时,还要通过相关的知识拓展来确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最大化实现,进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4.导学案在物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综上的学导案的简单研讨,我们可以看出,每个环节的应用都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都有助于学生健全的发展。但是,在应用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注意:
第一,导学案应该按课时划分。也就是说,一个导学案的设计不能以单元或者是一章节为单位进行设计,否则,是不利于学生健全发展的,也是不利于导学案价值的实现的,更是不利于课程教学目标的最大化实现。
第二,导学案的设计要具有层次性。层次性的考虑是为了满足学生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以上文的案例为例,导学案设计的层次性主要体现在自主预习的问题与自主测评的练习在难易程度上是有一定区别的。在该案例中,自主预习中的练习题我们选择了教材中的一个练习题,只要学生参与实验就能顺利的解决。而自主测评中的练习题,虽然也是比较基础的练习题,但还是需要学生对知识的综合理解。所以,在习题设计方面体现了导学案的层次性。
第三,导学案实施中各环节的时间安排。从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每个环节的存在都是有其价值的,都是任何环节所无法取代的。但是,需要我们注意的是每个环节的时间安排,切记不能教师的精讲和点拨环节当做课堂的主体,否则,课堂将于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没有差别,也是不利于导学案质量的提高的。
第四,导学案实施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众所周知,导学案设计的理论依据就是“以生为本”,也就是说,学生才是导学案课堂学习的主体,所以,在导学案的实施中教师要有意识的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鼓励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实验操作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当然,除了上述几点之外,我们还需要注意导学案制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比如:问题设计的是否有效等;还需要注意教学目标的设计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能或多或少的影响着高效的物理课堂的实现。所以,在实施导学案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各方面的工作来确保高效物理课堂顺利实现。
5.小结
作为新时期的高中物理教师,导学案的有效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同时,也能让学生在独立思考问题,自主探究和主动操作中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进而,使学生在导学案的辅助教学下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总之,高中物理教师要充分发挥导学案的作用,要确保学生在主动求知、自主实验操作中形成基本的科学素养,同时,也使学生在高效物理课堂中提高学习效率。
(作者单位:广东省五华县水寨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