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高中语文教学中消极情感的积极应对

2016-04-29董健良

知识文库 2016年24期

在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要重视对情感因素的分析。因为高中生正处于青春后期,他们对学习活动更加敏感,情感因素在整个学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一些消极情绪的滋长,对学生学习投入程度会产生制约,本文主要针对这些消极因素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一、当前高中生语文学习中的消极情感分析

高中学习活动的快节奏,使得许多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消极情感。这些消极情感的出现,不但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投入效果,而且对他们的成长都具有一些负面影响。归纳起来,高中生语文学习的消极情感主要来自于以下四个方面:

1、学习成绩滞后引发的自卑感。十二年寒窗一朝见分晓,进入高中阶段以后,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成为学生的重要目标。而有些学生因为学习成绩相对滞后,自觉在学校低人一等,容易产生自卑感,在语文学习中也是同样如此。这些学生因为自己学习成绩不如别人,在语文学习中引发了强烈自卑感。

2、预期目标未能实现导致的急躁情绪。急躁容易使人在言语行为方面脱离正常轨道,有些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因为所取得的成绩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甚至差距还比较大,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会出现内心的急躁情绪,一味的埋怨自己,导致学习活动中非常急躁。

3、学习节奏过快出现的不适感。高中阶段的学习非常紧张,节奏相对于其他阶段明显加快。有些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因为理解的能力低一些,所以掌握的效果就差一些、效果慢一些。面对快节奏的语文学习,他们容易出现心理上的不适应,引发消极的学习情感。

4、学习技巧不足产生的焦虑心理。语文学习讲究技巧,有些學生因为在学习活动中不得要领,没有能够通过技巧的改进来提高学习成效,从而导致语文学习效果低下,因为技巧不足而引发焦虑心理。他们对如何学好语文缺乏信心,对如何弥补语文的薄弱环节存在焦虑的心态。

二、深入分析原因,针对性消除语文学习消极情感

面对高中生在语文学习中出现的各种消极情感,广大教师要充分进行调查研究,深入展开分析研判,找准学生出现消极情感的根源所在,在教学工作中更加扎实有效的改进和突破。笔者在教学工作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帮助学生消除消极的情绪:

1、开展经常性谈心谈话,帮助学生端正学习心态。

语文教师无论自己工作多忙,都要重视和学生的沟通交流,这也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路径和有效方法。教师经常性和学生进行谈心谈话,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能够听取学生最真实的想法观点,能够了解学生学习与成长的第一手资料。笔者通过谈心谈话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纠正一下偏颇的心态,消除一些消极的观点。笔者教育学生,高中阶段三年时间瞬息而逝,一定要珍惜时间,将自己的全部身心和精力投入到语文学习活动之中。要将珍惜时间的意识和提高效率的做法结合起来,不要盲目的存在悲观、自暴自弃等消极情绪。笔者教育学生努力了就是成功,只要自己尽到了努力就是学习的成功,就是成功的一种表现形式,让学生消除过大的压力,消除悲观的情绪,积极的投入到语文学习活动之中。

2、引导树立素质发展观,正确看待文化学科成绩。

高中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记忆能力、理解能力低下,语文学习基础薄弱,这些方面并不是一蹴而就和短时间内就能够弥补的。但是有些学生虽然在语文文化考试方面相对薄弱,但是在其他方面以及能力发展方面存在着较大的优势。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素质观,要客观的看待文化学科成绩。对于那些其他学科相对较好的学生,笔者鼓励他们将其他学科的学习劲头、学习技巧、学习方法运用到语文学习之中,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提高学习效率。另外,肯定学生在语文能力以及其他方面的发展,让学生正确对待自己在语文学习方面的差距和不足,拾遗补缺进行改进,从而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信心。

3、设置差异性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

高中生出现学习消极情绪,很大程度上和他们能力不足、基础薄弱有关。面对这样的差距,教师要客观的分析,制定差异性的学习目标消除学生因为语文学习过难、学习成绩较差导致的消极情感。在这一方面,笔者以差异性目标的方式因材施教,兼顾到学生在能力基础方面的客观差异,主要是为中后位置的学生设置符合他们学习状况的可实现目标,使他们消除对语文学习的畏难情绪,让语文教学的目标离学生的努力和实现的距离更加接近,从而吸引学生处于跳一跳够得到的状态。这样的学习状况是最佳的,也最能够消除学生语文学习方面的急躁感、焦虑情绪。在制定差异性目标之后,优秀生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他们不再自我满足、自我陶醉,中等生及其以下学生对照难度适当降低目标要求,感觉有信心、有能力完成这样的学习任务,无形中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特别是对于学困生而言,基础性知识和能力的目标切合了他们的实际水平和状态,同时也能够让他们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获得更多的成功与肯定,这对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激发语文学习动力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自从设置差异性目标以来,笔者发现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兴趣度明显增强,他们在语文学习中不再存在悲观自卑的情绪。不同层级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目标要求,他们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都进行了努力学习,所取得的成绩进步也非常快。由此可见,设置差异性教学目标并引领整个教学工作,能够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动力,丰富语文学习情感,使他们走出消极悲观的封闭状态。

4、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因人而异调整学习进度。

有些学生因为学习的节奏过快导致不适应,进而影响到学习的自信心和投入程度。对于这样的状况,教师消除他们学习中的消极情感要以针对性措施进行,可以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对学习的具体安排进行调整。可以既跟着班级集体学习齐步走,也要在课后通过自我调整进行小步快跑。在学习时间安排上,个性化学习方案包括一天当中哪些时间适应记忆、哪些时间适应理解等,对不同时间段的最佳学习项目作出准确的判断和科学的安排,使语文学习各部分内容得到更加妥善的组合和推进。在学习进度调整方面,笔者要求学生如果认为班级整体教学进度过快,既可以向老师提出自己的观点,也可以利用课后时间进行有效的弥补。对课堂学习中尚未掌握的内容、还需巩固的部分,在课外采取笨鸟先飞的方式,通过查阅工具书、向同学请教、回顾课堂笔记等不同的方式,来弥补自己因为理解能力、记忆能力不足而拉下的差距,使自己能够迎头赶上,增强语文学习自信心。同时,笔者倡导学生之间相互帮助,谁有了困难,其他同学可以伸出援助之手,教给他一些语文学习的技巧方法。同学之间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还可以相互提问,利用学习生活的点滴时间掌握一些知识点,这对这样的浓厚氛围,对缓解学生语文学习的不良情绪,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5、给予学习技巧的指导,增强学生语文学习的信心。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授人以渔是重要的方法与抓手,无论是哪一个层面的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只要掌握了相应的技巧方法,必定会有力促进语文学习效率的提高。学习效率上去了,学习成绩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消极情感自然会得到缓解,特别是因为学习技巧不足、效率低下而引发的焦虑情感。在这一方面,笔者既向学生推荐介绍各种教学刊物中刊登的先进学习方法,引导学生结合自身语文学习实际,结合记忆理解能力选择性运用、消化性运用,使先进的经验和自己的语文学习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同时还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提炼出自己在语文学习方面的好方法好经验,在全班层面进行汇报交流,大家可以从其他同学身上汲取到更多的技巧,这也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技巧的重要路径,从而达到激发学习兴趣、缓解畏难情绪的目标,使不良消极情感一扫而空。

三、结束语

广大高中语文教师面临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消极情感,不能回避,一定要直面应对,认真分析学生成长特点,研究语文教学的具体要求,通过经常性的谈话谈心交流活动,让学生正确看待自己,激发自信心,提高语文学习的动力。另外,要指导学生适当调整学习的活动安排,对不同层级学生提出相应的目标要求,强化学习技巧方法的指导,使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既放下思想的包袱轻装上阵,同时也获得技巧的辅导事半功倍,有效消除语文学习的消极情感,为语文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奠定扎实的情感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台市时堰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