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2016-04-29李然

知识文库 2016年24期

中学英语教学在小学基础上更进了一步,英语教学的内容更丰富了,其层次也提高了,而且学生活动的大量时间在课堂,因此课堂教学应该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应把德育渗透贯穿到英语教学始终,因此,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可以进行较深一层次的德育渗透。其方法可以为:

一、教师是学生最直观的榜样,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有直接的影响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注意礼貌性的使用课堂用语,在叫学生回答时或坐下时,常用“Please ”请学生帮忙时“Excuse me”学生帮了你或回答时,不忘对他说“Thank you”叫错了学生名字,说声“Sorry”等,让学生觉得他是受到老师的尊重的,他也更能理解,支持,甚至更加尊重老师,同时老师的一言一行也会默默地影响着孩子,俗话说此时无声胜有声,老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师生之间相互信任、理解、支持,形成融洽的情感交流渠道和民主平等、友善、活泼的教学气氛。

二、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素材,渗透德育教育

初中教材题材广泛,内容贴近生活,贴近学生,重视文化内容的渗透和思想品德教育,英语教材其中不少对话、日常用语、阅读文章都具有丰富的德育修养知识,教师用这样的教材实施教学,在传授英语知识、培养英语运用能力的同时,自然也就渗透了人文性、思想性的教育。例如: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围绕教材的主题,取其精华,精心设问,使学生在理解教材内容的同时,思想上得到熏陶。例如九年级unit2 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介绍我国的传统节日及爱国主义教育,unit7 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该单元注重培养学生的正确的行为规范,掌握更多的家规校规,同时阅读课中让学生学会理解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和教导,潜移默化的对青少年进行情感教育。Unit1 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教师在帮助学生自省反思并梳理他们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鼓励他们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培养学生不怕困难的意志和毅力,学习英语对大多数中学生来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要想学好外语,并熟练地掌握,更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要学好它,必须进行反复的操练和实践,学习外语的过程是一个练功的过程,只有刻苦努力才能培养能力,达到熟练程度;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严格要求学生,鼓励他们不怕困难,努力学好英语。

三、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模式,来进行德育渗透

在课堂上,我采用多种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主动参与到我的教学活动中来,让他们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多参与多表达,例如我的班级每6到8人为一小组,通过组长的带领与指导,共同交流探讨完成老师的任务,在探索期间,各组员各抒己见,积极思考,主动交流或辩论,作出判断,寻找自己认为是正确的答案。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在讨论中考虑他人的观点和意识,协调与他人的分歧。允许学生犯错误,并改正错误。正确并合理使用奖励和惩罚,这样德育教育的目的才会充分得到实现。

四、通过寄予希望,渗透德育教育

每单元结束后,我都会根据单元内容,送上一份相关的名言、警句、谚语等,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动力或情感上的升华。例如:Practice makes perfect.实践出真知。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时不我待。Respect yourself, or no one else will respect you.要人尊敬,必须自重。A young idler, an old beggar.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些往往能让学生明白对待生活的态度及如何“做事”与“做人”。

五、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加强情感教育

有时利用自习等课,使用多媒体,把文字、图形、声音、动画、视频图像等信息集于一体,使呈现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给学生播放教材相关的歌曲、动画、微视频等,例如八年级的unit6的民间傳统故事,九年级的unit2的传统节日故事,unit11 Sad movies make me cry.的微电影,unit13的环保教育片,及其他单元相关的情景剧等,让学生感受课堂的丰富多彩,不至于枯燥,乏味,在边听边看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触动学生的心灵,让他们爱国,爱家人,爱护环保等各方面的德育教育。

六、把握恰当的时机,做到因势利导的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因为突发事件,或课堂的内容,教学环境等各方面因素,促成的一些场景,那么老师就要抓住这样的契机,及时的根据情况给予一定的指导与德语的渗透,也许这样的教育会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更直观性的受用.

我在教学中,以课堂与教材为载体,在教学中灵活有度的进行渗透思想品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学学习的过程中,端正学习态度,并受到各方面的德育渗透,让他们的爱的教育下,茁壮的成长。

(作者单位:吉林省通化县三棵榆树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