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生活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高效运用
2016-04-29顾卫娟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关乎语言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教授,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为人处世都是在这个过程中慢慢的得到培养和建立的。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我们为了获得更加优良的教学效果,会在教学中融入一些全新的、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教学内容,来促进学生这方面能力的成长与补充。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会将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进行一个融会贯通。本文将从教学理念、教学形式以及实践内容三个方面来展开教学,浅谈如何有效的提升小学语文的生活化教学质量与效率。
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对于学生将来更为深入的语文学习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无论是从学生的学习习惯、方法上来说,还是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最初印象、兴趣程度上进行考量,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都是教师应该重点关注与提升的教学科目。
一、以生活化的教学观念为主,进行语文教学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教师很少会让学生去进行一些实践性的活动。课堂上呈现出的状态往往是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进行理论性知识内容的讲解,然后学生在下面听课、做笔记。这种过分注重书本内容、理论知识的教学,并不能真正内化学生的心理认知,让他们的情感世界与道德修养得到一个很好的提升;相反,可能反而会禁锢学生的思维与思想,导致他们的学习机械化,失去原本应该具有的创造力。因此,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积极的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要围绕“生活”二字来开展教学的活动。
(一)引导学生去联想生活化的语文学习
在生活化的语文教学中,学生是教师教学的主体,也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中心。因此,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能让学生联系生活实践去理解知识的内容,引起学生的思考,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共鸣。所谓,兴趣就是在不断的探索和思考中的形成的,这也是我们生活化教学要达到的主要的教学目的之一。因此,在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必须要用一种开放式的教学眼光,来调节整个教学的场景,让生活能够与教学进行一个深入的融合。
例如,在教学小学语文中《狐狸与葡萄》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中传达出的主旨。在教学的过程中,我给学生举例出生活中的故事,让他们通过生活化故事中的实例来联想中教材中的人物角色,从而展开一个合理的联想。
(二)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
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体现学生在整个课堂学习活动中的作用,教师必须要能用一种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以学生的学习特点、爱好以及兴趣作为一个出发点,来开展合适的教学活动。因此,语文的教学形式不能过于单一,教师要多多引进先进的教学资源与媒体,来丰富课堂的教学,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小学语文中的《黄山奇石》时,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黄山的奇石之奇、之美。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多采用了多媒体的教学资源,通过一些精美的纪录片,向学生展现黄山的美景。在观看过程中,学生不时的发出惊叹,赞叹画面中的美景。通过这种方式也愉悦了学生的感官,让他们领略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提升他们对于美的鉴赏力。
二、实施开放式的生活化语文教学
所谓开放式,顾名思义,是一种开放的、多样的、灵活的教学方式。随着如今教育教学的发展,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越来越流行。其应用的主要目的在于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给如今的课堂教学带来的一些僵化思维的影响。因此,在开放性的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求教师要能去联系生活实际来开展教学活动,更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入丰富的教学内容,给予学生个人学习上的思考与实践的自由。开放式的生活教育,尤其注重对学生情感的引导与教育,通过一些生活的案例,来引导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让他们领悟到语文知识中一些深层次的内容。
例如,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我十分注重讨论活動的开展,让学生就一个知识点或者疑问点,来进行一个积极的探索与讨论。比如,在教学小学语文中的《最后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通过课外中的语言文字描述,来感知作者所描写那位教师,我提出了一个启发式的问题:文中有哪些地方有透过动作、神情等方面的描写,表现那位教师呢?然后,让学生们以两到三人一组来进行自由的讨论。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我会时不时的启发一下学生:我们生活中的哪些动作是可以很好的表现我们的情感的呢?学生受到启发以后,往往能够更快的得出答案,来与教师进行互动和交流。
三、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生活中感悟语文魅力
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感悟生活、参与生活、探知生活的主要途径。比起单纯的课堂教学,这种活动的组织往往更受学生的欢迎。学生的活泼好动的天性,会在这些活动中得到一个很好的释放,如果教师能够有效的抓住这个时机,来引导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灵感,对于他们的整个语文学习而言,可以说是事半功倍的。我觉得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组织户外的活动,带学生去领略大自然的风光;二是以道德教育为主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去敬老院、社区志愿活动等;三是组织学生去游览一些文化底蕴深厚的景点或者名迹,熏陶学生的品格。
良好的语文教学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综合学习素养的培养,让他们形成好的人格与品质。尤其是当学生在生活中,遇到一些实际的语文问题时,他们要有分析问题、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本文重点阐述生活化语文教学的目的所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围绕实际的生活化的教学案例,来开展教学活动。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白鹿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