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巧用团队压力,浇灌“后进之花”
2016-04-29方燕飞
“让每一朵花儿都幸福开放”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目标,然而“十根手指有长短,荷花出水有高低。”在一个班集体中,个体差异总是客观存在的,有些“花儿”早已绚烂开放,含苞待放的“花儿”也会如期开放,然而有一部分“后进之花”却迟迟没有动静,总是让人着急。笔者所带班级中也有这么几朵“后进之花”,让笔者想破脑子却起色鲜见。我们这样一所民工子弟学校,很多家长为了生计努力忙碌着,老师想要取得家长的配合真的很难,孩子自身又不够自觉,不够努力,于是笔者试着用团队压力来促使这部分“后进之花”顺利开放。
一、后进生产生的原因分析
要想让这些“后进之花”顺利开放就得“对症下药”,正确浇灌,因此笔者首先分析对后进生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产生后进生的主要因素大致有以下三种:
1、个体因素:
本班没有智力因素导致的后进生,有些是自低段开始基础不够扎实,没有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长年累月,造成知识断层,问题越积越多,学习困难越来越大,因此逐渐对学习失去信心;有些是因为玩心太大,学习态度不端正,常会因此遭到老师的批评,慢慢产生厌学情绪;还有一些学生学习特别勤奋,但是别人花10分钟学习,他却要花费30分钟,甚至1个小时,并不是他存在智力缺陷,而是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未及时请教老师或寻求同伴帮助,日积月累,对学习丧失了信心。
2、家庭因素:
我们学校生源较复杂,孩子们来自全国各地,家长们自身文化素质不高,只管孩子吃、穿,良好的家庭熏陶教育几乎是零,他们把孩子完全托付给学校,因各种原因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对孩子学习很少过问,因此孩子们很难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学校教育因素:
我们学校班级容量较大,教师很难顾及到每一位学生,老师对后进生一次次给予希望,又一次次失望,最终完全失去耐心,对后进生产生冷漠、忽视情绪,时间久了,孩子在心里将自己和老师、其他同学隔离起来,有时孩子在行为上,另类出格,以此引起老师对他的关注。
我们这样一所民工子弟学校,生源特殊,老师想要取得家长的配合真的很难,家校合力不够,孩子自身又不够自觉,不够努力,教师总是孤军奋战着,教学实效性不高,笔者一直为这个问题头疼。
因孩子都好面子,争强好胜是孩子的天性,让后进生重拾信心,体验成功是关键。他们不主动、不自觉、基础差,对学习毫无兴趣,凭他们自己能力根本无法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于是笔者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团队压力,利用同伴的力量来促进后进生的转化,让“后进之花”顺利开放,从而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二、具体转化措施:
(一)团队形成,明确目标
在一个团队中,孩子的行为不能达到目标时,会感到团队的压力,担心被组内成员孤立、排斥和唾弃,从而放弃个人的意愿,为了团队目标而努力。
因此笔者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将班中41名孩子相对均衡地分成4组,我们这样分组不但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而且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
每天一早在黑板上写好今天班级中一定要完成的目标,一旦完成,该组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奖励;如果组员早早就完成了目标,组长就可针对本组情况下派其他任务,完成后又可得到相应的奖励。
在这样一种氛围中,各个团队都非常积极,拼尽全力想要实现目标,下课笔者无需追在孩子后面要作业,总能在班中看到孩子们课后找队员听写,背课文等,因为他们总想通过自己的努力,顺利过关,不想在老师来听写或抽背时出任何差错,所以优秀的学生更加优秀了,中等生也得到了提高,较为薄弱的孩子就更不用说,为了不拖自己团队后腿,不给团队抹黑,他们更是克服了自己的惰性,自觉主动学习了。
(二)尊重差异,踮脚摘桃
在一个班集体中,个体差异总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要充分尊重孩子们存在的差异,努力让孩子养成“踮脚摘桃”的学习态度。
笔者班级中刘新、余俊、赵玉松、周佳敏这三个人基础差而且非常懒,所以一直来学习总在班级末尾;陈碧云这个孩子,基础很差,不会拼拼音,经常遭同学嘲笑,因此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完全没有信心;吴伟标这个孩子非常要面子,但是学习却又很不理想,写起字来龙飞凤舞,所以一直也没什么信心。
作为教师我们无法改变孩子间的差异,但是我们可以努力缩短孩子间的差距,因此笔者让孩子本着“踮脚摘桃”的学习态度,在团队的压力的,不断踮脚,努力摘下每一颗可以摘下的桃,为自己的团队增光。
(三)准备高帽,奖励及时
要想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就为他准备怎样的高帽,虽每天只负责布置孩子们一些任务,但一直关注每一个团队,他们的点滴进步都印入我的眼帘。学习较好的学生,因为团队的压力,学会了帮助比自己薄弱的同学,变得更无私了,能力也提高了不少;本来中等的学生,也拼尽全力,突破了自我,在学习上有了质的飞跃。;那些后进分子就更不用说了,为了不拖后腿,学习主动积极,课后主动找人报听写,背课文等等,成绩突飞猛进。
这些进步一直印在笔者眼中,每看到这些进步,笔者总会及时给他们带上高帽,高帽一戴,氛围就更浓了,行动就更积极了,每当孩子们如期实现目标,笔者会及时的兑现诺言,及时奖励,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任何巧妙的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后进生由于长期受歧视,因而产生自卑,成功对他们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所以笔者要让孩子们带着自己努力的成果,甜甜地前行著……
(四)团队总结,取长补短
只有总结才能不断进步,每天傍晚笔者都会组织孩子们进行总结,每个组长都会上台汇报自己组一天的目标实现情况,表现好的,表现不好的都会进行总结,孩子们每天在总结会上“取长补短”,取得了很大进步。每听到孩子们因为自己的组表现突出而发出的呐喊,真心感谢团队带给他们的进步,记得表扬吴伟标写字进步很大时,他回答:“老师,我字写得不好就会害了我们整一组。”简单的一句话,让我久久不能忘怀,是这个团队敦促着他不断前行。团队压力浇灌着每一朵花幸福开放,真好!
俗话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进生是“迟开的花朵”, 他们并不是无可救药,而是需要我们对症下药。笔者以为团队压力浇灌着这些“后进之花”,让他们变得积极、主动,相信后进生这一朵朵迟开的花一定会绚烂开放。
(作者单位:杭州市莫干山路小学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