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的应用研究
2016-04-29冉素
一、引言
英语是当今世界最通用的语言,也是较为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在我国颁发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文件中,明确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的重要性与使用性:英语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练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验、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文化全球化的激荡,我国也在不断的针对教育进行改革与调整,在英语学习方面,更多教师开始转向使用“生活化”教学方式。英语生活化教学更加强调把英语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而不是只能用在某一设定场景中。“生活化教学”具体指的是,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必须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背景,将所教的知识有机的与学生生活、社会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会观察、分析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情境,使学生能用所学的英语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二、当前英语生活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大部分学校的英语教师也在不断的探索更有效的小学英语教学方法,并经过实践、调整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英语生活化教学就使得英语的学习更加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可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传统英语教学中“哑巴式英语”的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然而由于当前教师对英语生活化教学的理解有偏差、生活场景设置不合理、教学方式不够丰富等问题,导致生活化教学运用的效果并不太好,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理解有偏差
在现阶段,小学英语的教学也在不断的进行调整与完善,更多的英语教师开始使采用贴近生活的英语教学方式。但由于教师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及学习,只是靠在网络上搜索教学视频及自己的理解来进行教学,造成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的理解有偏差,不能全面客观地对英语课上的情境进行创设,或不知道怎么将生活元素融入到英语课堂中。还有教师认为在部分课堂中不适合融入生活元素,以为加入生活元素会影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吸收,因此在备课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将其删去。由于教师不能较好的理解“生活化教学”的意义及使用方法,导致不能较好的将生活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中。
(二)生活化教学场景设置不合理
在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考虑到小学生的理解程度,往往是用汉语进行交流或教学解释等,缺乏英语使用生活化的氛围。在英语教学生活化的实施上,有部分教师不能合理运用英语的情境。有的教师会过度重视了生活情境的创设和使用,往往忽略了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学习的重要性;还有的教师设计的生活情境与所学的英语语用环境不太符合,将几个关系不大的词语强行放置到一个教学场景中,这些情景设置对学生的学习并没有太大的用处。
(三)教学内容及方式不够丰富
当前的英语课堂教学中,许多的教师依然是采用传统的讲授法进行教学,很少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很多英语教师在课堂上也更多的考虑到学生的笔试分数,许多知识的讲解只是为了考试而进行,课外资料也是与考试相关的例题讲解或练习题等,很少涉及趣味性的英语课外阅读书籍。在这种情形下,原本应该是灵动而充满活力的课堂,变成了死气沉沉的训练课,学生迫于考试的压力而进行学习,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三、英语生活化教学的改进建议与措施
针对当前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下总结出几点改进的建议与措施。
(一)提高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的全面认识与理解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许多教师也在有意识的将生活中的元素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但由于一些教师对教学生活化的理解和掌握的并不是十分透彻,导致在小学英语课堂上出现教学内容仅局限于书本和教室中、教学形式单一、与现实生活相差较大等现象,不利于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及英语运用能力的培养。
因此,进行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基础,就是教师自身对生活化教学的全面认识与理解。教师要充分理解教学生活化的内涵,认真的研究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仔细研读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寻找教学素材与生活元素融合的方法与技巧。教师之间也要经常开展研讨、交流活動,积极借鉴好的教学理念与方式,吸取彼此的优点。同时,教师要以往单一的口头+板书教学,积极的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结合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课堂活跃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打造培养理论与能力相结合的课堂。另外,根据班级学生的发展特点与规律进行教学设计,有针对性的加强课中重、难点的学习。
(二)设计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教学场景
无论哪一门学科,学习知识的最主要目的就是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语言源于生活,英语教学要提高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在学生所学知识与其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发现自己熟悉的生活元素,激发起学习兴趣。
教师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含量和生活经验为出发点,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身临其境的感受到生活情境中知识的存在,使学生意识到,在生活中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英语、使用英语,进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在学《Do you like pears?》一课时,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新鲜的水果进行展示,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并让其用英语说出自己及家人都喜欢吃哪种水果。也可以分小组进行场景模拟,让学生在小组之间进行对话交流,让学生们带着积极的态度练习对话,并在最后将水果在学生中分享。又如在《At the zoo》一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选取扮演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让学生以动物的身份作英语自我介绍,描述自己的外形及特征等,并鼓励学生多使用自己掌握的英语词汇及语句,让学生了解自己掌握的英语知识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
(三)丰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
1.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抓住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也可以将生活中熟悉的热门人物或小学生喜欢的英雄人物加入英语教学中,使学生产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与主动性。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开展“角色表演”活动,让学生扮演各种人物来展开英语对话,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并在角色表演的过程中增强合作意识、锻炼口语能力及实践能力,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2.近年来多媒体的引入也让教学课堂更加丰富,使教学方式展现出更多的可能性,不仅给教学带来了方便,也为学生带来乐趣。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出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
3.教师可以多组织英语竞赛活动,利用竞赛进行学习和练习。在竞赛中,必须结合教学内容设置生活化的竞争机制,更好的调动学生竞赛的参与度与积极性。这样既能达到完成教学目标的目的,也能让学生看到英语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总之,学校生活是比家庭更为广阔的学习场所,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可以利用学校这个有利的大环境,让英语气息充满整个校园,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在当今社会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今天,英语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学校的基础教育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小学生来说,生动形象的教学场景、紧贴生活的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学习英语,体验英语学习在生活中的作用。因此教师要真正的理解与运用英语生活化教学方法,将英语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学习英语时设定真实的生活场景,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进而有效地夯实教学内容、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重庆市酉阳县桃花源街道中心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