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如何以活动教学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2016-04-29张海龙

知识文库 2016年24期

数学是小学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培养和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载体,旨在通过基础的数学概念、只是的学习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数学素养。尤其是当前素质教育全面推行,新课程改革逐渐深化,再加上数学教学本身就是思维活动的教学,培养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成为了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和关键所在。那么,在数学课堂上如何组织数学活动,激活学生的思维呢?

传统教师“满堂灌”的教学形式孤立并静止了数学知识,导致学生的学习方法也是单一,枯燥,被动听,被动学,思维消极甚至静止。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引领和要求之下,数学课堂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的,积极的应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探索新问题。这也就是说,要让学生自主的参与课堂活动,通过动手、动脑、动口来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并获得能力的提升。

一、以数学活动激活学生思维的自主性。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倡导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一堂数学课堂,如果只是教师在讲台上唱“独角戏”,学生在台下听,没有亲身参与,那么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意识是很难显露并培养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设计一系列的活动代替单调的讲述,转变知识的呈现方式,更多的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喜闻乐见的案例,激发学生行为的自主性,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自主性。

比如:排队是我们学生天天都在经历的生活事例,通过这个活动,可以使学生更为自主地了解基数和序数的知识。人民币的认识这一课,我创设模拟的商场让学生在组内进行买卖活动,在自主活动中学生不仅认识了人民币,而且也学会了简单的兑换。这样,在做中学,学习更现自主性。孩子们实实在在地体会到生活中的数学,切实感受数学与自己学习生活的密切联系,使他们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身边的事物。因此,自主参与活动是帮助学生积极思维,掌握知识的法宝。

二、以数学活动激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强调教学要“以人为本”,十分重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注意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诱发学生思维的源头就是课堂,在组织数学活动过程中,我们要激活学生的思维、思路和行为。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学活知识,用活知识。

例如: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时,我创设买玩具的活动情景,让学生用36元钱买一件价值8元的玩具,看看还剩多少元?学生通过活动、交流得出了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有的小组认为可以先用10元减8元,再加上没用的26元得28元;有的小組认为可以先用36减6再减2得28元;还有的小组认为6减8不够减就用16减8得8,再加20得28元……经过讨论,学生们还争着说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如果老是想着一种方法有时就不方便计算了。我让学生课后用一用自己想出的计算方法,看看什么时候你会用什么样的方法计算。第二天学生兴高采烈地对说:我有21元,买文具盒要用6元,我就用10元减去6元得4元,再加11元,就剩下15元了;我有32个珠子,送给弟弟8颗后还有24颗,因为12减8等于4再加20就是24颗了……学生通过在生活中去看,去想,来课堂上议一议、算一算,把数学课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平时的生活实际中,觉得学了数学非常有用,这样的数学活动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

三、以数学活动激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和分析、整理过程中,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数学结论的获得,以及数学知识的应用。

例如,教学“角的分类”一课时,我为学生提供了十个角为学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先量出各个角的度数,然后各小组进行讨论,把十个角进行分类。汇报时,学生各抒己见,发现划分的标准不一样,得到的种类也不同。在这一操作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多角度的创造性思维。当学生按照三角形角的特点分为三类时,我要求学生根据三类角的特点,大胆地为它们取名字。学生争着回答,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对于取对名字的学生我及时加以表扬,大大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把学习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活动,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灵活,从而最大限度地挖掘了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课堂上组织数学活动,改变了一种静态的教学,给了数学课堂一种蓬勃的生机。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在自主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给学生动手的机会,思考的空间,创新的余地,让学生灵活的运用了数学的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通过有效的组织数学活动,使学生的思维在数学活动中徜徉。

(作者单位:吉林省集安市头道镇西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