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校网络党建工作阵地与平台建设

2016-04-29邓悦梁玮

知识文库 2016年24期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高校党建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网络党建是推广马克思列宁主义、强化主义意识形态的主要手段,加之高校学生也是网民的重要群体,可见基于网络展开高校党建工作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且网络党建对高校党建工作而且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高校需要不断深化网络党建工作实践,保障专项资金的投入,创新党建信息管理方式,创建高素质党建工作队伍等,从而保障高校网络党建工作阵地与平台建设的顺利开展。

高校党建工作是中共建设新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需要与时俱进,信息时代的到来,虽然给高校党建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但也带来了相应的挑战。从高校党务工作人员而言,他们需要在党建工作中合理融入现代信息技术,以及不断拓展党建工作的范围,所以网络党建日益受到党建工作者的高度关注与重视,可见高校网络党建工作阵地与平台建设势在必行。

一、高校网络党建工作阵地与平台建设的重要性

首先,有利于提升党建工作的水平。新形势背景下,党建工作在传承传统党建丰富经验的基础上促进工作水平的提升,工作方式的创新,和时代潮流的有效融合,也就是在党建工作中融合现代网络技术,促进“网络党建”的开展。网络党建开展形式的多样化具备较多优势,其一可以开阔党员视野,解放他们的思想摒弃腐朽思想,加強思想教育的合理性、科学性与互动性等。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在网上设置部分党员教育课程,使他们随时可以进行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其二可以促进党务公开,保障党组织工作的灵活化与透明化。加强党内监督,帮助党员学生进一步认识与了解党内事务,促使党的决策逐渐健全、合理,与群众紧密联系,部分党员学生遇到难题或者是之前有待解决的疑虑,都可以基于网络公开得以解决,这无疑营造了和谐的党群关系;其三可以加强党基层组织间的互动与沟通,促进党组织间资源共享的实现,以提升工作质量与效率,减少工作成本,党员管理的网络化,有利于各级部门查询与了解各个党委与党支部的信息,查寻归纳总的信息,为资源的合理整合、工作效率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有利于党建工作体系的创建。网络党建工作阵地与平台的建设与创新,为高校党委掌握现代网络技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并使他们认识到高学校网络党建工作阵地与平台建设的重要影响,相反,他们没有深刻认识到一点,那么就无法有效开展新的活动方式和物质载体;网络党建工作阵地与平台的建设与创新,帮助高校党委更好地了解与掌握网络党建的特征,以及网络党建的迫切性与重要性,从而与时俱进,促进党执政能力的提升;网络党建工作阵地与平台的建设与创新,增强了党意识形态教育的魅力,高校党委工作的公开化,以加强高校党员干部间的沟通与互动。基于这些优势,才能更好地创建党建工作体系。

最后,有利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方式的探索。网民是网络时代创造的独特社会阶层,毋庸置疑,我国的网民人数较多,且具备大专或大专以上学历网民的比例较大,可见高校学生是主要群体,对于他们而言,有着越来越多的挑战。为此,高校党建工作理应适应新状况,转党建工作的传统手段为开放性与社会性的手段,进一步影响网络群体,以他们感兴趣的方式宣传与推广马列主义意识形态、爱国思想、文化价值观等,从而提升他们抵制负面思想的能力,加强各阶层群众的良好联系。值得注意的是,高校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出国留学与工作、创业、弹性学制等,所以如何掌握流动党员的实际想法、如何引导与强化流动党员教育等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首要课题,加强高校网络党建工作阵地与平台建设是新形势背景下高校党建工作的有效性进展。

二、高校网络党建工作阵地与平台建设策略

(一)创新网络党建活动内容

高校网络党建既需要满足信息时代需求又需要发挥形式灵活、信息丰富、简单快捷等特征,不可生搬硬套,需要在实践中主动创新形式,建设功能齐全、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网络党建工作阵地与平台。例如,在建设党建网络时除了要大力宣传与推广党的大政方针,以保障权威性,更为重要的是加强时效性,即平台建设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设置栏目,如“时事政治”、“党建动态”、“经典学习”等栏目,内容应涉及教育影响、红色歌曲等,有效融合思想性、艺术性与知识性。注重网页的及时更新,同步于党与国家的政策,真正保障信息传递的及时性,从平台建设外观来看,需要做到图文并茂,使页面更加美观与丰富,还需加入一些视频与在线沟通等功能,从而吸引高校学的注意力。此外,高校党建工作阵地与平台不仅需要重视宣传而且需要正式交互性,可以设置相应的论坛,让党员拥有一个较好地沟通学习心得的基地,党员可以创所欲言,勇于提出自己的建议与意见,从而提升高校学生的积极性。

(二)创新党建信息管理方式

计算机与互联网日益成熟的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为高校党建工作提供了新的管理平台,可以创建一个集多种模块为一体的党务管控信息体系,主要涉及党员信息库、支部动态与继承组织创建等模块,这样的体系不仅功能强大而且效率较高。与传统党建相比,该体系具备了新的优势,即及时发布所有信息,减少纸质文件通知的耽误;便利了相关文件的交换与下载,减少了统一印制与发放的繁琐;能够有效联系高校的各个部门,增加了党务信息的灵活性。从党员信息库而言,有利于更好地把握党员与流动党员的实际情况,如组织生活、党员培训等,进而帮助高校随时了解与掌握党建设“脉搏”与党员动态,实现政策的及时制定、准确合理信息的提供。总而言之,这些技术无疑缩小了党建流程的日常工作量,提升了工作效率,便利了党建工作。

(三)保障专项资金的投入

网络是一种新型的通信技术,需要相应物质产品和其配套,如服务器、电脑终端、光缆等,以及需要相应软件的支持,这些无不强调了高校网络党建工作阵地与平台建设是一些系统的工程,加之后期的维护和管理,软件开发和创新等都需要充足的资金给予保障。所以,专项资金的投入需要得到高校的关注与重视,加强投入,高校各部门也需主动筹集资金,处理网络建设与日常维持问题。对于软件建设而言,需要相关部门统一规划,创建党务管理体系,推广应用于各个学院,这样不仅可以资源共享而且可以节省资金。在此基础上创建网络,为党建资源的整合、党建阵地的拓展、工作效率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还需要注重应用,如充分应用电子党管理体系,主要涉及党员发展与发展、组织与宣传工作等应用。

(四)创建高素质党建工作队伍

高素质党建工作队伍的创建是高校网络党建工作的重要保障。当前,高校的大部分党建工作者对网络技术都不熟练,对网络党建工作开展的必要性没有深刻的认识,而熟练网络技术的部分人员又没有丰富的党务工作能力与政治理论水平,这无疑阻碍了高校党建工作的合理开展。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无疑改变了高校党建工作,新时期背景下,高校党建工作人员需要摒弃传统思想,从思想理念上深刻认识到高校网络党建工作阵地与平台建设的必要性,并不断更新工作方式,加强操纵网络的技能。高素质的党建工作队伍要求党建工作人员既需要熟悉党务知识、具备丰富的理论功底与娴熟的网络技术,又需要掌握网络文化特征与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另外,高校还需要充分发挥智力优势,用心选取理论知识丰富、业务技能较强、政治素养较好的出色人才。其一,积极培训现有的党建工作人员,提升他们获得与鉴识网络信息的技能,使他们进一步了解网络党建工作的要求与标准;其二,主动培养党建新人才,采取专兼结合的方式,创建复合型的网络党建工作队伍;其三,创建合理的培训、激励体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党建工作人员的热情,满足新时期对高校党建工作的需求,提升党建工作的水平。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校网络党建有效融合了高校党建工作与现代信息技术,对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有着积极促进作用,但高校网络党建工作阵地与平台建设既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需要结合高校的实际,认真探索新问题与新状况,进一步开创高校网络党建新局面,以及保障网络党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作者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