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转战局的密码战
2016-04-29何理
军事密码是战争中使用的保密工具,用于传递消息。破译军事密码往往在战争中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因此密码战成为了军事战争中的又一大战略阵地。在二战太平洋战争中,这样的作用尤其明显。不论是珍珠岛海战还是瓜岛战役,常常逆转战局的密码战产生了深远持久的影响。从破译奇才池步洲到情报专家莱顿中校,这些让军方“耳聪目明”的情报工作者发挥了摧枯拉朽的作用。本文试论密码战在太平洋战争中不可磨灭的价值。
关于情报学和密码学的历史研究不算少见,而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或太平洋战争的同样不少,尤其是关于中途岛海战中的情报问题。在这个领域,不可置疑的共识是密码战对二战影响巨大,诚如丘吉尔所说“密码破译者是战争中下金蛋最多的鹅”。本文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密码战的破译的战略性意义,并对未来战争中的情报问题进行展望。
一、密码战的历史回眸
密码在古代曾被称为 “阴符”、 “阴书”,用于信息保密工作。战争密码自古有之,而且密码最重要的应用也是军事,军事密码常常成为军队作为保密联络和发送指令的渠道。《高卢战记》中记载过一个这样的小故事,古罗马的军队统帅凯撒发明了一种把字母表中所有字母按照一定顺序循环移位的加密方法。例如,移位数为3时,A就变成了D,B成了E,C成了F……以此类推,单词“hello”就成了“khoor”,必须逆移三位字母才能解码。相传,凯撒就是这样和他的将士传递情报的。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密码学也赢来了其辉煌时期,产生了序列密码、分组密码、公钥密码等多种分类。战争中交战双方常常通过破译密码来获取对方的战争情报,这样“知己知彼”的信息情况会造成信息不对称的结果,而掌握密码的一方就能获得战争的主动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成功破解了德国的“齐默尔曼电报”,使得美国放弃中立地位而对德宣战,改变战争走向。二战初期,因为无线电密码被德国人破译,而使北非战场英军详细作战计划被源源不断送到德军将领隆美尔的案头,使英军陷于被动境地,直至更换密码,才使德军不再“耳聪目明”。连英国首相丘吉尔都称赞当时的密码破译者是“下金蛋最多的鹅”。
密码战的成功能让己方提前预知敌方行动,对战局产生摧枯拉朽般的作用。如此逆转战局的密码战在太平洋战争中也屡见不鲜,本文试对此进行分析。
二、珍珠岛海战的掠影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帝国海军突然袭击了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国陆军和海军在欧胡岛上的飞机场,造成了12艘战列舰和其它舰船被击沉、188架飞机被摧毁、155架飞机被破坏,共2403名美国人在战争中丧生。这就是改变美国对日态度的珍珠岛战役,这次袭击最终将美国卷入太平洋战争。
看似简单的突袭,背后却也是情报间的博弈。中统的密码破译奇才池步洲曾截获并破译日本偷袭的情报。
从1941年5月起,日本外务省与其驻檀香山总领事馆之间的密电突然增多,这引起了池步洲的注意。这些情报,主要是珍珠港在泊舰只的舰名、数量、装备、停泊位置、进出港时间、官兵休假时间等情况。外务省还多次询问每周中哪一天停泊的舰只数量最多,檀香山总领事回电:“经多次调查观察,是星期日。”这也是后来日军选择12月8日(周日)偷袭珍珠港的主要依据。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电文中还频繁报道夏威夷的天气:说是当地三十年来从来没有暴风雨,天气以晴为主。当时世界各国还没有“天气预报”这一学科,因此军港的天气如何,也属于军事秘密范围。
尽管成功破解,但是这件事似乎并没有让当时的罗斯福政府成功应对袭击。到底是当时麻痹大意,还是为了统一抗日的忍痛牺牲,就不得而知了。
在这次战争中,日本使用了独立研制的JN-25B密码,而这个号称“不可被破解”的密码让日本在这次袭击中大放异彩。虽然,从长期战略的角度来看,突袭珍珠岛是日本在太平洋海战的一大失误,但从情报的角度来看,日本的确取得了一次胜利。
三、情报史上的大捷——中途岛海战
1942年5月5日,日本帝国参谋本部下达了“海字第十八号命令”,指令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海军大将部署中途岛战役,其战役目标是占领中途岛以及阿留申群岛,全面控制中太平洋及其以西海域。
中途岛位于太平洋中部,岛上有美军重要基地,驻扎有100多架美军飞机,其中包括当时最先进的 B-17 重轰炸机。中途岛占据太平洋要津,西距日本联合舰队柱岛基地 2000 海里,东距美军太平洋舰队珍珠港基地1000 海里,南距中太平洋交通枢纽威克岛也约 1000 海里,可以称得上是制霸太平洋的交通枢纽。日军早已对此虎视眈眈。
为了夺取中途岛,山本五十六根据帝国参谋本部的命令,制订了一个庞大的作战计划,其要旨是调集联合舰队的基本兵力,共计近 200 艘战舰,其中包括 11 艘战列舰、8 艘重型航空母舰以 及 700 架作战飞机,兵分 6 路,杀奔中太平洋,一举夺占中途岛,并寻机歼灭美军太平洋舰队。不过,这样详尽的计划在开战前就被美军全部掌握。
美军获取日本海军进攻中途岛的情报得益于其破译了日本海军的“25号密码”莱顿中校。
日本海军“25号密码”是一种双层密码,由两部电码本结合组成。第一部电码本包括 4.5 万组密码,每组密码由5个阿拉伯数字组成,表示一个日文单词或短语。第二部电码本也是一组组阿拉伯数字。收发电文时,收发方都要依据特定的规则结合使用两本电码本的密码,因而极为复杂。日军认为这种双层密码不可能被敌军破译。
但这个在珍珠岛海战中还大显神威的密码成功被美军掌握。美国海军密码局在英国“布莱切雷庄园”组织的协助下,成功破译此密码,洞悉到日本人的野心,给了日本联合舰队致命一击。美军尼米兹上将曾写道:“中途岛战役本质上是一次情报侦察的胜利。”
1941 年 12 月 7 日珍珠港之战过程中,美军情报部门从一架偷袭珍珠港被 击落的日军飞机上搜出了相关密码本,这为破译日本海军\"25 号密码”提供了最初线索。此后,又有更多的线索让美军将密码逐个击破。例如,电报中出现的AF、AL、AI等代号究竟指代什么?美军成功利用日本情报工作者破解了这个难题。美国为知道这些字母代号,传递出中途岛缺水的假消息,这个消息被日本情报人员截获。之后,美军通过日本传递的“AF缺水”消息确定了AF指代的是中途岛。此外,美军还知道了AL 指阿留申群岛、AI 代指美军太平洋舰队基地瓦胡岛,以及其它一些代号的代指对象。
在中途岛海战中,日军兵力分散,对美军估计不足,且指挥混乱;而掌握了进攻情报的美军成功突袭日军,五分钟之内损失三艘精锐的航空母舰,日军元气大伤,剩下的“飞龙”号航母也被尾随而来的航母舰载机击沉。此役中,日军第一机动舰队的4艘航空母舰被击沉,同时还损失了300多架飞机、100多名熟练的航空人员。中途岛海战也成为了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
由于密码被破译,1943年4月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山本五十六也在前往布干维尔岛前线视察途中被美机伏击毙命。
四、未来的战争情报发展方向
关于为什么密码破译在二战中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这是一定时间和空间下的结果。首先,在二战前的20世纪初期,情报学和密码学有着快速的发展,而直接受到影响的就是军事战争。可以看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成功破解德军的“齐默尔曼电报”后取得了巨大的战略优势,这极大的刺激了世界各国对于情报工作和对于破译密码的重视。其次,战争规模的扩大使得情报工作更为重要。二战的规模和影响是空前的,小规模作战往往更为灵活,而在大规模的集体作战中,情报作为决策性因素影响力也加大了。最后,军事科技的发展决定了情报的价值,比起传统作战,现代军事武器可以做到更远距离的战斗,在更大的攻击范围中,准确的定时定位是可以产生致命性影响的。据此,我们也不难发现,在未来战争中军事情报会越来越重要,谁可以掌握这块高地,谁就能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历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