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会计国际化与国家化

2016-04-29余茂杰

知识文库 2016年8期

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后,以及当今世界经济的越来越活跃。会计作为财务信息交流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在国际贸易中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由于各自所处的国家环境不同,会计的国际化与国家化之间的关系也在通过联系性发挥着作用。所以,本文就从会计国际化与国家化的关系为出发点,并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来对我国的会计国际协调性提出总体的构想结构,以期对我国会计领域的有所启迪。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不断推进与深化,会计作为一种通用的数据分享方式,其信息的给予、交流与传递也已经变为了国家上经济共享的一种往来活动。但是,在不同国家,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的不同,在会计程序、方法与信息等方面都出现了不同的差异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会计的国际化与国家化已经成为了世界各国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所以,我们有必要对会计的国际化与国家化的关系给予一定的研究。

一、会计国际化与国家化的内涵

(一)会计的国际化

会计的国际化是指,在会计范畴内的国际化行为。会计的国际化要求世界各国在制定会计政策以及处理会计的事务中采取国际公认的会计方法和原则,以这种方式来满足国际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规划性与协调性问题。会计的国际化主要包括:会计惯例的国际化、会计管理体制惯例的国际化、执行会计惯例的国际化和会计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惯例的国际化。

(二)会计的国家化

会计的国家化是指,在特定的经济体制和社会制度的情况之下,根据本国独特的文化传统与自身特有的生产力水平等特点来会计的相关行为中的特有的国家特色。如果说会计的国际化是会计发展的外在原因,那么会计的国家化就是会计发展的内在原因,国际化与国家化这二者在一定程度上是互相协调着共同促进会计的稳定发展。会计作为一种具有实际意义的管理活动,某种特殊的环境对会计的发展会产生强有力的影响。所以,在世界上不同的国家中,政治、经济、社会体制会在很多方面影响着会计的发展,使得整个国家中的各种关系得到平衡。

二、会计的国际化与国家化之间的关系

(一)会计的国际化与国家化是程度不一的并存体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会计的发展也越来越趋向于国际化,但在某种意义上讲,会计的国际化与国家化是程度不一的并存体。首先,会计具有自然与社会双重的属性。会计的自然属性有本省的技术性来具体表现。当今时代,会计的快速发展,已经变成了一种可以为大公司的内部控制提供重要政策依据的复杂的工具。会计的发展必须要不断地可以提高准确的记录、计量与确认的技术,从而可以真实地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以及自身的经营成果。然后,技术是没有国界的区分的,任何先进的技术都是可以供人类共享的。国际技术可以在全世界运用,正是体现了会计的国际化特点。

尽管会计在技术层面并没有国际性与社会性,但是当会计工作人员在面临问题时的多种选择方法时,必须根据自己的主观意识快速做出判断。当然,工作人员的主观意识肯定会受到本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影响,从而对于同一个经济事务可能会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正是由于各国的环境不同,才塑造了世界各做在会计实务状况的不同,使得会计本身带有了特有的国家色彩,正是体现了会计的国家化特点。

会计的国际化与国家化即使是并存的,但是从经济的发展趋势来看,必然是会计的国际化会占据主导地位,这是各国的准则制定者必须遵循的目标。会计的国家化只是国际化的补充,是各国的准则制定者为了本国的利益所作出的具体的行为规范,从某种意义上讲,会计的国家化是国际准则下的国家化。

(二)会计国际化与国家化是矛盾统一体

会计的国家化是国际化的前提,只有有了国家化的存在和作用之后才有可能出现国际化的发展。在实际生活工作的发展来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会计信息范围的不断扩大,会计的国家化也有着向国际化发展的趋势,在适应国际化的应用于调整。

会计所提供的信息肯定会引起利益结果的不同,这就必然会导致国家化与国际化的对立与排斥。会计的国际化与国家化是矛盾统一体,因为会计的国家化在阻碍着国际化的发展,国际化也在削弱着国家化的影响,然而这种矛盾统一体必将是长期存在的。因为在以后得很长一段时间内,国际上很难形成一套适合于各个国家绝对统一的行为准则,而且各个国家的政府从自身的民族利益出发,也很难接受外界的会计准则。

总而言之,会计的国际化与国家化既是有着矛盾的一面,但两者又是相互存在的。从发达国家的会计准则来看,各个国家在原则上是遵循着国际惯例来具体进行会计操作的。但是,在实际的会计操作中,每一项经济事务都会有一种或几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可以选择。所以,各个政府与会计主体,要从多个选择方案中选择出适合本国自己国情发展的方法,切实符合自身的利益,对本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会起到巨大的帮助。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