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供材料,增强小班幼儿区域活动中 探究性行为的研究

2016-04-29李娜

知识文库 2016年8期

区域活动是通过老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各种材料,创设活动环境,让幼儿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按照自己的能力和意愿,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和活动伙伴,主动地进行探究和交往的场所。开展区域活动的意图是通过刨设丰富的活动环境,给幼儿充分的自主权,让幼儿按自己的方式去探究、去学习、去发展。区域活动与集体教育相比,教师的主导作用变得隐性,而创设环境和提供材料则是关键。许多研究表明区域活动在发展幼儿良好个性品质,探究精神和独特性方面的作用是其他的集体教育活动所无法比拟的。因此,我们以区域活动为切入口尝试提供材料,增强幼儿区域活动中探究性行为的研究。

一、具有形似性的材料

所谓的相似性是指材料的形状相似,颜色相似,大小相似,特征相似。比如:动物拼图、小抓手、找影子、动物拼图四种特征都相似,是将一动物和背景划分成有规律的9块或12块,幼儿刚拿到材料时先观察的不是动物的外形特征、颜色,而注意的是图块上的一个个小孔,他们往往拿起图块先一次次试孔,发现不对再换一块,直至该图块放入小孔正合适为止。而小抓手和找影子,它是形状、颜色相似,幼儿是根据外形轮廓与该物配对,拿到材料,对大小相差较大的材料幼儿能较快找对,而对大小、形状相似的,幼儿要将图拿过去放在影子上,仔细地观察,发现轮廓不对再换,就这样反复地尝试后才能获得成功。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幼儿不再出现反复现象,而是运用目测、思考,一次成功,这时幼儿的探究行为渐渐内化到内部行为了。这些材料的操作主要运用了视觉辨别能力,在观察中我们发现大小、颜色、形状、特征相似的材料,要求幼儿辨别的时间越长,需要幼儿进行探究的时间也就越长。

二、具有“隐秘性”的材料

这里的“隐秘性”指的是外形是幼儿很感兴趣的或新奇的材料,而内在的物质则是孩子一下子看不见,或看不见却听得到,或看不见却摸得到的,往往与孩子的生活经验不相一致的材料。比如:请你听一听、闻一闻,当孩子看见一只只八宝粥的罐子时,他们以为是八宝粥就想去拿,这时里面传出了响声,幼儿就会去播一播、听一听,甚至会想办法打开罐头去看一看。这些材料的操作,主要需要幼儿运用触觉、嗅觉和听觉辨别能力,对于幼儿来说,这些材料特别能激起幼儿想要知道里面有什么东西的欲望,但活动的规则又是不能用眼睛看,在这样的欲望下,幼儿就要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去尝试、去了解。

三、具有宽广选择可能的材料

活动区材料的“宽广、可选择性”是指玩法或操作方法的可变性、多样性和可替代性。比如动物插塑、雪花片等,幼儿在玩动物插塑时,由于动物耳朵下插的口子和动物脚较相似,因此刚开始时幼儿会将兔子的耳朵装在猴子的头上,大象的耳朵方向朝上,还将它们放在玩具橱上,旁边用长形积木一围,说这是动物园。当然经过一段时间的操作,幼儿拼搭时正确率逐渐提高。这些材料的操作,需要孩子联想的能力、创造的能力以及思考能力,因为这些材料的操作可以出现很多很多的玩法,让幼儿随心所欲地进行活动而不出现一种重复厌倦的情绪。

四、具有一定操作障碍的材料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幼儿喜欢不断反复的活动,往往是他将要掌握而又未能熟练的一些活动。比如舀豆豆,刚开始时教师提供了一盆豆,幼儿就将盆中的豆舀人碗中,这时幼儿对舀的操作感到有些难度,只舀到一点点,或在舀到碗中时会洒落,经过一段时间幼儿舀的动作渐渐掌握,而且他们会将盆中豆抖到一起再用勺舀,这时教师再提供一些口子大大小小的瓶,大大小小的勺,幼儿舀豆有的会将小瓶放入盆中再将豆舀入小瓶,有因是小朋友认为将瓶放入大盆,用小勺或将瓶移向盆,可避免豆豆洒落到桌中,因此在材料提供时要考虑到孩子的现有水平和最近发展区,既不能让孩易,也不能让孩子感到太难而放弃,而是要帮助幼儿构建发展的阶梯。

五、“新奇”的材料

“新奇“的材料是指在活动区活动中初次出现,而且色彩、外形、声音等方面对孩子富有吸引力的材料。比如,给娃娃穿衣,美工区刚投入了两个塑封的大娃娃(画在纸上),立刻就吸引了许多幼儿询问怎么玩。听说给娃娃穿漂亮衣服时,都争着给它画、印(印章),有的甚至两三个幼儿合作玩,这样的材料最大的特点是吸引孩子,给孩子一种新鲜感。但是这种新奇的材料对孩子的吸引力受时间或自身的玩法的限制较多,当孩子感到不再新奇时就有可能遗忘它,所以在提供新奇材料时我们要考虑到材料对孩子发展的价值。

六、具有“物理变化”的材料

所谓具有物理变化的材料是指孩子的动作会带来物体的变化和运动的材料。比如:舀米、玩水、玩沙、吹吸管、沉浮、走迷富等等。这些活动包括儿童对物体的动手操作和观察物体的反应两个方面,儿童发动动作是因为他想要了解会发生些什么,或是证明他们对于某一特别动作效果的预测。在实践中我们观察发现孩子对这些东西特别感兴趣。幼儿舀米时有时将米舀到碗中,有时将米堆成小山,有时将勺等物藏人米中,又有时将米舀入小碗,再倒入大碗;吹吸管时幼儿刚开始会将细的吸管插入粗的吸管中,有时会用吸管拼搭物体的形状,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会用吸管对着另一吸管吹,吹中间吸管会朝前滚,吹吸管的一头,吸管会打转。孩子喜欢听动作后发出的声音,喜欢看动作后发生的变化。

总之,要为孩子提供能激发幼儿探究性的材料,关键是教师要追随孩子了解孩子的活动方式,及时地为孩子提供支持性的环境。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花桥曹安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