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小学语文多样化教学方法的探讨

2016-04-29钟友梅

知识文库 2016年8期

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形式比较单一,且不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学习效果也比较差,所以,教师需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增强语文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产生兴趣,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以此增强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

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背景下,身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绝对不能再千篇一律地套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表面上看仿佛教师和学生都付出了很多,但实际上却是不符合教学实际的,结果常常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所以,身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应该精心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知道语文课程的学习方法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丰富多彩的,从而改变学习态度,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和获取语文知识。

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化阐述个人的几点意见和见解。

一、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然而,如今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教师的教学活动代替了学生的活动,总是对学生进行课本上理论知识的讲解和灌输,学生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在课堂上缺乏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思维过程。而探究性学习,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基础上进行的一种较高层次的学习方式,在这种学习方式中,学生能够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对于学生学习地位的体现和自主探究问题能力的提高,是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的。

比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中《钓鱼的启示》这一课时,在讲解课文过程中,我给学生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1.父亲要“我”把到手的鲈鱼放掉,态度是那么坚决,是不讲理吗?不爱我吗?2.精读课文,划出文中父亲对“我”深深的爱和严格道德教育的句子,并谈谈你的体会;3.根本课文内容,用适当的方式概括“我”心情的变化,并谈谈自己的体会;4.作者从钓鱼中得到了什么启示?你学习了本课,明白了什么道理?然后,要求学生在仔细阅读课文教材的基础上,对这几个问题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并得出正确合理的问题答案。这样,我通过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一方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对本课内容有了深入的认知和理解,对提高本节课的教学效率奠定了有效基础。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法,增加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在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技术正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于语文教学而言,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书本中抽象、冷冰的语言文字以直观立体的形象呈现,这就在无形之中增加了语文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无论是对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还是对语文知识的吸收,都是有很大的益处的。

比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中《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时,单凭课本上的文字描述和我们口头语言的讲解,学生可能无法对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毁灭的过程有清晰深刻的认识,于是,我就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了多张圆明园在毁灭前的图片与视频,并播放了《火烧圆明园》的影视片段,如此,学生便能直观地看到圆明园被毁的惨烈过程,更是通过毁灭前和毁灭后的对比,使学生产生了仇恨侵略者的情感。这样,我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既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了圆明园被毁前和被毁后的景象,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增强了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达到了学生对本篇课文进行深层次理解和感知的教学目的。

三、运用实践性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主动、积极参与

一味地对学生进行课本知识的灌输,让学生在讲台下安静地听课,既会使学生逐渐产生烦躁感,丧失学习的兴趣,也无法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所以,身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在课堂上除了完成基本的语文教学任务,还应积极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堂实践活动,这样一方面能让学生体验到语文学习的多姿多彩,促进学生的主动、积极参与,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认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学习五年级下册中《晏子使楚》这一课时,在学生大致了解了本篇课文内容后,我根据课文内容,将其编成了一个小型短剧,里面设定了课文中所具有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然后,在班里挑选几名学生,将人物角色分配给他们,如晏子、齐王、楚王、武士、囚犯等等,要求他们将短剧里面的情节真实生动地演绎出来。这样,我通过开展这项实践活动,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促进了学生的主动、积极参与,也使学生深刻体会了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的才能,达到了事半功倍之效。

总之,身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一定要精心研究和探讨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的教学策略,使教学方法不再一成不变,而是呈现出多样化,让学生愿意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学习语文,使语文课堂的教学成效得以高效化。

(作者单位:重庆市綦江区南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