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建筑装饰专业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机制的研究
2016-04-29郭莉梅
随着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教育体制的改革,高职院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渠道,在高职建筑装饰专业运用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体制,能够促进教学模式的转变,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掌握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学习技能的提高,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符合当前高职院校的教学要求。本文主要是针对高职建筑装饰专业工程结合模式,对实践教学机制展开分析,对教学实践进行研究,明确该教学方法,对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性。
职业教育是当前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实现对人才的专业培养。高职院校是进行职业教育的重要机构,与普通的高等院校培养模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能够实现对人才的系统培养。为了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将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中融入了建筑装饰专业的教学中,注重职业分析、课程开发和教学实施等活动,能够实现对学生系统和完善的评价,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完善学生的职业能力,构建合理的教学内容,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保障体系构建
(一)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
在设置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时,需要对当前的高等职业教育进行定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职业素养,促进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掌握建筑装饰专业方面的相关知识,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促进学生学习技能的提高,各项教学内容,能够满足当前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当前高职建筑装饰专业的教学要求,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良好职业素养,促进学生职业技能和自学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加强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当前的职业教育要求相符合。同时,还要结合学习的特点,给学生提供更多模拟实训的基础,建立完善的建筑装饰工程实践教学体系,促进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
(三)为工学结合教学创造条件
校内实训中心的建设,是当前高职院校教学的主要内容,应该将校内实训中心作为学生教学的主体,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加强对学生学习技能和实训项目的培训工作,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实习环境,促进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让学生通过实训的过程中,能够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
(四)建立实践教学团队
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必须要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在学校内部建立一支具有创新精神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各项教学活动,与企业建立密切的合作,让学生深入到企业内部,给学生营造了实践的机会,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技能,还可以在企业中学习到大量的实践知识,丰富学生的实践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分享实践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
二、工学结合实践教学运行与实施体系构建
(一)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形式,在对人才培养的时候,必须要对人才培养的规格按照标准的要求去实施,为人才培养建立基础。学生需要组织学生深入到企业内部去实习,学生以员工的身份进入到企业内部,在这期间学生能够达到标准的职业资格证书,促进校内实习与校外实习的有效连接,实现与岗位的对接。
(二)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
建筑装饰专业的学生在实训过程中,需要建立一体化的训练中心,在实践教学中融入理论教学的内容,及时的更新新技术和新工艺,形成完整的教学机制。在实践教学中,应该将工学结合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带领学生开展各种技术服务,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促进实践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工学结合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构建
(一)建立工学结合实践教学管理机构
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相关的教学管理者,需要加强对实践教学活动的管理,促进学校职能部门的完善,使学校、企业和学生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充分利用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促进学校各项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二)加强工学结合实践教学质量管理
实践教学在开展时,应该以学生的职业资格为标准,需要满足当前上岗技术的要求,在学校内部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促进学校内部各项实践教学内容的完善,加强对校企合作的管理,对学生实训的教学活动进行管理,并结合学生具体的实训工作,制定出合理的实训内容,加强对考核办法的管理,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价,确保工学结合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各项教学任务的高效开展,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高职院校是当前职业培训的重要方式,能够实现对人才的专业培训,给学生的实践提供条件,促进学生各项实践技能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了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专业系统的培训,使学生掌握了大量的专业技能,为学生的择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还在企业内部建立了完善的信息反馈平台,能够实现对实习学生的跟踪调查,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反馈机制,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判断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为学生的实践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
四川省教育厅资助项目“建筑装饰专业“工学交替、双师双导”教学模式研究
(作者单位:宜宾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