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握新课程理念充分展现信息教学魅力
2016-04-29葛静红
信息技术课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然而,面对新课程改革,信息技术教学同样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将新课程理念融入信息技术教学中,是信息教师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激发学习兴趣,保持长久的学习动力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学习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强化因素,学生对学习材料产生兴趣,也就有了学习欲望,才能产生学习动机,以最佳的学习心态进入到学习中去,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创设情境,添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电脑”是新奇的“玩意儿”,玩电脑是时尚的象征,开始学习信息技术课时学生往往怀着好奇、兴奋的心理,但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入,有的内容需要机械重复地训练,有的内容枯燥无味难度大,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慢慢降下来。根据新课程的学习理论,教师应积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的帮助者、促进者,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捕捉机会,恰当地创设情境,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索的愿望。例如,在教学“word字处理软件的应用课程”时,如果单纯地对系统介绍、菜单功能的使用进行讲解,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失去兴趣。因此每一节课,我都先向学生展示一幅用Word字处理软件设计的小作品:个人简历、课程表、知识小报、月历等等,然后再带领着学生具体去完成它。精美的设计吸引学生渴望自己也能创办出属于自己的成功作品,兴趣浓厚,因此听课全神贯注,操作专心致志。 2.组织竞赛,增动力。教师可适当组织竞赛,增加学习动力。几乎每个学生都有好胜心,都有较强的荣誉感,针对这一特点,可组织学生开展竞赛,“赛”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定时的进行竞赛,既活跃了学习气氛,也增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在竞赛过程中达到了“练”的目的。我们在计算机教学中,可以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各种竞赛:有键盘操作比赛,如文字录入比赛,当学会智能abc后,进行一段文章的汉字输入比赛;有游戏类比赛,如“看谁跑得快”、“谁第一个过河”等等。这样,不仅使学过的内容得以理解和消化,还使学生的操作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展示成果,强信心。教师要经常展示学生的成果,增强学生自信。即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成果的机会,同时和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比较。这样既满足一部分学生展示自己的愿望,提高自信,又给另一部分同学提供学习他人的机会,从而互相促进,取长补短,培养学生从小积极参与的竞争意识和成就感,从而更好地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
二、充分实践,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人们常说:孩子都有一种天真,好奇、好动、爱问究竟,教学中可根据学生这些特点,以及计算机学科操作性强的特点,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已有认知水平,或提供一定的学习材料,让学生能够“跳一跳,摘果子”。这些既有“可接受性”,又有挑战性的内容,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探索、研究精神。例如:在教学文档的字符格式设置时,教师事先制作好这一课知识点相关的学习材料,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后,进行练习,尝试设置字的大小、颜色、形状、字体等,再归纳小结,问学生什么是字体?在设置字体前第一步先做什么?……在这里,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指导者、帮助者,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着力培养他们独立获取知识,探求新知,勇于创新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使计算机教学活动成为生动活泼、学生乐于从事的学习实践活动。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增强,能力得以不断提高。
三、高瞻远瞩,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当今世界正在进人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社会,知识的不断创新,要求二十一世纪的人才是有创新意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可以说,一个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他的核心素质。这就要求教育者,要树立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意识,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和发散思维,启发、诱导学生勤思、善思,敢想敢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信息素养,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鼓励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善于思考,学会独立思考,突出创新意识的培养,强调创新能力的提高。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首先要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环境和机会,给学生留有更多的思维空间,不需面面俱到,包办学生所做的一切。只有在自主学习的环境里,学生才有可能发挥创造性,体验创新的乐趣。例如:在讲Word图文混排时,需要用到绘图工具栏,我只是把工具栏上重点工具,如阴影、三维效果、填充、自选图形等提示了一下,具体的操作留给学生自己完成。学生们凭着他们敏锐的观察,丰富的想象,做出了一幅幅好的作品。在亲自实践的过程中,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春天,在高度信息化的时代,教师的教学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梁丰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