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的育人分析

2016-04-29赵全华

知识文库 2016年8期

学风建设是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方面,关系到学校培养学生的质量,是学校发展建设的重要一环。学风的建设要从思想建设入手,关键是发挥学生的内在自觉性,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学风建设体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建设氛围。

学风是大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方面,学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改革的深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优良的学风具体体现在学生应该具有稳固的专业思想、明确的学习目的、端正的学习态度、严明的学习纪律等多个方面。

一、学风建设的必要性

当今校园中,学校学风建设存在着一些普遍性的问题,如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很多认为学习就是了拿一个毕业证,并没有将学习同个人的成长成才结合在一起;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纪律意识松散,自我约束能力较差,上课精力不够集中;学习作风不够严谨,吃不了苦,不能将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当中;学风氛围不够浓厚,存在着很多干扰学风建设的因素,没有将学风建设放到学生培养的正确位置上;学校的检查落实不够严谨,学校存在着能毕业就让毕业的不严谨态度,对良好学风的养成形成了很大的冲击。

学风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既有社会大背景的原因,也有学校学风建设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社会大背景中,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不良的社会思潮不断传入学校当中,直接对学校的思想教育产生冲击,使得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不断发生变化,很多学生出现了读书无用论和读书只为拿文凭的思想;在高校管理当中,过多的注重形式化的东西,追求的是高校活动的轰轰烈烈,忽视了学生自身素质的培养;因学风建设的滞后性,使得学校领导过多的追求出政绩的工作,而不愿花费过多的精力去做这一基础性工作;对学风建设的认识具有片面性,脱离了教风和文化建设而片面的只谈学风,将学风同学生工作划等号;没有充分发挥学风建设的主体—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手段过于制度化,缺乏人文关怀,对学生教育的价值观进行了偏离,过于注重一些数据化的政绩,而缺少对学生的全面培养。

二、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建立

针对这些情况,为更好地营造学校学风,建设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在学风建设中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建立完善的学风建设领导体制,并充分发挥领导体制的作用,将学风建设作为领导工作的重要一环。建立以学院院长为首的学风建设领导小组,将学风建设作为学院工作的重要部分,以提升学风水平作为学院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上下一心,齐心合力,将学院学风建设共同推进。整合学院教学、行政、就业的力量,三方合力,共同努力,形成学院范围的学风建设;成立由教师的课堂检查同辅导员的定期检查相结合的联动体制,教师和辅导员齐抓共管,共同努力,形成课堂和课下的无缝连接。学生会的学生组织同班级骨干形成学风监督建设的基层力量,形成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学生组织。

(二)、加强制度设,完善学风建设制度,用制度保证学风的营造。将制度建设作为学风建设的保障,通过学生教育管理规定和课堂考勤管理规定,将学风的监督检查和落实做到有据可依;制定班级考评细则,将班风对于学风的促进作用发挥出来,以班风促学风,带动学习氛围的提升;加强教职工课堂教学管理规定的执行和落实,将师德师风建设同学风建设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加强教书育人的功能。

(三)、加强思想教育,提高思想认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定期开展新老生学习交流会,从老生中选拔出一批优秀学生做为学院学风建设的模范榜样,进行传帮带,以期达到老生进行总结反思,更进一步,新生进行吸收创新,少走弯路。辅导员定期开展主题班会,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提升对于学习的认识,开展大学生学籍管理规定的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团学工作在学风建设中的思想促进作用,发挥书记恳谈和团组织的宣传动员作用,在学生内部开展关于学风建设的思想动员。

(四)、加强过程性管理和分类引导教育,将学风建设落实到一点一滴当中。建立学院的通报批评机制,设立了曝光台,对于违反学校规定和不利于学风建设的行为,及时予以通报批评,位于违纪行为绝不姑息。建立同家长的联系机制,将学校的教育同家庭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学校的违纪处罚和思想教育的基础上,实行逐步和家长联系的方式,将家长的教育引入到学校教育当中来。进行了学生的分类引导处理,特殊学生特殊对待,建立了学生的个人档案,并对在学风建设中表现良好的学生和经常违纪的学生都予以记录,并在日常管理中重点关注和帮扶。并将学风管理进行过程性处理,本着教育育人的目的,在教育过程中进行学风的营造,对过程性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和处理。

(五)、加强环境建设和文化建设,发挥环境育人和文化育人的作用,注重外塑内造,以环境营造良好的学风建设氛围,以文化弘扬积极的学风风气。加强教室文化建设,实行专业文化上墙,营造良好的早晚自习纪律,营造教室学习的环境氛围,加强塑造。加强宿舍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宿舍文化,将宿舍建设成学习的第二基地。

(六)、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教育,营造良好的学风建设氛围。加强动手能力操作,提升实践能力。依靠学院的实验实训设备,建立以专业为核心的人才培养基地,将课堂的实践课同课下的兴趣小组训练有机的结合起来,提升个人能力。进行与专业相关的各类比赛,丰富课余生活。开展同专业相关的特色课余活动,以活动促专业教育,以活动促学风建设。

(七)、以奖惩形成外在动力,加强奖惩体系对学风建设的促进作用。加强评奖评优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对于品学兼优的学生坚决予以奖励和支持,在评奖评优中严格按照班级排名进行筛选,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加强杠杆作用。大力宣传品学兼优的学生骨干的模范示范作用,以组织发展为重要推动力,大力宣传评奖评优中的先进骨干,将模范带头作用作为学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强对于违纪学生的监督检查,对于违反校规校级的学生和违反学风建设规定的行为,在评奖评优中坚决予以否决,以保持良好的学风风气。

(八)、加强学生自治,增强自我管理意识,形成院班两级学生自治体系,将学风建设纳入到学生自我管理当中。发挥学院学生会的学生社团作用,以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检查为主线,将学风建设纳入到学生的自治体系当中用,将早晚自习检查、课堂检查、学习氛围评比等作为学生社团的工作内容。发挥班级骨干的基层工作作用,以班级为单位,逐步推进落实学风建设方案,将班级作为一个单元开展,举行主题班会,班级讨论等形式营造学风氛围。

(九)、以教风、考风为推手,推动学院学风建设发展。严格课堂教风,将教书育人功能真正的落实到实处;严格考风制度,将考试作为衡量学风建设成果的重要杠杆,以良好的考风来促进学风的建设的发展。

(十)、加强就业的导向性,将就业导向和学业规划紧密结合在一起,提供多样的学习方式,丰富学习内容,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同学风建设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将高质量的专业就业作为推动学风建设的前进动力。

高校学风长效机制的建立,对于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提升高校的学习氛围,铸造积极向上的价值观,都有着直接的影响,高校价值观的形成对于提升学校内涵、保证办学质量也是必不可少的题中之义。

(作者单位:山东英才学院信息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