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申的“输入假说”在商务英语视听说教学中的应用
2016-04-29李青
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是当今国内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而商务英语视听说教学则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使他们在实际商务工作和社会交流中能用英语有效的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传授为中心,无法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使得教学的有效性大大降低。在“以学生为中心”和“以内容教学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带动下,逐渐涌现了一些新型的教学理论,其中最著名的理论就是克拉申在二语习得理论框架中的“输入假说”。本文结合该理论,对当前商务英语视听说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该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以此提高商务英语视听说教学质量。
一、克拉申的“输入假说”理论概述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克拉申建立了二语习得理论,其中最核心的、影响最为广泛的就是“输入假说”。“输入假说”最核心的内容是:语言习得是通过理解信息,即通过接收“可理解输入”而产生的。克拉申认为,感受性语言行为如通过视觉、听觉等输入方式在语言学习中起主导作用:通过对略高于自己语言知识的材料的理解,才能不断的习得语言;通过提供足够量的理想输入,学习者的语言技能就能随之提高。
根据克拉申的观点,理想的输入应该具备以下四个特点:
1.1输入的可理解性
关于输入语言信息的可理解性,克拉申提出了“i+1”的概念:“i”代表学习者已经达到的语言程度,“1”代表学习者要达到的更高一级语言水平,“i+1”概念的内涵即对语言学习者输入比其现有水平稍高一级的语言信息,当新输入的知识或信息保持在可理解或可解决之内的程度时,原有的知识水平和输入的知识水平之间的差异会进一步刺激学习者语言水平的发展。
1.2 输入的趣味性和关联性
输入的信息需要具备足够的趣味性并且与学习者的自身发展需要相符,减少学习者对语言学习的陌生感、枯燥感和焦虑感,才能更好的激发学习者学习的欲望,并藉此进一步增强语言习得的效果。
1.3 输入不以语法为核心
“输入假说”强调在自然的环境下通过大量的可理解输入可以自然的习得语言。传统的语言教学单纯的把语言知识特别是语法知识作为教学的重点。而以语法为基础的语言输入缺乏真实感且枯燥乏味,学习者不易接受,增加了学习者的学习负担,降低了学习的质量。
1.4 输入必须充足
学习者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是充足的可理解信息的输入,只有通过充足的语言材料输入才能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自然可以培养学习者良好语感,使教学过程产生从量到质的改变。
二、商务英语视听说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注重应试,忽略应用。很多高校的师生把如何将课程的考试成绩提高作为教学的最终目的,忽略了商务英语视听说教学在学生未来工作的实际应用才是课程设置的根本。
2.2 不够重视商务知识与英语听说知识的综合培养。商务英语视听说的课程特点决定了该课程的教学不能单纯的将语言技能的提升作为教学的重点。商务知识和英语技能的综合培养才能符合现今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2.3 忽视了教师的引导作用。有很多高校教师在教授课程时成为了教材的“复读机”,只是简单的教授教材上的语法知识,在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材料的选择、学生错误的纠正等方面没有起到应有的引导作用。
2.4 大班教学的客观环境。大学扩招以来,进入高校的学生逐年增多,很多高校出现师资紧张的状况。英语基础参差不齐的学生在大班上课,教师往往无法兼顾不同学生的要求,导致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工作中都相当无奈。
三、“输入假说”在商务英语视听说教学中的应用
3.1 重视视觉与听说结合的实际应用培养
教师在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材料选择方面应符合“趣味与关联”原则,并且应鼓励学生在课堂之外多接触与课程相关的视频、音频材料,在对学生进行信息输入的时候兼顾质与量两方面,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英语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
3.2 强化英语与商务专业之间的相互渗透的综合培养
专业之间的相互渗透不是简单的拼凑,而是利用英语作为工具学习商务专业知识的同时利用商务专业知识契合英语技能。教师的任务就是对知识进行重组,在课程教学中综合运用商务知识来培养英语技能。这种综合培养也符合“输入假说”中的“i+1”概念。
3.3 重视引导式、鼓励式教育
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客观的回应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错误和疑问,引导学生关注语法知识以外的语言交流的连贯性,鼓励学生大胆的进行听说训练。教师在课堂上不仅仅要成为传授者,而且要成为引导者、参与者,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在发现自己当前的知识水平与目标的差距,从而修正自身的不足,促进学习动力及学习效果。
四、结束语
克拉申的“输入假说”在商务英语视听说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课程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教学手段和模式的改进和革新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多媒体英语教学和商务学科知识教学,为学生提供高质足量的“可理解性”输入信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语言习得的效果。
(作者单位:西安航空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