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制造类专业实施创新教育的探索
2016-04-29韩玉娟
韩玉娟
[摘 要] 职业学校制造类专业的老师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探索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线技术工人是职教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从学生、教师、学习环境几个角度谈了制造类专业实施创新教育的方法及途径。
[关 键 词] 制造类专业;创新教育;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03-0048-02
职业学校为什么要开展创新教育?当前社会上存在着“有的人没事干”!这些人指的是那些没有实际操作能力、没有创新能力的人!同时也存在“有的事没人干”!企业并不缺乏操作工,缺乏的是能够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人才!职业学校制造类专业学生发明创造的优势在于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相应的专业技能;具有加工制作条件和专业老师的指导和帮助的优势。
一、实施创新教育,教师首先要成为创新型教师
教育的目标主要是由教师来完成的,教师良好的教育思想素养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可见,创新教育必须依靠创新型教师,通过改革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来实现。创新型教师是指那些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将其积极应用于教学中,并且具有独特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教学方法的教师。我们职业学校的学生,尤其是中职的学生,他们只有十五六岁,他们大多对自己是没有正确认识的,他们比普通高中的孩子更需要老师的引领。有着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师,他会不断改革自己的课堂教学,采用比现行教学方法更加灵活、更富有诗意、更具有创意的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育活动朝着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方向前进。
二、教师要相信学生具有创新能力
职业学校创新教育的实施,首先需要教师具有正确的学生观。职业学校教师要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创新的潜能,都能通过适当的教育取得创新型的成绩,成为某一方面的创新人才。创新能力是人类的潜能,是每一个人都具有的基本特质:创新能力不是天生不变的,它是可以发展培养的。只要智力在中等以上的人都可以有创新能力。坚信学生是创新教育的主体,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创造各种条件帮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地发展自己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我们的学生大多理论课成绩不理想,好动,思维灵活,“鬼点子多”。学习不好,上网玩游戏却精通得很。作为教师,如果能正确地引导学生,把学生的“鬼点子”变成“金点子”,有了“创新思维”,就有可能完成“创新作品”。
三、在专业知识支撑的基础上发现创新的项目
光有好的想法,没有科学技术的支撑是不可能实现的。“嫦娥奔月”的故事告诉我们,我国古代人就有了这个“创新思维”,直到现代中国人才完成了这个“创新作品”!这是一个容易想到但不容易做到的例子。我又给大家举了“电磁炉”的例子。电磁炉的技术是利用了锅体自身的感应电流产生的热量来加热的,这个技术在我们机械上的金属材料热处理技术中很早就用了,就是“感应加热表面淬火”。这是只要“能想到,就能做到”的一个“创新作品”,但不具备这方面知识也是不可能想到的,“知识是一个从事创造性活动的人必备的智力资源”。
发现创新项目,不是“闭门造车”,而要学会寻找“拐棍”。我们的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本事不强,但是给他们一个东西,让他们挑毛病,也就是找缺陷是他们喜欢做的事情。我们介绍“专利之家”“soopat”等与创新相关的网站给学生,让学生到网上去看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且教师也在网上找一些适合学生生活环境和知识现状的专利,打印出来,与学生一起分析其特点,找出其不足,试着去改进。
我们曾获得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比赛“一等奖”的作品“快速管子钳”就是将传统管子钳的螺旋调节装置,改变为推拉啮合装置,既缩短了调节时间,又不费力。之所以学生能想有这个思路,因为他们在机械基础课程中学过这方面的知识,又有过这方面的生活经验。
制造类专业学生的作品基本都与机械或者生活有关,如:自重锁紧吊运装置、一种简易车床断屑机构、自吸泵叶轮拆卸器、可调节的高精度角度垫块等,也就是创新来源于实践、来源于生活。
四、要创造创新的学习环境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的强弱,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创新意识是一种思维习惯,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一个人所受到的创新文化熏陶程度对其一生都有深刻的影响。创新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之功,也非一两件事所能触及学生内心深处的,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应创建开放的学习环境,通过学生周围环境的不断培养,才能使学生逐渐形成所谓的创新能力,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自然愉快地进行思考、研究,从而发现问题、产生联想、形成创新意识的一个主要方面。
为了创造一个创新的学习环境,我们成立了创新兴趣小组,由专业课教师担任辅导员,负责帮助学生查资料,解答疑难问题。小组里的成员有以前参加过比赛的,也有对创新感兴趣的新成员。兴趣小组每周活动一次,大家首先把自己的一些新想法介绍出来,其他同学在听的过程中不作评论,老师以欣赏的态度对待学生的每一个新奇想法,以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设计了创意征集表,在学校的教学楼设有专门的投递箱,教师会定期查看。对于有意义的项目,教师先回去查找相关资料,确定理论和技术可行,符合我们职业学校创新比赛的要求,教师与项目提出者一起讨论,作进一步的改进,形成可以参赛的创新项目。形成创新项目只是我们的目标之一,最主要的目标是让每一个小组成员树立起创新意识。确立这样的主要目标就是避免“急功近利”,即使在校期间没有项目参赛,也会对他们将来走入社会、参加工作带来大的益处。我们兴趣小组成员好多毕业后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出色,经常能够发现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受到公司的重视,让学生在校期间形成“创新思维”,使其终身受用!
创新教育,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项长久的工程,深入工程,不是表面文章,要看是否扎根于学生的心中。实施创新教育的目的是在我们职业学校的学生心中播下一粒创新的种子。培养“有创新意识”的技术工人是我们职业学校老师不可推卸的責任。在创新教育实施的过程中,一个人的力量是薄弱的,但我们每位教师至少可以影响我们自己的学生,我们又是幸福的!这也是我作为一名职教教师最大的成就感。
参考文献:
[1]崔德举.创新教育应遵循的原则[J].陕西教育,2003(1).
[2]徐辉.创新教育的理论及其哲学人类学基础[J].教育研究,2001(1).
[3]张小宝.实施创新教育工程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J].中国高教研究,2000(12).
[4]熊吕茂,薄明华.创新教育理论研究综述[J].当代教育论坛,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