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校信贷风险的影响与控制

2016-04-28孙静

经营者 2016年1期
关键词:信贷风险风险控制高校

孙静

摘 要 在扩大招生规模和筹资能力有限的办学条件下,负债经营成为高校在快速发展过程中缓解资金矛盾的必然选择。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与机会并存。要想实现高校健康快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合理确定高校信贷规模,防范和控制信贷风险。本文从高校信贷产生的原因以及高校信贷可能面临的风险和影响来分析,提出对高校信贷风险防范的建议,以期对目前我国高校存在的信贷业务有所助益。

关键词 高校 信贷风险 负债经营 风险控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高等教育战略决策的实施也加快了步伐,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2014年,全国高校录取人数高达698万人,与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高校录取的人数160万相比,足足增长了4倍有余。在高校连续扩招的同时,办学面积不足、基础设施难以满足陆续增长的在校学生的需求、教育资源紧张等问题也日渐凸显。为解决扩招带来的诸多问题,各大高校积极寻找各种渠道筹集资金。但传统的高校收入来源所筹资金往往有限,能够利用的融资渠道也十分狭窄,银行信贷便成了高校融资的主要渠道。

据调查,在我国,公办高校贷款总规模高达2000亿元到2500亿元。全国几乎找不到一座高校不存在贷款。根据高校办学规模不同,高校贷款规模一般在4亿元到8亿元之间。高校信贷问题已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乃至整个社会经济领域中的热点。因此,本文想从高校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高校经营的相关问题做出思考。

一、大规模高校信贷的原因

(一)持续扩招,资金紧张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学校属于重要的社会公益性质的事业法人,国家财政拨款是高校传统的主要收入来源。早在1993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就要求国家财政对教育经费的投入要达到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4%。可事实上,我国国家财政在保证了义务教育的前提下,对高校投入的资金往往达不到4%的要求。与此同时,高校收入来源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学费,又受到国家严格控制,因而高校想要达到增加收入的目的,通过提高教学收费是不可能完成的。

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为响应国家培养人才、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号召,各大高校开始了持续10多年的扩招。随着入学人数的不断增多,在校学生数量不断扩大,与之相应,各大高校的办学成本不断增加,这使得高校原有的办学条件难以满足新的需求,学生公寓、教学地点、师资力量、馆藏图书等软硬件条件矛盾越来越突出。财政拨款和学费收入难以满足高校的自身发展需求,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大量投入迫使高校寻找新的收入来源。

(二)高校办学理念的转变

负债经营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应运而生。负债经营理论是企业资本结构理论的核心部分。企业在负担债务的情况下,债务风险会形成无形的压力,从而迫使公司管理层主动采取措施,改善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优化资本结构。高校要参与市场经济活动,就要遵循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各项规则。财政拨款有限,便通过筹资活动来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

通过银行贷款,高校走出了财政拨款不足带来的困境,为高校扩建提供了经费支撑。高校在负债经营的情况下,面临的市场风险也会相应增大。高校作为贷款人,必须在约定时间内偿还银行贷款。在贷款期限内,高校要承担政策、利率以及管理方面的风险成本。在风险成本下,有限的时间和贷款资金会得到更好的利用。高校扩建贷款资金专款专用,尽早完成扩建工程,使得教室、图书馆、学生公寓早日投入使用,以便吸引更多优质生源。保证高校每年的固定收入稳重有涨,才能有助于偿还银行贷款。同时,这还要求高校在背负贷款的情况下,提高科研能力,加大科研创新,提高高校的综合实力,吸引社会企业与高校合作开发,产生更多回报。

(三)金融机构的贷款倾向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银行也需按照市场机制运营资金,会更倾向于“安全与收益”都有把握的资金去处。在国有企业、房地产行业均不太景气的情况下,除非有政府的行政命令或担保,银行是不愿意为其贷款的。相反,国家鼓励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现正处于买方市场。并且高校每年都有财政拨款和学费收入,收益是稳定的。从表面上看,高校每年的办学结余用来偿还本息是没有问题的。另外,高校作为企业,资金流通须在银行开立相应账户,因而银行能够相对稳定地掌握高校的资金状况,而且银行能够通过法律等手段查封学校的户头,直接划拨款项。因此,作为金融机构,考虑到自身的发展,银行更愿意向高校贷款。

二、高校信贷面临的风险及其影响

随着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银行信贷的快速增加,高校信贷的风险愈加凸显。大多数高校都存在贷款规模大、结构不合理、资金周转困难等问题,畸形的信贷规模阻碍了高校健康有序的发展。因此,不管是银行还是高校,都应该高度重视高校贷款的风险。

(一)高校信贷面临的风险

(1)政策风险。政策风险主要指因国家政策的不确定或政策变动带来的风险。当一个国家鼓励高等教育发展时,政府往往会出台一系列的贷款优惠政策,如贷款贴息等。此时,高校投资融资环境相对宽松,信贷风险较低。相反,当贷款规模达到一定上限,国家会对信贷业务进行控制,此时信贷风险则会增加。

(2)利率风险。利率风险即我们平常所说的利息,是指由于利率水平变化引起贷款资金成本变动而可能带来的损失。高校贷款多为长期,所以利率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在贷款期间,利率水平的变化直接影响高校贷款风险。贷款利率高时,高校要将负担更多的债务。但就目前来看,去年以来央行几次降准降息政策客观上降低了高校的信贷风险。

(3)管理风险。高校贷款的管理风险是指因对贷款资金管理不善造成的贷款资金流失的风险。由于高校诸多费用长期以来都由国家财政拨款,高校财政习惯性无偿使用资金,养成了一种松散的观念,认为凡事都有国家财政补贴,几乎不会考虑到节约资金、合理开支、相互监管。这种松散的观念势必会影响到对贷款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如果不能建立一套有效的贷款资金管理模式,可能会给贷款资金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近年来,贪污腐败现象在高校频发,其中有不少是私自挪用贷款资金,中饱私囊。贷款资金一旦被贪污,将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也会对高校今后的贷款造成影响。

(二)高校信贷风险产生的影响

(1)对高校自身的影响。在银行向高校发放贷款后,高校每年需要偿还银行贷款本金和利息。但高校每年的办学结余是有限的,贷款资金又要投入到新的建设项目中,为按时还本付息,不少高校对办学资金能省则省,能减则减。在此情况下,高校原有的财务报销体制,教师培训、对外交流和科研项目等一系列日常工作都会因贷款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长此以往,最终会导致高校人才流失、教学和科研质量下降等问题,进而影响高校师生正常的生活和学习,而且这种影响是渐进式的,日积月累最终会影响到学校的综合实力。在已有贷款的情况下,高校如若想再次贷款,则会承担更大的压力,贷款机构会承担更大的风险,因而高校再次贷款必定会受到原有贷款的影响。大多数高校的贷款投资于新校区的建设,但新校区的建设项目周期长,贷款资金被占用的时间也相应变长。往往会出现新校区建设尚未完工,工程款项还未支付完,高校就要开始向银行归还贷款资金的情况。为了支付每年应还银行的本息,高校不得不举借新债还旧债。如此反复,恶性循环,高校的财务状况则会出现死账、坏账。

(2)对金融秩序的影响。当整个社会存在数额庞大的高校贷款,高校一旦不能按时偿还本金和利息,则会影响到整个金融体系的资金安全。银行因贷款未能收回产生的漏洞不断增加,存贷款比例失调,将不利于整个社会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高校在我国的行政体系中,属于事业单位。而我国法律规定,学校等公益性质的事业单位不得作为保证人,其教育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不得抵押。也就是说,贷款到期,高校如果不能偿还债务,银行也不能用高校的资产来抵押以减少损失。这样一来,银行将损失大额资金,金融秩序必然会受到影响。

三、加强高校信贷业务风险控制的建议

(一)明确高校定位,适度负责

在我国,高校属于事业单位,高校贷款与普通企业贷款还有很大不同。普通企业从银行获得的贷款资金,往往用于生产流程中,最后回收贷款,偿还本金与利息。与高校贷款资金相比,普通企业贷款一般都是流动资金,时间短,贷款资金利用率高,周转速度快。而我国高校的贷款资金,往往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高校基础设施建设如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等,建设周期长,占用贷款资金的时间也就较长。而在基础设施建设期间,只有资金流出。只有当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入使用,高校才能开始扩大招生规模,增收学费、住宿费,最终从财政剩余中归还贷款本息。因此,高校贷款时间越长,贷款规模越大,则风险就越高。所以在高校持续扩招多年后的今天,教育主管部门应从实际出发,重新审视当前的高校评价体系,调整高校发展战略,引导高校改变原有的以硬件建设为重的办学思路,从根本上降低高校因基础建设对贷款的依赖。

(二)拓展筹资渠道,优化筹资结果

在负债经营的环境下,高校若还是只依靠传统的财政拨款和学费收入,不仅偿还银行贷款本息会成问题,恐怕连正常的教学科研活动也会受到影响。因此,高校务必要发挥其高等教育科研的优势,提高技术收入在学校收入中占的比重,改变学校收入单纯依靠学费收入和财政拨款的局面。否则,一旦出现生源的大幅波动,高校财务状况必然进一步恶化。在拓宽筹资渠道的同时,要合理配置高校收入,加强预算管理,避免不必要的费用和开支。此外,高校所在的省、市一级政府要积极推进省部共建工作,加大对高校贷款的贴息力度,稳定高校的财务状况。因为高校信贷一旦出现问题,最终必然会转化为地方政府的财政危机,那么政府将会承受更大的财政压力。

(三)加强贷款资金管理

目前,随着反腐倡廉工作的不断推进,全国上下各单位对公共账务的监管都十分严格。在负债经营中的高校,更要加强财务风险意识,提高贷款资金的使用效益。务必要建立起完善有效的绩效预算体系。首先,高校必须要明确自身定位,合理控制贷款规模与偿还期限。贷款规模要与办学规模、偿还能力相适应。高校财务部门还要加强贷款资金的日常管理,严格按照会计制度进行正确的账务处理。必要时,可以建立信贷风险预警系统,以加强贷款资金的监管,实现专款专用,避免贷款资金的流失。

(作者单位为绵阳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 陈海宁. 浅论高校扩招中的财务风险及控制[J].价值工程,2012(34).

[2] 李素红.高校财务风险评价与预警模型构建[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5(05).

[3] 边旭,李云.对化解高校债务风险的思考[J].财务通讯,2010(32).

[4] 谢靖.高校贷款风险的成因及防范对策[J].会计之友,2010(02).

猜你喜欢

信贷风险风险控制高校
金融科技助力防控信贷风险研究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控思考
论增强企业经营管理的风险意识
医院财务管理风险及改进措施分析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形成的内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