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思考

2016-04-27胥建军

新校园·中旬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数学课建构创设

胥建军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无论是概念的引入还是法则的提出,还是数学问题的引入都必须依赖一个合适的问题情境,一堂高效的数学课无不依赖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创设是备课的主要任务,是学案的主要内容,是数学课堂成功的关键。

一、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必要性

情境创设,其实就是系列问题围绕一个核心内容的信息结构,在这个系统性的结构中有着自身的规律。它是围绕某一数学教学内容的和现代教学法相结合的整体方法构建。基础数学是抽象的产物,是从现实原型中提取的“理想化”的思维产物,是一个依赖于外界事物而又超越其具体形态的抽象结构。其抽象的本质属性和青少年学生的认知水平之间有着一段很远的距离。因此,新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数学情境的创设是以唤醒学生已有经验、增加学生思维素材、促进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和解题联想的必由之路。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事物,激活学生数学思维,为学生知识合理生成提供素材必将成为数学教学方法高效建构的根本目的。

二、创设数学情境的几个原则

一是新问题的情境必须建构在已经掌握的问题之上,而且紧密相关,有水到渠成的功效。二是实际应用题的情境创设不脱离实际和学生生活经历和经验积累。问题情境中的材料必须是学生能看懂的,实践性和趣味性必须同时具备。三是多角度准备材料,实现综合性问题的题型引导和方法铺垫。四是新问题的情境必须层层递进,变式训练,不断地刺激学生的解题欲望,拓展学生的方法体系。整个教学过程的各问题情境相互呼应,成为一体,实现由“铺垫”到“建构”的转化。

三、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方法

选择合适的素材是问题情境创设的核心。素材非常多,有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有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场景,有学生已有的数学认知。教师可以筛选、提炼、改编,应用到情境创设之中。教师在备课时应该能预测到学生对知识的困惑和解题方法的困顿之处,改编新题,分解题目的题设和图形,实现问题的重组整合甚至变式。

1.情境不仅仅为导入新课创设

实施课程改革之初,不少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第一项总是“情境导入”,好像情境是为导入新课而创设,而在新知识教学过程中,仍然以讲授为主,这种教学方式只是“填鸭”式教学的新表现。所以学生学习过程如同嚼口香糖,开始甜味十足,逐渐如同嚼蜡,何来兴趣可言。所以,情境创设应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尽可能引出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在各环节的情境创设时,注意其中的衔接和过渡。

2.情境的创设并不是时时处处需要

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应以该情境能否很好地承载数学知识作为标准,而不是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这样只会舍本求末。

3.不要把数学情境神秘化、复杂化

情境创设不是很深奥的,其在大多教师的课堂中存在着。一个故事、一幅图画、一个游戏、一个生活中常见的购物场景、一段启发思考的语言等,都可以视为数学情境。关键问题是引入课堂时,将学习的内容进行设计后包含到情境中,以拉近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距离,为学生提供知识的生长点。切不可为了制造气氛,强行设置不能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情境,使课堂看似气氛活跃,造就了“热闹”的场面,但所设置情境与主题内容相差甚远,造成学生认识偏移,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达不到预期效果。

4.创设情境不要脱离数学本质

数学情境其实是一种由刺激性的数据材料和背景信息构成的,从事数学活动的环境,是产生数学行为的条件,作为一堂数学课更应该体现的是数学味,更应该关注的是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思考。

5.情境的创设不要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活环境

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通过解决身边的问题,把知识建构起来,体验更深刻,理解更到位,更容易激发、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内在兴趣。现行教材的不同版本就非常注意这一点。如青岛版教材中与大海有关的情境比较多,而北师大版教材与购物、旅游有关的场景较多。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本地实际灵活驾驭教材,创设接近学生实际的情境,力求真实、朴素、不奢华,不能拘于形式。

6.创设情境要注意避免泛生活化、泛趣味化

数学问题情境绝不是越真实越好,对于生活的真实,数学课应当有选择地适度模拟,只有真正能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数学思维的问题情境,才是数学课最需要的。而过度的生活化、趣味化,容易引导学生偏离数学主题,进入生活思考、趣味思考,喧宾夺主,事倍功半。

7.数学情境的创设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

不同的年龄,观察、思考、理解问题的方式不同。因此,低年级要选择趣味性强的、好玩的情境,如动画显示情境、课堂游戏情境等。而高年级要选择可操作性较强的、有拓展性的、接近现实生活的情境,如制作、试验、旅游、购物、调查等,淡化故事味。

总之,把切实有效的情境合理地带进数学课堂,通过数学情境的创设,能够转变学生过去的封闭、被动、接受性的学习方式,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之间、具体问题与抽象问题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使学生不断积累经验,真正成为知识意义的建构者。

猜你喜欢

数学课建构创设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创设未来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有趣的数学课
讨厌的理由
建构游戏玩不够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网红”数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