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的护理质量及家长满意度探讨分析
2016-04-27高立梅
高立梅
(仪征市人民医院,江苏 扬州 211400)
PDCA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的护理质量及家长满意度探讨分析
高立梅
(仪征市人民医院,江苏 扬州2114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PDCA护理干预模式对小儿哮喘护理质量及家长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2014年仪征市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哮喘患儿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PDCA 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后,两组患儿哮喘发作次数及住院次数均明显少于干预前,生活质量各项评分与干预前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哮喘发作次数、住院次数、FVC、FEV1及PEF 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护理模式能明显提高哮喘患儿的治疗效果、改善生存质量、提高肺功能,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潜能,提高家长的满意度。
[关键词]PDCA护理模式,小儿,哮喘,护理质量,家长满意度
哮喘是临床小儿常见的多种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性疾病[1],以反复发作的喘息、胸闷、气促及咳嗽为主要特征,具有长期性、周期性或反复性的特点,临床治疗较为困难,严重危害小儿的生命健康。仪征市人民医院儿科将PDCA循环护理模式应用于哮喘患儿中,旨在探讨有效的护理干预模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2~2014年仪征市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哮喘患儿120例,均参照哮喘协会的诊断标准确诊[2],排除畸形及其他系统疾病并发症患儿。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120例患儿分为两组。研究组60例,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2~13岁,平均(7.6±3.1)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3.4±1.2)年;病情,轻度27例,中度22例,重度11例。对照组60例,其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3~11岁,平均(7.3±2.9)岁;病程3个月~6年,平均(3.1±1.5)年;病情,轻度26例,中度24例,重度10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基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儿均采用纠正酸碱平衡、抗炎、吸氧、祛痰、解痉、保持呼吸道畅通、雾化吸入激素等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在患儿就诊时,由护理人员对患儿家长进行疾病知识、药物知识、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及就医须知等常规宣传,提高哮喘患儿及家长配合治疗的积极性。
研究组采用PDCA 护理干预,包括4个阶段:首先,计划阶段,简称P,对患儿健康情况进行评估,建立健康档案,有针对性地制订护理计划,以规范患儿行为。第二,实施阶段,简称D,包括:a) 饮食干预:在患儿哮喘急性发作期,嘱咐进食清淡、易消化、维生素含量及热量高的流质食物,多饮开水;恢复期应限制饮水量,多补充新鲜水果和蔬菜;b) 心理干预:在急性发作期要安抚并鼓励患儿,尽可能满足患儿的合理要求[3];恢复期,鼓励患儿与家长沟通,指导家长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患儿,为患儿取得家庭支持;c) 预防哮喘反复发作:帮助患儿选择适合自身的体育锻炼项目,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以增强其身体素质[4],防止哮喘反复发作。第三,检查阶段,简称C,随访期间,了解患儿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合理分析。第四,处理阶段,简称A,针对每位哮喘患儿存在的问题,重新制定干预措施和计划,并进入到下一个循环,在循环过程中不断完善护理干预措施。
1.3观察及评价指标
a) 观察并记录护理干预前后患儿哮喘的发作次数及住院次数。b) 监测肺功能:记录两组患儿护理干预后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量(FEV1)以及呼气峰值流速(PEF)。c) 生存质量评定:采用本院自制的儿童哮喘生命质量量表对其进行评定,该量表包括日常活动、身体状况、心理活动及环境因素4个方面,每一方面均采用 5 分评定法,其中,最好者评分为1分,最差者评分为5分。d) 家长满意度评价:采用本院自制的调查问卷进行满意度调查,主要包括满意、较满意、一般、不满意四个方面,在患儿出院时由护理人员统一发放,并监督患儿家长完成,100%回收。总满意度=(满意病例数+较满意病例数)×总病例数-1×100%。
1.4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儿哮喘发作情况对比
干预前,两组患儿哮喘发作次数及住院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哮喘发作次数及住院次数均明显少于干预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儿哮喘发作次数及住院次数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儿哮喘发作情况对比±s) 次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1)P<0.05;与对照组比,2)P<0.05
2.2护理干预后两组患儿肺功能指标对比
干预后,研究组患儿FVC、FEV1及 PEF 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护理干预后两组患儿肺功能指标对比±s) 次
注:与对照组比,1)P<0.05
2.3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儿生活质量对比
干预前,两组患儿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生活质量各项评分与干预前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降低更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儿生活质量对比±s) 分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1)P<0.05;与对照组比,2)P<0.05
2.4护理干预后两组患儿家长满意度对比
干预后,研究组患儿家长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护理干预后两组患儿家长满意度对比
注:与对照组比,1)P<0.05
3讨论
哮喘是临床小儿常见的慢性气道炎性疾病[5]。由于炎性反应使患儿呼吸道发生可逆性狭窄、阻塞及呼吸道高反应,进而引起不同程度的肺损害,在多种刺激因素下可引起哮喘的急性发作,给患儿身心带来严重影响的同时,也给患儿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6]。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下,由于护理人员主动性不高、患儿配合度不高、依从性较差等因素的存在[7],导致小儿哮喘的护理质量并不十分理想。寻求有效的护理干预模式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难题。
随着护理学的不断发展,美国著名专家戴明提出了PDCA 循环模式[8],这是一种在常规护理程序的基础上将护理进行循环质量控制及评估的护理方法,该模式注重细节量化、环节监控、全程互动,实则是一种大环套小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PDCA循环模式使护理质量监控由之前的事后控制转为事前、事中及事后评价的系统管理模式[9],在实施操作中能够对计划方案进行系统的评价,根据患者反馈的结果采取措施、巩固成绩、吸取教训,使护理过程更具有计划性和系统性,实现护理质量的可持续性改进。研究表明[10],将 PDCA 循环护理模式应用到小儿哮喘的护理干预工作中,可使护理工作有计划、有落实、有检查、有处理,医护人员在实施过程中可根据患儿个体特征不断进行修正、完善,且护理干预措施易被患儿及家长接受。有专家发现[11],PDCA循环模式能显著降低儿科护理风险,提高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患儿哮喘发作次数及住院次数均明显少于干预前;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儿哮喘发作次数及住院次数明显减少。肺功能是一个评估肺康复效果的重要生物学指标,FVC、FEV1及PEF是衡量肺功能的常用指标,可敏感反映运动耐力及呼吸功能。研究表明,通过PDCA自我管理模式可有效进行长期肺康复锻炼,有益于改善哮喘患儿的肺功能;此外,该模式同时能使患儿形成良性循环,巩固自我管理行为,提高肺康复的积极性,增强肺运动耐力,减轻哮喘的发作。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研究组患儿FVC、FEV1及 PEF 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降低。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降低更为明显,提示PDCA干预模式可改善哮喘患儿的生存质量。干预后,研究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进一步说明PDCA护理模式易被患儿家长所接受,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PDCA能降低患儿哮喘的发作次数及住院次数、改善生存质量、提高肺功能,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潜能,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凌素环,黄丽萍,朱晓燕.PDCA护理模式改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3,20(6):743-744.
[2]李英.整体护理干预在小儿哮喘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4):134-135.
[3]Molly A Martin,Giselle S Mosnaim,Daniel Olson,etal. Results from a Community-based Trial Testing a Community Health Worker Asthma Intervention in Puerto Rican Youth in Chicago[J]. Journal of Asthma,2015,52(1):59-70.
[4]李珍芬,刘杏丰.PDCA护理管理对儿科护理质量与家长满意度的影响[J].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4,22(5):707-708.
[5]殷秀伟.PDCA护理模式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综合效果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1(3):486-487.
[6]边瑞军,杨晓莹.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雾化治疗效果及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8):391-392.
[7]Kintner E,Cook G,Marti CN,etal.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 on Cognitive Asthma Outcomes of the Sharp Academic Asthma Health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 Program and a Non-academic Program[J].Res Nurs Health,2015,11(2):389-390.
[8]郝英双,胡萃,孙玻,等.延续性护理对小儿哮喘患者情绪及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12(6):1262-1264.
[9]Stephanie van Bragt,Lisette van den Bemt, Regien Kievits,etal. PELICAN:a Cluster-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in Dutch General Practices to Assess a Self-management Support Intervention Based on Individual Goals for Children with Asthma[J].Journal of Asthma,2015,52(2):211-219.
[10]陆卫民,赵雪频,孙海英,等.护理干预对雾化吸人治疗小儿哮喘疗效及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143-144.
[11]陈莲.支气管哮喘患儿 88 例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5):278-279.
本文编辑:王立钧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0126(2016)01-0069-03
[作者简介]高立梅,女,主管护师,从事临床护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