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党建工作创新思考
2016-04-27石玉昌
石玉昌
(龙岩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福建 龙岩 364012)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党建工作创新思考
石玉昌
(龙岩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福建 龙岩 364012)
摘要:“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党组织所处的环境明显地发生了变化,党建工作效率低、成效不显著等问题日益凸显。网络党建模式应运而生,这是对传统党建工作的有益补充。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当前高校网络党建工作中还存在对这一新事物认识存在偏差,网络平台建设不完善,互动模式不强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除了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外,还要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监管,形成良好的线上线下互动模式。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网络党建工作;传统党建工作
一、调查的缘起及开展网络党建工作的可行性
(一)数据的来源网络党建,是指依据网络平台开展党建工作。这一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上的网络党建,是指党建网络、博客、BBS等新媒体的建设,以及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党员活动,也可以理解为“互联网+党建”工作模式。广义上的网络党建,“除了狭义上的网络党建所涉及的内容外,还包括党建软件系统、党建网络平台、党建网络氛围的非物理形态。”[1]本文所说的网络党建工作,侧重于狭义的理解和阐释,即着重强调网络党建的工具性。
为了更加直观地研究当前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情况,2015年暑期,课题组利用网络问卷和纸质问卷相结合的形式,对福建省的12所高校2500名本科学生党员和12个本科学生党支部(每校一个支部)做了调查,经过筛选,共回收有效问卷2356份,有效回收率为94.24%(见表1)。问卷主要涉及以下内容:一是高校学生党员、高校党建工作者对传统党建模式和网络党建模式的看法;二是网络党建工作模式是否是传统党建工作的有益补充;三是各高校为网络党建工作模式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是否有利于网络党建工作的发展;四是调查网络党建和传统党建两种工作模式的有机融合。针对学生支部,课题组采取结构性访谈的方式进行调查。同时,辅之以笔者2014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课题问卷调查表》①中的数据,在两次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撰写了本文。
表1 样本总体特征
(二)“互联网+”背景下开展网络党建工作的可行性1.高校拥有完备的网络设施,学生上网时间充裕。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拥有较为先进的网络平台,这是网络党建工作开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据调查,高校移动基站的设置非常完备,几乎所有的高校均在教室、宿舍覆盖了无线网络,有70.9%的高校在图书馆覆盖免费无线网络,为各种移动终端提供了便利,笔者所在的龙岩学院图书馆就是其中之一。
调查发现, 网络正日益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 大学生是互联网使用的重要主体,并拥有较好的上网条件。从硬件上看:78.5%的同学有自己的笔记本电脑,100%的学生有一部手机,15%的学生有2部手机,3%的学生有2部以上的手机,其中拥有智能手机的学生达到了93.5%。从软件上看:大部分学校都有无线网络覆盖,覆盖的范围主要集中在图书馆、教室和宿舍,这些地方恰恰是学生最主要的生活和学习场所。从上网时间上看:68.2% 的学生每天上网3小时以上, 17.6% 的学生每天上网的时间(包括手机上网)为2-3小时, 14.2% 的学生每天上网1-2小时。可以说,上网成为学生每天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分析上网的原因,33% 的同学选择“获得学习资料及其相关信息”,9.7% 的同学选择“因为通讯快捷,方便沟通”, 42.5% 的学生选择“游戏等娱乐项目”。在问及“获得学习资料及其相关信息的类别”时, 22% 的学生选择“科研学术类”, 18.2% 的学生选择“政治新闻类”, 38% 的学生选择“娱乐新闻”, 其余的学生的选择“其它”。以上调查结果表明, 大学生上网的时间较多,上网的内容多样化,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相当多的学生把上网时间都用在了休闲娱乐上。
2.部分传统党建模式受到众多学生的排斥。传统的党建模式主要包括“三会一课”,这种方式固然有其可取之处。但受到场地和时间的限制,加之开会形式单一,上课内容枯燥,广大学生对此有一定的抵触心理。只有不到14%的学生喜欢传统的“三会一课”模式。结合访谈,笔者了解到,这是由开会的形式和授课的内容决定的,与授课教师的水平有很大的关系,并不一定是“三会一课”制度本身存在问题。(见表2)
表2 对“三会一课”的态度(%)
广大学生之所以抵触传统的党建工作模式,一方面是由党建工作的特殊性决定的。以发展党员为例,它有严格的固化模式,程序无法简化,时间节点比较严格,每一个发展步骤具体而规范。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在党建工作中,也确实存在工作方式缺乏创新、宣传内容陈旧、说服力不强、党组织和党员之间缺乏互动等问题(见表3)。
表3 对传统党建工作模式抵触的原因(%)
3.网络党建迎合了众多学生的心理需求。当前,高校中的大学生以90后为主,他们思想活跃、抵触传统束缚、易于接受新事物、创新能力较强。网络党建工作模式迎合了众多学生党员的心理需求,网络作为社交工具,俨然已经成为当代人生活的一部分。(见表4)前文已经提到,学生的上网时间较多,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就是如何在学生上网的过程中加入党建内容的问题。
表4 对网络党建工作的态度(%)
理论上,网络党建模式也确实符合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要求。在网络条件下,信息传播和更新的速度快,承载内容多,无形中减少了信息传递的层级,使得党组织趋于理论上结构较优的“扁平化”,上下级沟通便捷、效率较高。加之网络具有狭义上的匿名性,彼此交流顺畅,密切了党组织和党员的关系。打破了地域、时空界限和党组织间的壁垒,扩大了群众对党政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因此,网络党建为新时期党建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空间和可利用模式。
二、当前高校网络党建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党建工作者对网络党建工作的理解存在偏差部分高校党建工作者和党员对网络党建工作的理解存在偏差,认为党建工作就是要“四平八稳”“不能越雷池半步”。调查中发现,很多人把网络党建理解得过于狭隘,60%以上的党员将网络党建单纯地理解为“利用网络平台发布通知”,其余的党务活动,除了在党员系统软件中录入党员信息外,其他的活动仍旧需要采取传统的党建工作方式。调查显示,除通过网络党建进行“学习活动”的赞成者(85.6%)和“对党员后续培养的跟进”(98.2%)多一些外,选择“发展、培训党员”“日常管理”“学习活动”等选项的比重均不大。(见表5)有超过90%的党员认为“发展党员要按照传统的模式”,在追问之下,大多数党员认为“发展党员是一件严肃认真的事情,传统的党建模式固化,可操作性强”,网络党建显得“不规范”,同时“怕受到上级党组织的批评”。这也说明,绝大多数的党员对网络党建工作持观望态度,有“想利用网络党建又怕犯错误”的两难心理。
表5 哪些党员活动比较适合通过网络党建的模式开展(%)
(二)党建网站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党建网站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缺少专门的党建网站平台。很多学校(85%)依托党委宣传部、组织部、党政办公室等网站作为党员教育平台。66.8%的高校在自己学院的网站上开辟了党建专栏。有超过90%的学校(二级学院)在普遍性的党员教育活动(如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三严三实”教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建有“临时性”的主题教育网站(或专栏)。也就是说,尽管很多高校有建立相关的网站,但是教育内容分散在多个部门,各部门的信息没有统一整合,即缺少综合性的网络党建平台,受众获得的信息呈“碎片化”状态,网站对信息的整合功能没有发挥出来。二是党建内容不丰富,80%以上的学校的党建网站都是对上级党组织教育内容的简单转载,缺乏具有当地、自己学校的特色内容。“亮点”不突出,对身边榜样的宣传力度不大。(见表6)比如,几乎所有的党建网站都注重对“焦裕禄式的好干部”进行宣传,这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为普通党员起到了“标杆”作用,对本校优秀党员干部等先进人物的宣传力度不大,学校的先进典型没有凸现出来。
表6 所在学校(学院)党建网站中宣传的主要内容(%)
(三)线上、线下教育的结合程度有待提高倡导网络党建工作,并不是在网络党建代和传统的党建工作中任选其一,而是要将二者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出现“1+1>2”的效果。调查显示,有超过75%的学生党员认为“学校开展网络党建工作时,没有辅之以传统的党建工作”,60.8%的人认为,学校在开展部分党建活动时“长期使用一种教育方式”,有50.4%的人认为“所开展的教育活动应该将线上线下结合起来,但实际中却没有这样做”。大家普遍(超过90%)认为,“将网络党建和传统党建方式结合起来,实效性会更强”。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可能有:一是一些党政工作者本身对网络党建工作的认识不到位,这一点前文已经提及;二是部分党建工作者缺乏科学的策划,利用网络党建工作模式开展工作时缺乏互动。调查显示,学生经常使用(每天至少登陆一次)QQ的占 96.7%;经常使用微博的占52.4%;开通博客的占12.4%,这表明了即时通讯交流工具比较受到大学生的普遍欢迎。而党建类网站总体来说还是按照比较传统的建站风格进行管理,在网络平台上,党员之间、党员和党组织的互动不多,线上的教育效果不明显,宣传和引导作用不强,自然也就影响了线下相关活动的开展。
三、优化高校网络党建工作的路径
(一)对网络党建工作要有清晰的认识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社会上的各种反动思潮,绝大多数是通过网络进行传播的。网络这一平台恰恰是当前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不良思潮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因此,理论上讲,也只有通过网络这种形式来应对不良社会思潮的网络传播,才有可能逐步占领互联网的高地。网络党建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它给党建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它的正面影响力正逐步凸显出来。不论是党务工作者还是普通党员,一定要摒弃故步自封、因循守旧的做法,要在全面了解影响党建工作因素和当前形势的基础上,解放思想,对网络党建工作持支持的态度。同时,在实际工作中,高校方面要加大对网络党建平台的建设,让其为广大党员服务的巨大优势发挥出来。
(二)大胆创新网络党建工作模式网络党建工作的模式会随着网络技术本身的不断进步和人的不断创新而不断发展。当前,要利用好网络党建平台做好党员的教育工作,如对校外实习的党员进行民主评议、党员的日常教育等活动。党委、支部要根据网络环境的特点,在党建网络平台上增设“党建论坛”、“党员评议”、“身边的优秀党员风采展”等专栏,把深邃、严肃的思想演绎成师生党员喜闻乐见的各类信息;要加强对高校党员的教育管理,在体现党内民主的同时要进行舆论的监督。要充分利用党建微博互动性强、传播快捷,手机微信简便易行、省时高效的特点,搭建微博、微信“两微”党建工作平台,构建互联互通、广泛覆盖、注重服务的网络党建新体系,让党建信息“随时可看,随时可读,随时可享”,让党员“随时随地可参与党建工作”。还可以将“两微”党建工作平台同其他新媒体结合起来,建立“多维”的“微党建”工作模式,增强网络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当然,“不管怎样建设支部,有一点是肯定的,组织的根基不能动摇、党建的力度不能削弱。”[3]
近年来,网络党建工作的模式在不断创新,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比如,有部门在开展党建知识竞赛时,颠覆了传统的竞赛方式,将这一活动全部在网络上开展。参赛选手只要登录指定的平台,按照要求作答即可。和传统的做法相比,摆脱了场地和时间的限制,节约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本。再如,每所高校都存在毕业班实习时发展党员不便的问题,其最大的难题是在召开支部会议时,学生党员在外实习,无法返校。在这种情况下,能否将党员大会通过网络视频的方式进行?这在技术上完全能够做到,理论上讲,会议的议程基本上都可以完成,氛围也不逊于传统的开会方式。这种方式是否可行,需要党务工作者和党政干部认真思考。
(三)积极营造线上线下互动模式在线上,要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学生党员干部,这些学生干部在网络平台上发布学习资料、通知公告、做正面的引导等。例如,同样是开展“纪念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活动,网站的功能如果侧重于宣传抗战内容,其教育的实效性还有提高的可能和发展的空间,因为很多史实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在介绍史实的同时,可以提出相关的话题让学生展开讨论。网络的隐匿性保护了学生的隐私,学生可以围绕话题畅所欲言,表述自己的真实想法。党建工作者可以组织一批党性原则强的党员干部和学生党员进行交流讨论,并作正面引导,这种教育方式的实效性就会相对较强。
与此同时,线下的教育工作也不能忽略,传统的高校党建工作是网络党建的基础和保障,网络党建工作是传统党建工作的创新、拓展和延伸。要避免“线上热热闹闹,线下冷冷清清”现象的出现。在线下,党员更多的是思考、交流、反馈线上的教育内容,通过反思促进工作的优化,巩固教育工作的成效。“在线下推广和宣传网络党建平台,引导广大党员群体参与其中,在线上实现内容更新、创新,组织话题讨论。”[3]
(四)加强监管力度确保网络党建信息安全新媒体是把“双刃剑”,在工作过程中,若不能有效监管,就可能给党建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因此,一定要加强对新媒体环境下信息本身、信息传播渠道、信息反馈和引导的监管力度。一方面要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确保能及时发现不良信息,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对社会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要及时将权威、真实可信的信息告知学生并进行引导;对于群体性问题,发现苗头时要及时化解,并辅之以网络平台责任制和网络实名制,通过多种渠道监管新媒体信息。“要力争建立一支对党忠诚的服务型网络党建工作队伍,建成以网络为核心,辅导员为枢纽,学生党员干部为节点,让广大高校学生积极参与到网络党建工作体系中,真正把网络党建服务到最基层,不断增强高校党建工作的实效性。”[4]同时,党建工作者在新媒体环境下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了解新媒体信息传播的特点,掌握必要的新媒体技术和技巧,不断提升在复杂的全媒体信息环境中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确保对网络党建平台的高超驾驭能力。
注释:
①具体数据详见:石玉昌,李雄文.新时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实证研究——以福建省高校为例[J].武夷学院学报,2015(4):79-84。
参考文献:
[1]张丹,代金平.关于重庆市高校网络党建工作的调查与思考[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9).
[2]张兆文.新媒体视域下高校理工科学生党建创新工作机制研究[J].教育评论,2015,(7).
[3]陈凌.让党组织扎根移动互联的土壤[N].人民日报,2015-08-07.
[4]肖涵.网络信息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的机遇、挑战与对策探讨[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5,(6).
责任编辑付友华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078(2016)01-0077-04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项目,项目编号:JAS150571;龙岩市社科联2014年重点课题,编号:[2014]13号。
作者简介:石玉昌(1985-),男,内蒙古克什克腾旗人,龙岩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
收稿日期:2015-10-07
doi:10.3969/j.issn.1003-8078.2016.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