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肝愈瘿汤治疗甲亢性肝损害临床观察

2016-04-27刘克冕

西部中医药 2016年11期
关键词:性肝甲亢肝功能

曹 琳,雷 森,许 娟,刘克冕

1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代谢病院区,江苏 南京 210028;2 上海市浦东新区光明中医医院

清肝愈瘿汤治疗甲亢性肝损害临床观察

曹 琳1,雷 森2,许 娟1,刘克冕1

1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代谢病院区,江苏 南京 210028;2 上海市浦东新区光明中医医院

目的:观察中药清肝愈瘿汤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亢)合并肝损害(甲亢性肝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甲亢性肝损害的患者4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2组均以甲亢治疗为基础,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保肝治疗,治疗组采用清肝愈瘿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中显效14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中显效13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5.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1个月后的丙氨酸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低于对照组(P<0.05)。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较治疗前下降,促甲状腺激素(TSH)上升(P<0.05),随访3个月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清肝愈瘿汤治疗甲亢性肝损害疗效较好,能减少停药后复发率。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肝损害;清肝愈瘿汤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1],累及多个器官,以心血管系统及神经系统多见,亦可累及肝脏,引起肝功能异常、肝肿大,甚至发生黄疸、肝硬化、肝功能衰竭等,统称为甲亢性肝损害[2-3]。有文献[4]报道,甲亢患者中肝脏损害发病率可达37.9%,其中单独由甲亢引起的肝损害占65.6%。Biscove等[5]

研究表明,37%的甲亢患者至少存在1项肝功能指标的异常,而治疗甲亢的西药本身又可以引起药物性肝损害[6],会给治疗带来一定困难。目前对本病的治疗尚缺乏理想的方法,起效慢,存在停药后容易复发等缺点,因此寻找有效干预和防治甲亢性肝损害的药物和方法,是目前甲亢治疗中的重点课题[7]。本研究采用经验方清肝愈瘿汤治疗甲亢性肝损害,不仅能够迅速改善患者甲亢高代谢征候群,还能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甲状腺功能等实验室指标,且停药后不易复发,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将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的甲亢性肝损伤患者40例,采用随机方法分为2组。治疗组20例中男7例,女13例;年龄20~57岁,平均39岁;甲亢平均病程1月至5年,平均10月。对照组20例中男5例,女15例;年龄19~67岁,平均36岁;甲亢平均病程1月至7年,平均12月。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具备以下4项者,可确诊。根据症状体征及甲状腺功能检查明确甲亢诊断[8]。肝功能检查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升高、碱性磷酸酶(ALP)升高、谷氨酰转肽酶(GGT)升高、总胆红素(TBIL)或(和)直接胆红素(DBIL)升高、总蛋白或(和)白蛋白下降中有1项以上,肝肿大,黄疸。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肝病,甲亢控制后,肝功能及肝肿大恢复正常。

1.3 治疗方法2组均低碘饮食,并据具体病情用口服盐酸普萘洛尔。对照组口服甲巯咪唑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易善复,228 mg/粒)456 mg,3次/d,口服。治疗组口服甲巯咪唑联用清肝愈瘿汤(虎杖12 g,青黛3 g,茵陈30 g,金钱草30 g,垂盆草30 g,五味子12 g,夏枯草30 g,穿山龙15 g,白花蛇舌草30 g),水煎服,2次/d。

1.4 观察指标

1.4.1 甲状腺功能 FT3、FT4、TSH、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促甲状腺受体抗体(TRAb),治疗前及治疗后1月后各测1次。

1.4.2 肝功能 ALT、AST、ALP、GGT、TBI、DBI,治疗前测1次,治疗后1个月检测1次。

1.4.3 血常规 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血小板(PLT),治疗前及治疗后1月各测1次。

1.5 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9]制定。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消失,甲状腺功能、肝功能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或较治疗前改善40%以上。有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明显减轻,甲状腺功能、肝功能各项指标明显改善,或较治疗前改善20%以上。无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不明显,甲状腺功能、肝功能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或改善不足20%。

1.6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2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s)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s)

注:*表示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例数 % 例数 % 例数 %治疗组 20 14 70.00*5 25.00*1 5.00*对照组 20 1365.00 4 20.00 3 15.00

2.2 甲状腺激素水平治疗组FT3、FT4较治疗前有所下降,TSH有所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FT3较治疗前下降,TSH有所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T3、FT4和TS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甲状腺相关抗体水平2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相比,抗体均有所下降,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各抗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肝功能改善情况2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相比,ALT、AST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LP、GGT、TBI、DBI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ALT、AST在治疗后1月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 血常规2组治疗前后血常规均无明显变化(P>0.05),提示2组治疗对血常规均无影响,见表5。

表2 2组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s)

表2 2组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s)

注:*表示与治疗前比较,P<0.05;△表示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FT3/(pmol·L-1) FT4/(pmol·L-1) TSH/(uIU·mL-1)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20 16.20±10.71 8.08±2.82*△45.86±31.98 28.18±10.35*△0.03±0.10 0.46±0.69*△对照组 20 17.32±10.01 9.13±5.48*43.18±35.46 28.58±14.43 0.01±0.01 0.38±0.75*

表3 2组甲状腺相关抗体比较(±s)

表3 2组甲状腺相关抗体比较(±s)

组别 例数 TgAb/(U·L-1) TPOAb/(U·L-1) TRAb/(mIU·mL-1)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20 267.2±236.5 211.2±324.5 405.5±547.1 284.7±455.7 16.02±14.21 8.55±12.06对照组 20 347.7±339.7 136.3±169.0 673.6±602.7 465.7±576.3 16.42±16.01 2.96±15.03

表4 2组肝功能比较(±s)

表4 2组肝功能比较(±s)

注:*表示与治疗前比较,P<0.01;△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ALT/(U·L-1) AST/(U·L-1) ALP/(U·L-1) GGT/(U·L-1) TBI/(μmol·L-1) DBI/(μmol·L-1)治疗组 20 治疗前 147.0±146.0 68.8±60.6 131.2±51.2 134.5±273 14.3±5.7 5.3±2.23治疗后 47.0±27.8*△28.0±6.96*△106.7±41.0 49.4±49.2 14.1±9.34 4.9±2.3对照组 20 治疗前 70.7±20.23 38.1±8.3 116.9±47.6 56.6±38.6 14.4±6.9 5.19±2.3治疗后 43.9±23.97*25.65±9.65*102.2±44.0 53.3±51.0 12.8±7.2 4.69±2.19

表5 2组血常规比较(±s)

表5 2组血常规比较(±s)

组别 例数 时间 RBC(×1012)/L WBC(×109)/L Hb/(g·L-1) PLT(×109)/L治疗组 20 治疗前 4.64±0.54 5.17±1.58 133.20±16.38 237.80±64.73治疗后 4.73±0.58 4.64±0.54 140.60±21.93 242.85±55.46对照组 20 治疗前 4.66±0.54 5.34±1.78 134.40±16.23 181.10±67.10治疗后 4.76±0.73 5.90±1.48 134.90±15.60 200.85±55.66

2.6 症状改善情况临床观察结果显示,清肝愈瘿汤治疗可明显改善甲亢性肝损害患者高代谢征候群,尤其对怕热、消瘦、多汗、易饥、甲状腺肿大等症状效果最明显,说明清肝愈瘿汤对甲亢性肝损害的症状及体征有明显改善作用。

2.7 复发率停药后对2组患者进行了3个月随访,治疗组1例复发,对照组复发4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甲亢性肝损害是甲亢临床常见的肝脏并发症,多见于甲亢病程长、年龄大而病情较重又长期未得到合理治疗的患者[10-12]。

目前西医对本病的治疗尚无理想的方法,中医治疗本病从整体调节入手,通过补虚祛邪、标本兼治,具有疗效可靠而无明显不良反应的特点,越来越引起医学界的关注。

古代中医文献中无甲亢性肝损害这一病名,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和特点,应属祖国医学“瘿病”“胁痛”范畴[13-15]。由于甲亢性肝损害临床上大多无明显的特征性表现,可以无肝损害症状,仅表现为甲亢症状[2],如怕热、心悸、多汗、多食、消瘦及神经系统症状,中医辨证多为阴虚热毒亢盛,而肝病常见的肝郁脾虚、气滞湿阻等证候在甲亢性肝损害中并不多见。肝病虽在,却无证可循[16]。沈自尹院士[17]曾指出,对这类无证可辨的患者,可从该病在大多数情况下曾出现的证去推论施治。因而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拟定了清肝愈瘿汤。方中重用虎杖[18],其性微寒,味苦,归肝、胆经,集活血、解毒、止痛、利湿、化痰、通便等诸功效于一体,清中有活,活中有利,利中有通,相辅相成,为君药。金钱草,味甘、微苦,性凉,归肝、胆、肾、膀胱经,利水通淋,清热解毒,现代研究[19]表明其对细胞免疫有抑制作用;茵陈,苦、辛,微寒,归脾、胃、肝、胆经,清热利湿,退黄,善治湿热熏蒸之黄疸,药理学研究[20]表明有利胆,保护肝功能,解热,抗炎,降血脂,降压,扩冠等作用;垂盆草,甘、淡,凉,归肝、胆、小肠经,清热利湿,解毒消肿,对降低转氨酶有一定作用[21];黄柏,苦,寒,归肾、膀胱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4药合用,既清肝胆之火,又除肝胆湿热,有助虎杖清热利湿退黄之效。青黛咸寒,既清肝火,又泻肺热,既能凉血止血,又防肝火犯肺,郁金,味辛、苦,性寒;归心、肝、胆经,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疏肝利胆。白花蛇舌草[22]味苦,性寒,主入肝、肾、小肠三经,功效清热解毒,现代药理研究[23-24]该药还有免疫调节作用;夏枯草味辛、苦,性寒,归肝胆经,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穿山龙活血通络、消肿散结,共为臣药。少佐五味子,其性温,可防君臣寒凉太过,其五味俱全,以酸甘为主,甘以益气,可防君臣攻伐伤正,酸能生津,可防君臣伤津太过,诸药合用,共奏清肝利胆、软坚散结之功。

本研究结果显示,清肝愈瘿汤不仅能够明显改善甲亢性肝损害患者的症状体征,还能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甲状腺功能等实验室检查指标,并且减少复发,说明清肝愈瘿汤有显著的保肝降酶和改善甲亢各症状的作用。

[1] 唐改如,徐洁.清肝汤合他巴唑治疗甲亢30例临床研究[J].甘肃中医,2008,21(12):13-14.

[2] 吴作艳,王炳元.甲亢性肝损害[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2,22(5):311-312.

[3] Khemichian S,Fong TL.Hepatic dysfunction in hyperthyroidism[J].Gastroenterol Hepatol,2011,7(5):337-339.

[4] 周炳喜,李修岭,杨玉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肝损伤误诊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3(3):394.

[5] Biscove ANU M,Hasinski S.Abnormal results of liver function tests in patients with Graves' Disease[J]. Endocr Pract,2000,6(5):367-369.

[6] 钱秋海,辛燕,黄东辉.愈瘿降酶汤治疗甲亢性肝损害临床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7(3):181-182.

[7]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

[8] 叶晶珠.甲亢性肝损害的127例临床分析[J].江西医药,2012,47(12):1083-1085.

[9]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26-228.

[10]王午喜,何云,张融,等.Graves 病伴肝损害22例临床特点分析[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8,33(9):1127-1129.

[11]尹曙明,于晓峰,王一倩,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并发肝功能损害115例临床分析[J].上海医学,2006,29(10):708-710.

[12]Mikhail NE. Methimazole-induced cholestatic jaundice[J].South Med J,2004,97(2):178-182.

[13]马德权,陈少仪.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肝功能异常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2013,29(7):22-24.

[14]张珂炜,郑仲华.自拟清肝泻火中药对甲亢性肝损伤的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6(17):6-7.

[15]马生花,张惠莉,柯向梅.清肝泻火方治疗甲亢性肝损伤的疗效观察[J].中药材,2015,38(7):1543-1545.

[16]刘克冕,王小超,陈世敬,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性肝损害临床研究[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8,24(12):774-775.

[17]沈自尹.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进一步讨论[J].新医药学杂志,1977(7):6.

[18]黄海量.中药虎杖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西部中医药,2012,25(4):100-103.

[19]俞仑青.金钱草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概况[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4):131-132.

[20]孙涛,陈炜.茵陈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药与临床,2010,1(3):59-61.

[21]董亚男,陈逸云,张富永,等.垂盆草的现代实验和临床研究综述[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4,37(1):93-96.

[22]朱建坤,王秋兰.白花蛇舌草抗肿瘤机制研究[J].西部中医药,2013,26(6):119-121.

[23]孔增科,胡双丰,章新建.白花蛇舌草与水线草及纤花耳草的鉴别与合理应用[J].河北中医,2007,29(11):1035-1037.

[24]单保恩,张金艳,杜肖娜,等.白花蛇舌草的免疫学调节活性和抗肿瘤活性[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21(5):370-374.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he Treatment for Hyperthyroidism Hepatic Lesion with QingGan YuYing Decoction

CAO Lin1,LEI Sen2,XU Juan1,LIU Kemian1
1 Department of Endocrine and Metabolic Hospital,Affiliated Hospit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Nanjing 210028,China;
2 Shanghai Pudong New District Guangmi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 [文章编号]1004-6852(2016)11-0083-04

2015-11-27

曹琳(1984—),女,硕士学位,医师。研究方向:内分泌与代谢病的诊治。

猜你喜欢

性肝甲亢肝功能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放射性核素碘131治疗甲亢的效果观察
双花保健口服液的制备及对应激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甲亢患者需警惕甲亢性心脏病
益肝愈瘿汤联合丙基硫氧嘧啶治疗甲亢性肝损害的疗效分析
酸枣仁汤治疗甲亢失眠的效果观察
慢性乙肝患者HBV-DNA、HBeAg及肝功能的关系分析
中央型原发性肝癌行解剖性肝中叶切除的疗效
解剖性与非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晚期肝癌的效果比较
B[a]P和DDT亚急性联合暴露对小鼠肝功能酶ALT、AST和γ-GT的影响及作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