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6-04-26张启芳
张启芳
桐梓县人民医院 贵州 遵义 563200
安全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张启芳
桐梓县人民医院 贵州 遵义 563200
目的 旨在探讨安全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 抽取我院儿科于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2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儿科护理,未做相应安全加强管理。观察组患儿在护理过程中得到安全管理和风险防护管理。记录和比较两组患儿家长对医院护理的满意度和投诉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评分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儿家长(P<0.01),投诉率低于对照组患儿家长(P<0.01)。结论 安全管理可提高儿科护理的安全性,降低儿科投诉率、提高家长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安全管理;儿科;护理管理
儿科病房由于患者的特殊性,故其日常护理难度相对较高,需要引起科室护理人员高度重视。患儿年龄较小,其自理能力、理解力、自我保护能力和主观表述力均较差[1],造成儿科病房安全事故发生率较高,从而造导致儿科病房护患纠纷率相比医院其他科室较高,因此做好儿科护理安全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选择我院儿科于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2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安全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及价值,现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儿科于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2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排除心、肺、肝、肾重症者及智力低下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男52例,女48例,年龄8个月~11岁,平均年龄(4.2±1.7)岁,平均住院时间(22.5 ±4.2)d;对照组男54例,女46例,年龄8个月~10岁,平均年龄(4.3±1.6)岁,平均住院时间(21.6±4.5)d。两组患儿性别、年龄及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儿家属均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儿科护理,未做相应安全加强管理。观察组患儿在护理过程中得到安全管理和风险防护管理。具体方式包括:①增强儿科护理人员安全教育常识。对于儿科新入护士进行岗前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防护和责任意识。组织儿科工作经验丰富的高职称护理人员对年轻护士进行培训,向其宣讲工作中各项注意事项、安全隐患、危险因素及风险处理方式等。工作中也由老护士带领新护士实施各项护理工作,指导新护士在与患儿及其家属交流时,要注重自己形象,语言文明、温柔,态度和蔼、亲切。儿科护士要定期及时排查自己负责患儿的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问题;②增加护士对患儿的巡视力度,及时杜绝不安全事件。每日定期对儿科病房进行巡查,若发现患儿或家属不正当行为时,应及时劝说制止,耐心告诉患儿及家属该类行为危险性。定期检查患儿生理及心理情况,及时发现、上报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正确处理。若患儿情绪异常、急躁、活跃,护士应耐心进行安放,避免出现坠床、挠伤或烫伤等意外事故发生。护士巡视时,和家属亲切交谈,叮嘱其要做好陪护和监督工作。护士喂食患儿时,要避免食物过烫或过凉,并将尖锐或易倒物品搬离患儿,防止此类物品引起的意外伤害;③开展全面的健康宣教。健康宣教主要对象应为患儿家属,告知其患儿住院期间的注意事项、陪护及监督要领及安全隐患,使得患儿家属了解患儿不安全行为类型、疾病相关知识、药物的相关用法、相关风险隐患及与之对应的防护措施。护理过程中,需从各环节和各方面提高对患儿家属的安全宣教,将安全管理的理念灌输给患儿家属,使得其重视患儿用药及术后不良反应,一旦发现则立刻告知医护人员。向患儿家属分发安全管理及健康教育宣传手册,病区设置宣传栏,以版画或海报的形式向病区家属、医护人员宣传安全管理及防范的相关知识,提高家长安全防范意识和警惕性。
1.3 观察指标
记录和比较两组患儿家长对医院护理的满意度和投诉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选择t检验,两组患者满意度和投诉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选择检验,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儿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儿家长,投诉率低于对照组患儿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家长满意度和投诉率对比[n(%)]
3 讨论
护理工作中安全管理模式主要指的是将安全观念和意识彻底贯彻于护理中,达到降低护理纠纷和加强护理质量的目的[3]。儿科由于患者特殊性,因此需在其日常护理工作中保持高强度的安全责任意识。有研究者将安全管理应用于新生儿护理中[4],通过加强护理人员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提高其风险防范意识和对各项安全隐患的重视程度,从而使得儿科病房护理各环节工作的安全性均得到增强。笔者总结自己护理工作经验,认为充分调动患儿家长安全防范意识,对提高儿科护理质量也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儿接受结合安全管理的护理后,可使得护理各环节安全性得到有效保障,从而提高患儿的安全管理评分。既往研究认为,通过安全管理可以显著降低护理事故的发生率,减少医疗纠纷和患者投诉率,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儿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儿家长,而投诉率低于对照组患儿家长(P<0.05),与他人研究一致。
综上所述,安全管理不仅可以提高儿科护理的安全性,还可显著改善护患关系,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儿科治疗环境。
[1]冯芳,冯开惠. 儿科护士临床用药的安全管理[J].医学信息,2016,29(10):200-200.
[2]马晓伟,周琦. 儿科病房夜间护理安全管理探讨[J]. 当代护士(上旬刊),2016,02(01):68-70
[3]郑惠丽,高莉. 浅谈新生儿病房护理安全管理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38):296-298.
R473.72
A
1672-5018(2016)09-2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