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向性对感知到的朋友支持的影响 ——社交网站使用时间的调节作用

2016-04-26王可欣周明洁

全球传媒学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大学生

张 铮, 王可欣, 陈 爽, 周明洁



外向性对感知到的朋友支持的影响 ——社交网站使用时间的调节作用

张铮1, 王可欣2, 陈爽3, 周明洁4

摘要本文以北京市313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简版大五人格量表》中外向性量表和《感知到的朋友支持量表》,结合自编社交网站使用调查问卷,探讨外向性、社交网站使用时间对感知到的朋友支持的影响。结果表明:(1)控制性别影响后,外向性和社交网站的使用时间都能正向预测感知到的朋友支持;(2)社交网站使用时间在外向性影响感知到的朋友支持的过程中有调节作用。内向的个体使用社交网站的时间越长,感知到朋友支持越多;对于外向的个体,使用时间对感知到的朋友支持影响不显著。结论了社交网站对内向的个体存在的社交补偿效应。

关键词大学生;外向性;社交网站;感知到的朋友支持

DOI10.16602/j.gmj.20160009

一、 引言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网络开始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社交网站的兴起给人们提供了虚拟的空间,使得人们不必拘泥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加便捷地进行社会交往,因而吸引了学者就其各自的领域展开了大量的研究(Boyd & Ellison, 2007;Ellison,2007; Hamburger & Ben-Artzi, 2000)。

(一) 外向性影响感知到的朋友支持

国内外已有的研究发现,个体感知到的社会支持不完全受到他人实际所给的支持的影响,更多地体现了一种稳定的特征——主观感知到社会支持的能力(Belsher & Costello,1991; Lakey et al.,1996)。有研究表明,外向的个体能感知到更多的社会支持(Bolger & Eckenrode, 1991; Russell et al., 1997)。李文道等人的研究表明,外向性和责任心与外界提供的社会支持存在正相关(李文道等, 2005)。

(二) 社交网站背景下:外向性如何影响感知到的社会支持

获取和感知社会支持是通过人际互动来实现的,社交网站的出现扩展了互动的方式和范围,使得用户可以通过在线的方式与他人建立联系、产生互动(Ellison, 2007)。社交网站的在线互动与现实生活的互动存在很大的差别(Cummings et al.,2002;Subrahmanyam et al.,2008),因此也促使学者研究社交网络的使用如何影响个体感知到的朋友支持。一项关于社交网站追踪研究的结果表明,在现实社会的人际互动中占有优势的个体在社交网络的人际互动中依然保持优势:外向的人在社交网络上会感知到更多的社会支持,内向的个体会感知较少的社会支持(Landers & Lounsbury, 2006)。也有研究表明,在社交网站的背景下,外向性在影响感知到的社会支持时存在性别差异。Hamburger 和 Ben(2000)的研究发现,对于女性而言,现实互动中的结论依然适用:外向性能正向地感知到社会支持;而对于男性而言,这一影响不显著。另外,也有研究发现了社交网络使用在人格影响社交能力中有调节作用。当用户使用社交网站的主要目的是与现实生活中的好友保持互动时,他们在社交网站上的好友圈子和互动模式只是现实生活的复制版,可想而知外向的人会保持优势;但是当用户的目的更为开放时,社交网站成为内向者“社交补偿”的平台(Amichai-Hamburger et al.,2008)。

在我国,大学生同样是使用社交网站的“主力军”,超过86%的大学生使用至少一个社交网站(Ellison et al.,2007)。大学生刚步入成年早期,离开父母开始独立地融入大学生活,作为社会支持中的一种——朋友和同伴的支持成为这个阶段非常重要的需求(Lakey & Heller,1988;张雯等,2011),因此,通过社交网站在影响大学生感知朋友支持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其中,暴露在社交网站上的时间是衡量社交网站使用的重要变量(Hargittai,2007;Valenzuela et al.,2009);而已有的研究表明,社交网络的使用在外向性影响感知到的朋友支持方面可能存在不一样的作用模式。因此,我们提出了本研究的假设:外向性在影响大学生感知到的朋友支持的过程中,个体使用社交网站的时间有调节作用。

二、 方法

(一) 被试

本研究的被试选取方式为方便抽样原则,是来自北京市某高校的313名在校大学生。被试的基本状况如下,年龄:19~27岁,(M=20.8, SD=1.96);性别比例:男生人数为91人(29.1%),女生人数为222(70.9%)。

(二) 测量工具

我们编制了研究大学生个性特征与社交网站使用情况的问卷。问卷包括:人口统计学信息、人格量表和自编社交网站使用状况问卷。

1. 44道题大五人格量表

采用Benet-Martinez和John1998年编制、1999年修订的简版的大五人格量表(BFI) (John & Srivastava,1999,PP.102-138)。BFI共有44个题目,抽取测量外向性的8条题目施测。采用五点计分的方式,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该子维度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2。

2. 感知到的朋友支持

采用Mary和Kenneth于1983年编制的感知到的朋友支持量表(PSS-Fr)(Procidano & Heller, 1983)。该量表共有20道题,被试需要在每道题目陈述后回答“是”,“否”或“不知道”。回答为“是”记为1分,回答“否”和“不知道”均记为0分。被试的得分范围为0~20分,得分越高表示感知到的朋友支持越多。在本研究中,此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1。

3. 社交网站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在对大学生进行访谈的基础上,我们编制了大学生社交网站使用情况的调查问卷。包括注册社交网站账号的时间,以及过去的一周中,大约平均每天花在社交网站上的时间。过去一周每天花在社交网站上的时间采用6点计分制,1表示“少于10分钟”,2表示“10~30分钟”,3表示“31~60分钟”,4表示“1~2个小时”,5表示“2~3个小时”,6表示“超过3个小时”。

(三) 施测过程

将人口统计学信息问卷、外向性量表、感知到的朋友支持量表和社交网站使用情况问卷装订成册,通过研究人员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匿名施测,然后回收并录入问卷。数据分析工具为SPSS 21.0。

三、 结果

删除不完整作答的问卷7份。经过初步分析发现,年龄和专业与因变量感知到的朋友支持无显著相关,因此不纳入之后的分析。

由表1所示,性别、外向性和社交网站的使用时间与感知到的朋友支持有显著的相关。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表明,男生感知到的朋友支持高于女生(t=-3.23,p<0.05)。接下来对社交网站使用时间在外向性影响感知到朋友支持的过程中的调节作用做进一步的检验。

表1 性别、外向性、社交网站的使用时间和感知到的朋友支持的关系

*,在0.05(双尾)水平上显著;**,在0.01(双尾)水平上显著

用分层回归的方法,首先要把研究中的变量进行中心化处理,以防止多重共线性对结果的影响。回归方程的第一层控制性别的影响,第二层纳入外向性和社交网络的使用时间,这一步考察的是外向性和社交网站使用时间的主效应;第三层纳入外向性和社交网站使用时间的乘积项,考察交互效应。由表2所示的结果可以看出,外向性和社交网站使用时间的交互作用显著,即社交网站的使用时间在外向性影响感知到的朋友支持的调节作用显著(β=-0.126,p<0.05)。为了明确调节效应的作用方式,我们通过绘制交互作用图来进一步分析。

表2 社交网站使用时间的调节效应检验

N=306

*,在0.05(双尾)水平上显著;**,在0.01(双尾)水平上显著;***,在0.001(双尾)水平上显著

图1 外向性与社交网络使用时间的交互作用图

以高/低于平均数一个标准差为界,把外向性分为高低两组,社交网站的使用时间按照高于均值和低于均值也分为高低两组,绘制交互作用图。按照在外向性和社交网站使用时间上的得分,把被试分为四组,即内向—社交网站使用时间短,在图中标为类别1;外向—社交网站使用时间短,在图中标为类别2;内向—社交网站使用时间长,标为类别3;外向—使用社交网站时间长,标为类别4。类别之间的差异性分析显示,类别1和类别3在感知到的朋友支持方面有显著性差异(t=-1.51;P<0.05),也就是说,对于内向的人来说,平均每天在社交网站上花的时间越多,感知到的朋友支持越多;类别2和类别4没有显著性差异(t=0.68,p=0.28),表明对于外向的人来说,平均每天在社交网站上花费的时间多与少,对感知到的朋友支持并没有显著的影响。

四、 讨论

本研究通过分层回归的方法,验证了理论假设。初步的研究发现,男生感知到朋友支持总体高于女生。控制了性别的影响之后,外向性和社交网站使用时间的主效应都显著,都能够正向预测感知到的朋友支持。外向性的主效应支持了前人的研究结果:外向的个体比内向的个体能感知到更多的朋友支持。

除主效应之外,外向性与社交网站使用时间的交互作用显著:对于外向的个体,使用社交网站的时间对感知到的朋友支持没有显著的影响,但是对于内向的个体来说,平均每天使用社交网站的时间越长,感知到的朋友支持越多。这一结果验证了先前的假设,外向性在影响感知的朋友支持的过程中,使用社交网站的时间有调节作用。

外向的个体通常比较健谈、活泼,能主动与人建立和保持关系,具备较多的社会交往技能。已有的研究充分证明了外向的个体拥有较大的朋友圈子,较多的社交活动和更多的社会支持(Krause et al.,1990;Swickert et al.,2002)。结合受众接触媒介的动机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受众接触媒体是有各自特定的需求,他们接触媒体的活动是特定的需求和动机得到满足的过程,基于Facebook的研究也验证了这一理论(Smock et al., 2011)。

针对外向性与社交网站使用目的的研究也提示:外向的个体偏好在社交网站上进行自我展示,以此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Ong et al., 2011)。结合本研究的结果,我们可以推断:外向的个体在现实的朋友交往中已感知到足够多的朋友支持,可能并不需要通过社交网站上的人际互动来进行补偿;另外,外向的个体使用社交网站的目的更多的是进行自我形象展示,满足其偏好“秀自己”的需求,因而其花在社交网站上的时间并不是用来进行人际互动的;但是对于内向的个体来说,被动的、不喜社交的个性,包括社交经验和技巧的缺乏,使得他们在现实生活不能充分地、自如地进行人际互动,因而这种未能得到满足的社交需求促使他们在社交网站里寻求补偿。以往基于社交回避和社交焦虑的研究已发现这种机制,即虚拟社交空间里非面对面、间接的互动方式为社交回避或者社交焦虑的个体提供了一道缓冲的屏障,使得他们可以更好地组织自己的语言、自如地做出回应,不必恐惧眼神交流或者迅速向对方做出回应的压力(Joinson,1999;Harman et al.,2005;Shepherd & Edelmann,2005)。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本研究发现了内向的个体在社交网站上得到了补偿,这与前人基于社交回避和社交焦虑个体的研究有相通之处,我们并不能把内向和社交回避或社交焦虑混为一谈。因此,本研究的结果提示我们,内向的个体可能通过社交网站上的人际互动而感知到了更多的朋友支持,且使用社交网站的时间越长,这种效应就越大。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单从社交网站最主要的功能——人际互动来看,内向的个体更能从中受益。本研究关注的是大学生群体,性格内向的大学生能在社交网站上通过与同学和朋友的互动,提升自己感知到的朋友支持,这对于他们来讲具有积极的意义。

未来本研究需要改进之处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第一,个体关于社交网站的使用时间是通过问卷进行自我报告的,这与实际使用的时间可能存在一些偏差,未来的研究应该尽量采用客观的数据,使得结果更加可靠;第二,个体使用社交网站时偏好的功能及分配的时间应该作为进一步关注的内容,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大学生群体的网络行为。

本文受到清华大学人文振兴基金课题“大学生社交网站沉迷研究”,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课题“在线个体传播的影响因素及其效果研究”,以及北京市青年英才计划支持。

参考文献

李文道、邹泓、赵霞(2005):初中生的社会支持与人格的关系,《心理科学》,第28卷(第4期),868-871页。

张雯、谢威士、郑猛(2011):自我效能感与朋友支持对大学生社交焦虑影响,《唐山师范学院学报》,第33卷(第2期),115-117页。

Amichai-Hamburger, Y., Kaplan, H., & Dorpatcheon, N. (2008). Click to the past: The impact of extroversion by users of nostalgic websites on the use of Internet social services.ComputersinHumanBehavior, 24(5), 1907-1912. doi: 10.1016/j.chb.2008.02.005

Belsher, G. & Costello, C. G. (1991). Do confidants of depressed women provide less social support than confidants of nondepressed women?.JournalofAbnormalPsychology, 100(4), 516-525. doi: 10.1037//0021-843X.100.4.516

Bolger, N. & Eckenrode, J. (1991). Social relationships, personality, and anxiety during a major stressful event.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 61(3), 440-449. doi: 10.1037/0022-3514.61.3.440

Boyd, D. M. & Ellison, N. B. (2007). Social Network Sites: Definition, History, and Scholarship.JournalofComputer-MediatedCommunication, 13(1): 210-230. doi: 10.1111/j.1083-6101.2007.00393.x

Cummings, J. N., Butler, B., & Kraut, R. (2002). The quality of online social relationships.CommunicationsoftheACM, 45(7), 103-108. doi: 10.1145/514236.514242

Ellison, N. B. (2007). Social network sites: Definition, history, and scholarship.JournalofComputer-MediatedCommunication, 13(1), 210-230. doi: 10.1111/j.1083-6101.2007.00393.x

Ellison, N. B., Steinfield, C., & Lampe, C. (2007). The benefits of Facebook “friends:” Social capital and college students’ use of online social network sites.JournalofComputer-MediatedCommunication, 12(4), 1143-1168. doi: 10.1111/j.1083-6101.2007.00367.x

Hamburger, Y. A. & Ben-Artzi, E. (2000).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traversion and neuroticism and the different uses of the Internet.ComputersinHumanBehavior, 16(4), 441-449. doi: 10.1016/S0747-5632(00)00017-0

Hargittai, E. (2007). Whose space?Differences among users and non-users of social network sites.JournalofComputer-MediatedCommunication, 13(1), 276-297. doi: 10.1111/j.1083-6101.2007.00396.x

Harman, J. P., Hansen, C. E., Cochran, M. E., & Lindsey, C. R. (2005). Liar, liar: Internet faking but not frequency of use affects social skills, self-esteem, social anxiety, and aggression.CyberPsychology&Behavior, 8(1), 1-6. doi: 10.1089/cpb.2005.8.1

John, O. P. & Srivastava, S. (1999). The big-five trait taxonomy: History, measurement and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InHandbookofPersonality:TheoryandResearch(2nded.).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Joinson, A. (1999). Social desirability, anonymity, and Internet-based questionnaires.BehaviorResearchMethods,Instruments, &Computers, 31(3), 433-438. doi: 10.3758/BF03200723

Krause, N., Liang, J., & Keith, V. (1990). Personality, social support,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in later life.PsychologyandAging, 5(3), 315-326. doi: 10.1037/0882-7974.5.3.315

Lakey, B. & Heller, K. (1988). Social support from a friend, perceived support, and social problem solving.AmericanJournalofCommunityPsychology, 16(6), 811-824. doi: 10.1007/BF00930894

Lakey, B., McCabe, K. M., Fisicaro, S. A., & Drew, J. B. (1996). Environmental and personal determinants of support perceptions: Three generalizability studies.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 70(6), 1270-1280. doi: 10.1037/0022-3514.70.6.1270

Landers, R. N. & Lounsbury, J. W. (2006). An investigation of Big Five and narrow personality traits in relation to Internet usage.ComputersinHumanBehavior, 22(2), 283-293. doi: 10.1016/j.chb.2004.06.001

Ong, E. Y. L., Ang, R. P., Ho, J. C. M., Lim, J. C. Y., Goh, D. H., Lee, C. S., & Chua, A. Y. K. (2011). Narcissism, extraversion and adolescents’ self-presentation on Facebook.PersonalityandIndividualDifferences, 50(2), 180-185. doi: 10.1016/j.paid.2010.09.022

Procidano, M. E. & Heller, K. (1983). Measures of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from friends and from family: Three validation studies.AmericanJournalofCommunityPsychology, 11(1), 1-24. doi: 10.1007/BF00898416

Russell, D. W., Booth, B., Reed, D., & Laughlin, P. R. (1997). Personality, social networks, and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mong alcoholics: a structural equation analysis.JournalofPersonality, 65(3), 649-692. doi: 10.1111/j.1467-6494.1997. tb00330.x

Shepherd, R. M. & Edelmann, R. J. (2005). Reasons for internet use and social anxiety.PersonalityandIndividualDifferences, 39(5), 949-958. doi:10.1016/j.paid.2005.04.001

Smock, A. D., Ellison, N. B., Lampe, C., & Wohn, D. Y. (2011). Facebook as a toolkit: A uses and gratification approach to unbundling feature use.ComputersinHumanBehavior, 27(6), 2322-2329. doi: 10.1016/j.chb.2011.07.011

Subrahmanyam, K., Reich, S. M., Waechter, N., & Espinoza, G. (2008). Online and offline social networks: Use of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by emerging adults.JournalofAppliedDevelopmentalPsychology, 29(6), 420-433. doi: 10.1016/j.appdev.2008.07.003

Swickert, R. J., Rosentreter, C. J., Hittner, J. B., & Mushrush, J. E. (2002). Extraversion, social support processes, and stress.PersonalityandIndividualDifferences, 32(5), 877-891. doi: 10.1016/S0191-8869(01)00093-9

Valenzuela, S., Park, N., & Kee, K. F. (2009). Isthere social capital in a social network site?: Facebook use and college students’ life satisfaction, trust, and participation1.JournalofComputer-MediatedCommunication, 14(4), 875-901. doi: 10.1111/j.1083-6101.2009.01474.x

Time Spent on Social Network Sites as the Moderator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troversion and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from Friends

Zheng Zhang1, Kexin Wang1, Shuang Chen2, Mingjie Zhou3

(1.SchoolofJournalismandCommunication,TsinghuaUniversity;2.ChinaYouthUniversityofPoliticalStudies;3.InstituteofPsychology,ChineseAcademyofSciences)

AbstractSocial Network Sites (SNS) provides users a virtual space for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which is not constrained by time and location. Previous studies based on off-lin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revealed that extroverts perceived more social supports than introverts. Do Extroverts still remain their advantages in getting more support from friends?313 students from a university in Beijing were investigated in term of the relationship among Extroversion, Time Spent on Social Network Sites (SNS) and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from Friends.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1) Extroversion and time spent on SNS could positively predict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from friends. (2) Time spent on SNS moderate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Extroversion and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from Friends, in which it could positively predict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from Friends for Introverts, but could not predict that for Extroverts. Conclusion: The moderator effects actually supported social compensation theory, which argued that those who had disadvantages in off-line interaction could be compensated on SNS.

Key Wordsextroversion; SNS; online behavior; perceived friends support

1. 张铮: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2. 王可欣: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5级博士生。

3. 陈爽: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助理研究员。

4. 周明洁: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国际大学生节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新大学生之歌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从8 个字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